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茅以升曾这样风趣地说过: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人类在发展的几千年历史中,创造了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的这种板凳。这些板凳,不仅为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更主要的是在这几千年里,它自身也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桥文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家乡桥的世界,去领略这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请你向同学们推介家乡的一座桥。可从名字、形式、功用、地位等方面推荐,注意抓住其主要特点,有条理地进行介绍。   
类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维生素K又叫凝血维生素,是维生素的一种,天然的维生素K已经发现有两种:一种是在苜蓿中提出的油状物,称为维生素K1;另一种是在腐败鱼肉中获得结晶体,称为维生素K2K1为黄色油状物,熔点20℃,K2为黄色晶体,熔点53554℃、不溶于水,能溶于醚等有机溶剂。丹麦化学家达姆于1929年从动物肝和麻子油中发现并提取。具有防止新生婴儿出血疾病、预防内出血及痔疮、减少生理期大量出血、促进血液正常凝固的作用。绿色蔬菜含量较多。


材料二

①先说维生素K,其基本生理功能是作为gamma-羧化作用的辅酶,与凝血功能相关。要实现凝血,必须先把凝血的前体物质进行gamma-羧化,这就需要维生素K的帮助。当患者皮肤容易青紫时,医生往往会开出维生素K药品。

②然而,人体中需要维生素K帮忙的重要物质,并不仅仅是凝血酶原。比如说,骨钙素是把钙搬运到骨胶原蛋白网络上的关键物质。如果缺了它,就算吃再多的钙,就算维生素D十分充足,骨骼也不能钙化。而骨钙素前体就需要维生素K来活化。所以,有些新版的补钙产品中,不仅含有钙和维生素D,而且还添加了维生素K。除此之外,维生素K还与心血管健康相关,目前研究认为:一是激活某些基质蛋白质,把血管中的钙离子收集起来运走,避免血管的钙化;二是降低炎症反应。可见,吃够维生素K对预防动脉硬化是很有帮助的。

③再说维生素K1,因以往多宣传维生素K2(主要存在于发酵豆类食物)而被忽略了,化学名叶绿醌,富含于深绿叶菜中,或许正是显得不那么稀缺,才失去了被当成昂贵保健品开发的潜力;相反富含维生素K2的纳豆、豆豉之类,日常饮食中吃得少,就显得高大上,颇受企业界青睐,大力开发相关保健品。叶绿醌与叶绿素只一字之差,顾名思义,维生素K1(叶绿醌)的含量和叶绿素的含量有很大的相关性。

④除了菠菜以富含维生素K而著称之外,还有红薯叶、南瓜尖、丝瓜尖、空心菜等等,只要见深绿叶,都是不错的维生素K1来源。比如圆白菜和大白菜,外层的绿叶含量高一点,中间的黄白色叶片含量就低了……可以这么理解,颜色越绿的蔬菜,叶绿素含量越高,维生素K1的含量通常也会越高。

⑤一日三餐要科学对待绿叶菜。维生素K是脂溶性维生素,在日常蒸煮烹调中损失率不太高,吃焯烫过的菠菜,吃麻辣烫,都不妨碍获得这种营养成分。绿叶菜的好处,何止维生素K,其中叶酸特别丰富,维生素B2和维生素C也不少,钾、镁、钙类黄酮、叶黄素、胡萝卜素等各类营养素和保健成分含量都很高。

⑥故而,我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蔬菜中要有一半深色菜,其中主要是深绿色的菜,对健康的作用真的不可忽视。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维生素K有哪些主要功能?   
2.材料一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结合两则材料和生活实际,请你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获取维生素K?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各题。

给匆忙走路的人

严文井

①我们每每在一些东西的边沿上经过,因为匆忙使我们的头低下,虽然已经往返了若干次,还不知有些什么曾经存在于我们身边。有一些人就永远处在忧愁的圈子里,因为他在即使不需要匆忙的时候,他的心也是俨然有所焦灼。如果稍微有一点愉快来找寻他,也只能是由别人的提醒叫他偶然反顾到自己那几个陈旧小角落,而这些角落的许多情景于他也是模模糊糊的。这种人的惟一乐趣就是埋首于那贫乏的回忆里。

②这样的人多少有点不幸。他的日子同精力都白白地消费在期待一个时刻上,那个时刻对于他好像是一笔横财,那一天临到了,将要偿还他失去的一切。于是他弃掉那一刻以前所有的日子而无所作为。也许真的那一刻可以令他满足,可是不知道他袋子内所有的时间已经花尽了。我的心不免替他难过。

③一条溪水离开它保姆的湖泊启程时,它就喃喃地,冲击地,发光地往平坦的地方流去。在中途,一根直立的芦苇可以使它发生一个漩涡,一块红砂石可以让它跳跃。它不怕时间像风磨一样转,经过无数曲折,不少别的细流汇集添加,最后才徐徐带着白沫流入大海里。它被人赞赏决不是因它最后流入了海。它必然要入海。诗人歌颂它的是闪光和青春;哲学家赞扬它的是力量和曲折。这些长处都显现在它奔流过程中的每一刻上,而不是那个终点。终点是它的完结,到达了终点,它已经没有了。它永远消失。

④我们岂可忽略我们途程上的每一个瞬间!

⑤如果说为了惧怕一个最后的时候,故免不了忧虑,从此这说话的忧虑将永无穷尽,那是我们自己愿意加上的桎梏。

⑥一颗星,闪着蓝色光辉的星,似乎不会比平凡多上一点什么,但它的光到达我们的眼里需要好几万年还要多。我们此刻正在惊讶的那有魅力的煜人眼目的一点星光,也许它的本体早已寂冷,或者甚至于没有了。如果一颗星想知道它自己的影响,这个想法就是愚人也会说它是妄想。星星只是静静地闪射它的光,绝没有想到永久同后来。它的生命和智慧就是不理会,不理会得失,不理会自己的影响。它的光是那样亮,我们每个人在静夜里昂头时都发现过那蓝空里的一点,却又有多少人于星体有所领悟呢?

⑦那个最后在具体的形状上如同一个点,达到它的途程却如同一条线。我们是说一点长还是一

条线长呢?

⑧忽略了最完全最长的一节,却专门守候那极小的最后的一个点,这个最会讲究利益同价值的人类却常常忽略了他自己的价值。

⑨伟大的智者,你能保证有一个准确的最后一点,是真美,真有意义,真能超过以前的一切的吗?告诉我,我不是怀疑者。

⑩不是吗?最完善的意义就是一个时间的完善加上又一个时间的完善。生命的各个细节综合起来方表现得出生命,同各个音有规律地连贯起来成为乐曲,各个色有规律的组合起来成为一幅画完全一样。专门等待一个最后的美好时刻,就好像是在等待一个乐曲完善的收尾同一幅画最后有力的笔触,但忽略了整个乐曲或整幅画的人怎么会在最后一刻完成他的杰作?

⑪故此我要强辩陨星的生命不是短促的,我说它那摇曳的成一条银色光带逝去的生命比任何都要久长。它的每一秒都没有虚掷,它的整个存在都在燃烧,它的最后就是没有余烬,它的生命发挥得最纯净。如果说它没有一点遗留,有什么比那一闪而过的美丽的银光的印象留在人心里还要深呢?

⑫过着一千年空白日子的人将要实实在在地为他自己伤心,因为他活着犹如没有活着。

(选自《严文井散文》)

1.阅读哲理散文,仿佛是与作者面对面交谈,聆听人生感悟,获得思想启迪。
(1)标题中“匆忙走路的人”指哪些人?阅读文章,简要概括。
(2)你认为文中对“匆忙走路的人”最有启迪的话应是哪句?请概括或摘抄,并简述理由。
2.作者在详述“一条溪水”的奔流过程后,又详写了“一颗星”的生命历程。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用意?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3.小明为文章最后一段做的批注是“罗素在思考‘我为什么而活着’,我们要思考‘我该如何活着’”,你认为这个批注好吗?根据文章内容和阅读哲理散文的目的,加以分析。
4.作者在第⑨自然段的质疑“你能保证有一个准确的最后一点,是真美,真有意义,真能超过以前的一切的吗?”请你用阅读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体会来回答,结合具体内容,加以阐述。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①叶绍翁,南宋中期人,曾在朝廷做小官,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乡,静夜感秋所作。②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1.请简要赏析“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两句诗运用的手法。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文言文, 完成各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于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列子《愚公移山》)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其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节选自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注释】①鄙:边境。②南海:指圣地普陀山。在今浙江定海县东的海上。③瓶:水瓶。④钵:和尚用来盛饭食的器皿。⑤顾:难道,反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B.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C.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D.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北之塞               惩:苦于B.汝之不     惠:同“慧”, 聪明。
C.子何而往                 恃:矜持D.西蜀之南海             去:距离
3.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少、运输难等方面表现了移山之艰,衬托出愚公移山的决心。
B.甲文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
C.甲乙两文都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来增加文章的劝服力,甲文将愚公与智叟作比,突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D.甲乙两文都是通过一则寓言来说明难易与成败并无必定联系。只要有决心,去行动,就能达到终点。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2)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我和A谈话的时候,曾以深切的兴趣去研究A.因为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A在中国也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A瘦个子,中等身材,细小而坚韧的骨骼,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尽管有长而黑的胡子,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A确乎有一种吸引力,那一种吸引力是羞赧、个性的魅力和领导的坚决彻底其妙地混合而成的。A英语讲得虽不流利、却相当准确,据A说已有五年不讲英文了,这使我感到惊讶。


中国人传说B具有各种神奇的才能:眼能看周围百里路,能飞行,能运用道士的法术,例如在敌军面前制造尘雾,或搅起逆风。

然而大家都对我说,B的相貌并不动人——一个沉着、谦恭、说话温和的人,大眼睛, 身材矮胖,但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B对弟兄的忠诚是尽人皆知的。 自从当红军总司令以来,B的衣、食、住都同士兵一样,共尝士兵们的艰苦,早年往往赤脚走路,有一个冬季专吃南瓜过活,从不诉苦,难得生病,度量很大,万事采用民主方式,永远忠于自己所信仰的主义。


(1)上面两则材料中, 甲文中的人物A是_____, 乙文中的人物B是______
(2)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书中预言“红色革命必将胜利”,结合两则材料,任选A或B,根据他们的特质和行为,说说斯诺提出这个预言的依据。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作。

美食的滋味,旅行的滋味; 友谊的滋味,亲情的滋味; 失败的滋味,成功的滋味;坚持的滋味,放弃的滋味……只要我们用心品味,生活中的一切都各有其独特的滋味。


请以《独特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写一篇记叙文; 能在叙事中融入抒情。
②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500字;
③不得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种子艰难地破土而出,于是诞生了一个崭新的生命;小草执着地露出地面,于是圆满了一个绿色的希望;蝉历经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而破壳,于是有了一个月阳光下的欢唱;蝴蝶努力地挣脱蛹的束缚,于是有了花间美丽的舞蹈……自然界的很多生命都因挣脱而坚强,因突破而使自己的生命更加完美。


请以“突破”为话题,结合你自己的经历和见闻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要套作,不得抄袭;(4)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类型:作文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张岱湖心亭看雪》)


【乙】

余性疏脱,不耐羁锁……抚病痊,居锡城,门绝履迹尽日惟以读书为事。然书浅易者,既不足观,艰深者观之复不快人。……朱叟者,善说书,……每看书之暇,则令朱叟登堂,娓娓二万言不绝,然久听亦易厌。

余语方子公,此时天气稍暖,登临最佳,而此地去惠山最近。因呼小舟,载儿子开与俱行。茶铛未热,已至山下。山中僧房极精邃,周回曲折,窈若深洞,秋声阁远眺尤佳。眼目之昏聩,心脾之困结,一时遣尽,流连阁中,信宿始去。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西湖之兴,至是益勃勃矣。

(选自袁宏道《游惠山记》,有删改)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雾凇沆砀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③是金陵人,
④然书浅易者既不足
⑤至是勃勃矣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始知真愈病者,无逾山水。
3.【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的表现手法,描绘了西湖雪景;【乙】文两段之间运用了____的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山中胜景的喜爱。
4.【甲】【乙】两文共同体现了古代文人怎样的闲趣?这种闲趣分别体现了张岱和袁宏道怎样的精神追求?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午休的父亲

梁晓声

八月的北京处于近年少有的高温时节。月末那几天,官方预报达到摄氏三十二三度;人们说实际气温还要高一两度。特别是中午,一丝风也没有,每一片树叶都静止着,看上去皱巴巴的,水分被大量蒸发必然如此。人若置身户外,如在桑拿房中,片刻便会出汗,会感到缺氧似的,仿佛空气中的氧分也被蒸发着。

我住的小区从六月份就开始进行老旧小区的楼房改造了,我家住的那幢楼刚搭完脚手架。我因颈椎病重,不敢享受空调,所以不但开窗,连大门也开着,那样会使空气最大程度地对流,感觉能稍微凉快点儿——起码心理上会觉得凉快点儿。

③“嗨,吃了没?我也吃过了!大中午的还能干啥?歇着呗!好好好,小声点儿……住户屋里开着电视呢,我不是怕我说话声小你听不清嘛……

一天中午,我在家边吃饭边看电视。今年我有点儿耳背了,不知不觉便将电视声调得挺大。不过楼上楼下都是三口之家,白天大人上班,孩子上学,两家亦无老人,不至于扰邻。

然而我竟听到了门外一个男人大声所说的话,遂将电视声调小。受好奇心驱使,起身走到门口,探头向外看了一次——但见一个裸着上身的四十余岁的男人仰躺在二楼和三楼之间的拐角那儿,身下垫着片由废旧纸箱拆成的纸板,纸板上铺着脏兮兮的工作服。他那同样脏兮兮的裤子的裤筒卷到了膝部,小腿布满褐红色的墙漆点子。他周围,遍地碎墙渣子。一边的额角贴着创可贴,不是那种窄窄的小长条形的,而是有三四个那么宽的方形的。

我缩回头,关了电视,继续吃饭。

⑦“老婆,那什么,我那摩托,你要推到棚子里,以防下雨淋了它。不会下雨?万一半夜下了场大雨呢?再旧不是还能骑吗?不也是钱买的吗?钱是大风刮来的?别啰嗦了!我也想家行了吧?想家不包括想你吗?多大人了,还耍娇有意思吗?我又不是第一次外出打工!女儿在左右吗?快让女儿跟我通话!……

走廊拢音,那男人的话声,我听得更清楚了。

⑨“好女儿,每次听到你的声音,老爸的心情都是幸福地!还不能返校?那就更要把网课听好。学习这事,靠的就是自觉。不是为老师学的,也别当成是为我和你妈学的。我们的人生反正就这样了,可你刚高一,人生还长呢,学历高点儿将来找工作不是容易些吗?知道这个道理就好。钱不是问题!爸还是那句话,你将来能考到什么份儿上,爸妈就有能力供你到什么份儿了。不许!别改视频!我不许!又不是几年没见了,视的什么频呢!你非视频我可关机了啊!聊会儿就行。认真听着,老爸得嘱咐你几句。你妈也在上班,你要心疼她,有空儿,屋里屋外的活多干点儿,就当替老爸干了。我这儿一切都好,别牵挂我。热!北京也热。老爸这会儿在午休呗。铺的新凉席,还有大风扇,凉快得很,特解乏……

我想我再听下去似乎是一个偷听者了,顿觉害臊,便去关门,却不料见到了这样一幕一楼上姗姗她妈正与她上楼;姗姗才小学二年级,她妈需每天中午将她接回家。她看着那男人的样子吃惊不小,呆住在一级台阶上。

姗姗妈也不由得了一声,却立刻对女儿说:上楼啊,叔叔是热的。

那男人旋即坐起,慌忙往身上披工作服,连说:见笑见笑。

姗姗妈说:理解,有什么可见笑的呀。

她边说边牵着姗姗的手上楼去了。

而那男人站起也不是,再躺下仍不是,样子恓惶极了。

⑯我关上门正漱口,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见小姗姗拎着塑料袋在门外看我。我刚要开口,那女孩儿将手指压在自己唇上,接着指指塑料袋。我走到门口,她小声说,里边的东西本是她妈让她送给午休的叔叔的。

我也小声说:那你送过去呀。

她细声细气地说:叔叔睡着了,爷爷过会儿替我送给他吧。

我扭头看去,见那位午休的父亲,背朝楼梯,卷着双腿,已睡实了。他的工作服也不垫在身下了,不知怎么一来,被他弄成一团搂在怀里了。想必,起初是盖在身上的。

我接过塑料袋一看,装的是两瓶矿泉水,一瓶可乐,还有一个很水灵的刚洗过的大桃子。

㉑“爷爷您轻点儿关门。

小姗姗说完此话,踮起脚尖,悄没声地往楼上迈。在楼梯上她往下看了一眼,竟又连退两段台阶,蹑手蹑脚走到午休的叔叔身前——原来他装饮水的大可乐瓶子倒了,她替他扶了起来,放在他碰不到的地方。

她再次踮起脚尖上楼时,冲我一脸烂漫地笑,如花儿一样。

有好邻居是种造化。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选材贴合生活实际,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友爱互助,和谐相处的深刻主题。
B.“然而我竟听到了门外一个男人大声所说的话”中的“竟”表现了出乎我的意料。
C.“不也是钱买的吗?钱是大风刮来的?别罗嗦了!”说明这个父亲很在乎钱以及对妻子的严厉。
D.文章写珊珊妈的内容,能看出她对女儿潜移默化的正确引导和良好教育。
2.小说开头第一段有何作用?
3.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她再次踮起脚尖上楼时,冲我一脸烂漫地笑,如花儿一样。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5.文章标题改成“有好邻居是种造化”可以吗?请简述理由。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