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意识觉醒】
材料一 1895年清政府割让台湾后,……不甘做亡国奴的台湾人民和部分留台清军,对日本的占领进行了顽强抵抗。从1895年5月到10月台南陷落,台湾军民与日军进行了大小100余次战斗……日本近卫师团有一半被消灭,台湾义军和留台清军除少数人生还外,大部分战死。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指出材料一文字材料中“清政府割让台湾”的条约名称及该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图示事件拉开了哪一改革运动的序幕?有人说,这场改革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请说明理由。【民族团结作战】
材料二
中国工农红军,解放弱小民族;一切彝汉平民,都是兄弟骨肉。 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彝人风俗。 凡我彝人群众,切莫怀疑畏缩;赶快团结起来,共把军阀驱逐。 -摘编自《中国工农红军布告》(1935年5月) | 抗战中,我国之所以能以空间换时间,同日本侵略者打持久战,是与民族地区成为我国抗战的战略纵深地带和可靠大后方有着密切联系的。……浴血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的满、朝鲜、蒙古等民族的优秀儿女,驰聘在冀中平原的著名抗日铁军“回民支队”等就是我国少数民族……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典型代表。 —摘编自陈国裕、祁若雄《少数民族与抗日战争》 |
【促进民族发展】
材料三 邓小平说,我们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是坚定不移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少数民族是想在自治里得到好处,一系列经济问题不解决,就会出乱子。要根据本国的条件制定发展战略和政策,搞好民族团结,通过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使经济得到发展。
——摘编自何兴民《邓小平民族理论的科学内涵》
西藏和平解放后军民欢度新年
(3)材料三图中地区实现“和平解放”有何重大意义?依据文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并用史实说明党和政府是如何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的。【①】
材料四党的二十大以后,全国各族人民迈上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我们要大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凝聚磅礴力量;要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族人民共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摘编自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4)请为材料四①处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谈谈你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
同类型试题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y = sin x, x∈R, y∈[–1,1],周期为2π,函数图像以 x = (π/2) + kπ 为对称轴
y = arcsin x, x∈[–1,1], y∈[–π/2,π/2]
sin x = 0 ←→ arcsin x = 0
sin x = 1/2 ←→ arcsin x = π/6
sin x = √2/2 ←→ arcsin x = π/4
sin x = 1 ←→ arcsin x = π/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