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朝鲜战争结束之后,西方一个经典的评价是:在涉及国家安全问题上,新中国再也不会退让。最关键的一个,打出了中国在这个世界上的发言权。该评价认为朝鲜战争(       
A.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B.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D.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以下一组照片的主题是(     
A.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B.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C.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D.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走向胜利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东汉豪强大族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该材料反映出中国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A.实行土地公有制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经济自给自足D.居民都是自由农民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旨在借“丝绸之路”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
A.使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
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
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物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遗存的证据,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印记。以物证史,以图证史,能够还原历史,唤醒和恢复人们对历史的记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的部分展品。

素面哿(jia)(夏代青铜器)刻辞卜甲(商代)青铜簋(gui)及铭文(西周晚期)王子午鼎(春秋晚期青铜器)

(1)图片中青铜簋上记载的铭文属于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
(2)请依据示例,完成学习单任务。
示例:夏代的青铜器素面哿,不仅展示了当时的青铜器铸造技术水平,同时作为一种礼器也反映了夏代时期的文明进程。
任务:除示例外,请任选一个展品,解释其所含历史信息。
(3)该图片仅仅展示了“夏商周三代”的出土文物。有同学认为,想要更全面地了“何以中国”,还可以补充展览更多出土文物。请再补充一个出土文物,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   生产力的发展,使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生产成为可能,“千耦其耘”(大规模集体耕作)的劳动场面不再存在。一些奴隶主贵族改变剥削方式,把土地分成小块,交给奴隶耕种,从中收取地租,这样,新兴地主阶级成长起来。

——摘编自何兹全《中国古代社会》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并根据材料概括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影响。

材料三   汉代讲经图


(5)《汉代讲经图》反映了儒学教育的兴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得益于什么措施?

材料四   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2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余件,然而,该数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2003年7月5日,国宝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将广开国宝回归之路,进一步促成国宝的回归。在文物回归过程中,大体有4种途径,分别是政府行为、捐赠、回购和法律手段。


(6)依据材料四,概括当今中国文物存放地的分布特点以及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500年是世界历史的分界线,在这之前,世界是孤立的,在这之后,世界被紧紧地连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制糖工艺的不足,欧洲人对糖分的需求一直供不应求,于是含糖量较高的水果深受欧洲贵族的青睐。菠萝凭借着南美洲超长的日晒,获得了超乎寻常的甜味,品尝过的人甚至将菠萝夸赞成“葡萄酒、玫瑰水和糖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同时,由于储存不便且欧洲的气候不适宜菠萝的生长,菠萝被称为“国王的水果”。


(1)欧洲人能品尝到“国王的水果”得益于哪一历史事件?从世界发展的角度分析材料一体现了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世界各大洲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

年份欧洲非洲美洲世界总人口(人)
1490年18.318.32.45.45亿
1570年19.213.11.67.28亿
1650年22.78.15.111.71亿
1852年24.97.49.018.12亿

——依据《全球通史》编制


(2)材料二中美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率的变化趋势是什么?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原因。

材料三   1763年以前的那一时期中,欧洲诸强国仅在亚洲和非洲拥有少数立足点,它们主要的占有地是在南北美洲。1763年以后,它们从政治上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几乎整个的非洲。不过,在南北美洲和英国的自治领地,它们所能做到的比这要多得多。趁着当地人口比较稀少,成百万的欧洲人移居这里,并填补了那些相对空旷的地区……虽然向美洲种植园提供的奴隶约在1200万至2000万人之间,但非洲损失的人口据估计却是这一人数的4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归纳1763年以后欧洲的控制给美洲、非洲带来怎样的影响?对人类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

材料四     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中国有了番薯、土豆等高产且土地要求低的农作物。从明朝开始的“大交换”使中国人口由0.8亿左右到鸦片战争前4亿左右,人口的变化还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为了养活更多的人口,大量的荒地被开垦,而由此造成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难以逆转。


(4)根据材料四分析,“哥伦布大交换”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1876年费城国际博览会上,英国展出的是最新蒸汽机车,美国展出了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了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材料表明 (     )
A.英国科技创新已落后美德B.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C.美国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D.德国致力于军备竞赛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指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索姆河战役
C.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D.凡尔登战役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虽然他曾经叱咤风云数十载,但是他的功绩是短暂的,在他退位后,共和国的疆域很快又恢复到他执政前的样子,他的戎马生涯对之后的欧洲历史并没有重大影响。唯一能让他载入史册的,是由他本人下令编撰的法典,这部法典是很多现代民主国家法律体系的原型。”材料中的“法典”是
A.《罗马民法大全》B.《汉谟拉比法典》
C.《拿破仑法典》D.《新法典》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千年伟人】

材料一   马克思的主要经历


材料二   他人眼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麦克莱伦:马克思在社会主义理论和价值两方面都是思想巨人。习近平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摘自《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共产党宣言》的传播

时间概况
1848—1871年1848年首次印刷800本,总共23页;后被陆续翻译成欧洲多种文字,出版德文、英文、法文等22种版本
1871—1917年在欧洲用30多种语言印行了几百版;在亚洲开始传播
1917—1991年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在中国,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陈望道完成《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翻译,此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至今,《共产党宣言》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过1000次以上,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

——摘编自张亮、乔茂林《〈共产党宣言〉传播史》等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拟定一个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类型:论述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