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德国和美国 | B.美国和苏联 |
C.德国和苏联 | D.苏联和中国 |
A.反对信仰伊斯兰教 | 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D.批判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
A.社会主义阵营基本瓦解 | B.苏联模式的推广具有强制性 |
C.两极格局局面基本形成 | D.苏联经济改革取得重大成效 |
材料一 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对比表
项目 | 英国 | 德国 | 法国 | 美国 |
1913年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位次 | 3 | 2 | 4 | 1 |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 1 | 4 | 2 | 5 |
材料二 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战争结束后,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新的国际秩序。
——摘编自黄安年《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1944年6月6日,即进攻日,英国和美国军队……开辟了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这一新的威胁连同原子弹带来的灾难使得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战争正式结束。
——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
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的战时同盟基础迅速发生了动摇,美国试图在整个战后世界建立起不可动摇的领导地位,而苏联则企求在本国周国建立起不容他人染指的势力范围;这两种战略目标发生了直接的冲突,每一方都成了另一方实现自身目标的巨大障碍。
——摘编自袁明《国际关系史》
材料五 必须考虑给(欧洲)以额外的、大量的和无偿的援助,不然的话,就会面临非常危险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解体……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帮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摘编自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材料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在传统的权力斗争中新增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争端,权力关系再调整的进行也就变得更复杂、更危险。随着冷战的全面展开,一个又一个危机接踵而来。行动和反行动最终以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而达到顶峰。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下)
(1)阅读材料一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哪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材料 世界近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 | 事件 |
1640年 | 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
1765年 |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
1776年 | 《独立宣言》发表 |
1785年 | 瓦特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 |
1789年 | 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
1825年 | 英国取消机器出口禁令,工业革命在欧美广泛开展起来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 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大规模工人运动 |
1831年 |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
1848年 | 《共产党宣言》发表 |
19世纪中后期 |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1861年 | 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爆发 |
1868年 | 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
1888年 | 《国际歌》发表 |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
1914-1918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1917年 | 俄国十月革命 |
——据〔英〕威尔斯《世界简史》等编制
历史事件1: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历史事件2: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观点:资本主义终将取代封建主义的历史趋势不可阻挡。
(注:以上示例仅供考生参考,考生作答
A.苏联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 | B.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 |
C.美国罗斯福新政获得成功 | D.苏联政治制度优势明显 |
口号一 | 口号二 | 口号三 |
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 向食盐进军 | 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
A.促进了民族觉醒 | B.增强了民族自信 |
C.激化了国内矛盾 | D.明确了斗争目标 |
A.古埃及的太阳历 | B.罗马人的儒略历 |
C.中国农历即夏历 | D.苏美尔人的阴历 |
材料一 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18世纪中叶,英国对北美13块殖民地的种种限制和剥削,激起了北美人民的强烈不满。1775年4月19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8世纪,法国专制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1861年,面临空前危机的俄国,沙皇政府进行农奴制改革。
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日本有识之士于1868年推翻幕府统治,开始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材料四 中国向世界证明了现代化道路可以有多样化选择,不仅仅只有资本主义一条道路可走……丰富了人类对现代化的观念认知,激励了各国建设现代化的信心热忱。中国式现代化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百年发展成就,释放发展动力与保存发展潜力方面的经验使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提出更切合发展中国家现实需要的经验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以全新的思维方式,重构了发展理念,创造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将人类文明推进到共同发展、共同解放的新高度。
——摘编自韩喜平、郝婧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上述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主要方式。文明 | 文明成就 | 总体特征 |
A | ① | |
B | ② | ④ |
C | ③ | |
D | 甲骨文、青铜器、分封制 | |
E | 民主政治、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