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花鼓戏 | B.京剧 | C.黄梅戏 | D.昆曲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
C.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 |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 |
A.成为欧亚文化发祥地 | B.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播 |
C.建立完整的法学体系 | D.搭建了欧亚和平之桥 |
A.经济建设的市场化 | B.现代中国工业化 |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D.社会生活信息化 |
A.甲午战败后,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 |
B.戊戌变法后,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被陆续颁布 |
C.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大公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
D.1905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至此寿终正寝 |
A.夏、商、周均秉承“无为而治”理念 | B.夏、商、周的祭祀活动十分频繁 |
C.推崇“君权神授”是先秦政治特点 | D.中华民族同宗共祖意识源远流长 |
A.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 B.中美外交关系的正常化 |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 D.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
A.分封制 | B.郡县制 | C.科举制 | D.行省制 |
21世纪世博会的主题(部分)
时间 | 举办地 | 主题 |
2005年 | 日本爱知 | 自然的睿智 |
2017年 | 意大利米兰 | 滋养地球,生命能源 |
2015年 |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 | 未来的能源 |
材料一 到18世纪中叶的北美,殖民地北部拥有较发达的工商业,中部地区盛产并出口小麦,南部则主要种植供出口的烟草、大米和蓝靛;北方的工业品向南方输送,中部和南部的农产品和原料则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来自欧洲各地的移民由于长期地在同一地域内生活,缩小了他们之间的文化差异,英语逐渐成为他们的共同语言。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1789年7月,联邦政府刚成立,国会就通过了关税、吨位税和消费税的法案,使政府第一次获得了正常的收入。1793年以后,英法长期处于交战状态,华盛顿发表由汉密尔顿起草的《中立宣言》,宣布对英法交战双方采取中立政策,巧妙化解与英法的矛盾,使战争得以避免,美国的传统贸易格局亦得以维持。
——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历史十五讲》
(1)据材料一、分析独立战争爆发前北美的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