下图为我国的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A.新,耕地、牧草地 | 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
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 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
B.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和竹楼 |
C.地形以盆地、平原为主 |
D.河流稀少,多内流河和内陆湖泊 |
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A.①河是流量最大的河流 | B.②河是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
C.③河是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 D.④河是最长的内流河 |
A.①②两河结冰期长,航运价值高 | B.②③两河都是外流河 |
C.①④两河春汛的水源来自大气降水 | D.③④两河支流众多,水量大 |
A.甲线是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
B.乙线以西以平原为主,以东以高原为主 |
C.丙线以东地区人口稠密,以西地区人口稀疏 |
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
用手机打开某电子地图,我们会看到一个带三角尖的小图标,它能让你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也会告诉你面对的方向(方法:正向水平持手机,三角尖指示你面对的方向)。图是小明去“达利世纪酒店”的步行导航截屏。读图完成问题。
A.面朝东北 | B.面朝西北 | C.面朝东南 | D.面朝西南 |
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地图 | B.世界地图 | C.中国地图 | D.比例尺尽可能大的地图 |
读竖版“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A.甲是面积最大的洋 | B.乙是大西洋,东临大洋洲 |
C.丙大洋跨经度最广 | D.丁是纬度最高的大洲 |
A.苏伊士运河 | B.直布罗陀海峡 |
C.白令海峡 | D.土耳其海峡 |
A.海洋被陆地分割 | B.陆地连接为一体 |
C.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 | D.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
材料 学习地理,可以通过地理演示或模拟实验,获得直观的地理知识。下图是某校地理兴趣小组演示的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图1是同学们“演示地球自转示意图(左边手电筒代表太阳发出的光线)”,图2为“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
探究活动一:地球的自转及现象(图1)
探究活动二:地球的公转及现象(图2)
A.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 B.让球心与光源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
C.始终保持地球仪不停地自东向西转动 | D.使地轴垂直于桌面并保持空间指向不变 |
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小亮同学尝试自选材料制作地球仪。完成下面小题。
1.小亮把乒乓球穿在铁丝上,经过反复调整,最终制作正确的地球仪是( )A.![]() | B.![]() | C.![]() | D.![]() |
A.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 | B.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本初子午线 |
C.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 D.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A.1∶100000000 | B.1∶1000 | C.1∶400000 | D.1∶4000 |
A.10厘米 | B.20厘米 | C.40厘米 | D.80厘米 |
读“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示意图”、“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和“我国耕地和水资源南北方地区分配图”,完成下面小题。
A.石油 | B.水资源 | C.耕地 | D.煤炭 |
A.①林地②草地③水田④旱地 | B.①水田②旱地③林地④草地 |
C.①水田②旱地③草地④林地 | D.①草地②林地③旱地④水田 |
A.南北方水资源分布均匀 | B.水资源南多北少,耕地资源南少北多 |
C.水资源南少北多,耕地资源南多北少 | D.南北方水土资源分布均匀 |
任务一调查调查黄河的基本概况
在华夏先民的主要活动范围内,北方之水黄河支流为多,汴河、汾河都是。
任务二调查黄河的忧患与贡献
《诗经·魏风·伐檀》中形容黄河之清澈,“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而《汉书·地理志》当中描述黄河因泥沙量的增高,常年呈现明显的黄色而得名。
任务三调查黄河的治理现状
黄河下游自古就以“易淤、易决、易徒”而闻名,引发了多起洪涝灾害。近年来,通过完善防洪抗旱减灾系统等措施,黄河洪灾管控能力大大增强。
A.正北方向 | B.正南方向 | C.东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