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两极格局的影响 |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C.欧洲逐渐走向联合 | D.欧洲联盟的成立 |
A.甲骨文的出现 | B.造纸术的改进 | C.印刷术的发明 | D.指南针的发明 |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B.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
C.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 D.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
A.孙中山 | B.胡适 | C.陈独秀 | D.鲁迅 |
【民族意识觉醒】
材料一 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后,……不甘做亡国奴的台湾人民和部分留台清军,对日本的占领进行了顽强抵抗。从1895年5月到10月台南陷落,台湾军民与日军进行了大小100余次战斗……日本近卫师团有一半被消灭,台湾义军和留台清军除少数人生还外,大部分战死。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指出材料一文字材料中“清政府割让台湾”的条约名称及该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图示事件拉开了哪一改革运动的序幕?有人说,这场改革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理由。【民族团结作战】
材料二
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 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 凡我彝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 -摘编自《中国工农红军布告》(1935年5月) | 抗战中,我国之所以能以空间换时间,同日本侵略者打持久战,是与民族地区成为我国抗战的战略纵深地带和可靠大后方有着密切联系的。……浴血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朝鲜、蒙古等民族的优秀儿女,驰聘在冀中平原的著名抗日铁军“回民支队”等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典型代表。 —摘编自陈国裕、祁若雄《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 |
【促进民族发展】
材料三 邓小平说,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自治里得到好处,一系列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要根据本国的条件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搞好民族团结,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使经济得到发展。
——摘编自何兴民《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科学内涵》
西藏和平解放后军民欢度新年
(3)材料三图中地区实现“和平解放”有何重大意义?依据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并用史实说明党和政府是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的。【①】
材料四党的二十大以后,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摘编自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4)请为材料四①处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材料一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 —摘编自《独立宣言》 |
材料二
19世纪以后,欧美主要国家开始推广大众教育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21年11月,美、英、法、日、意、荷、比、葡和中国等9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 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统编版《世界历史》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间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在对峙过程中,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古巴导弹危机和美国侵略越南战争;20世纪7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20世纪80年代,美国制订“星球大战计划”。美苏双方的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
图A | 图B |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国家之间的竞争让位于以综合国力为主要内容的竞争,综合国力成为了这一阶段国际权力的重要基础。……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具有的全部力量的总和,尽管军事实力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综合国力更为重要的内容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在这一阶段,美国成了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其他多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不容忽视。
—摘编自赵继显《国际权力基础与伊拉克战争》
(1)针对材料一中图所示事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一个恶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持如此态度的原因。文字材料中的文献体现了北美民众的哪些诉求?并简述该文献颁布的历史作用。材料一
材料二 唐朝与明朝的对外关系(部分)
朝代 | 事件 | 概况 |
唐朝 | ② | 贞观初年,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佛学大师。10多年后,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 |
鉴真东渡 | 754年,第6次东渡成功,抵达日本,并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并主持修建唐招提寺 | |
明朝 | 郑和下西洋 | ③ |
戚继光抗倭 | 1561年,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浙东地区的倭患;后率军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消灭福建、广东两地的倭寇 |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战国末期的韩非是____(学派)的集大成者,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材料一中图A朝代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并修筑了西起①地(地点),东到辽东的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从_____年起,隋朝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图B所示是(国家)文明的象征。A.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 B.多极化趋势逐渐形成 |
C.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 | D.走向和平发展的世界 |
A.拿破仑战争 | B.经济大危机 | C.欧洲一体化 | D.东欧剧变 |
A.![]() | B.![]() |
C.![]()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