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生活中,会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与自然对话,有面对面的对话,还有书信来往、网络对话、时空对话。
二氧化碳快速“造冰”技术打造“最快冰面”
①北京冬奥会已拉开大幕,美丽低碳的冬奥场馆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为了给参赛运动员良好的冰面体验,帮助他们发挥出最佳的竞技水平,天津大学马一太、田华教授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支持下,通过校企合作,研发了国际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为各国运动员支撑建造了“最美、最快的冰面”。
②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个项目在首都体育馆举行。对于这两个项目而言,优质的冰面有助于运动员取得更好成绩,而获得优质冰面除了制冰师高超技艺外,制冰系统所决定的冰面温差均匀性和软硬度均匀性则是关键性基础。
③制冰机是人工冰场建设的关键核心,从历届冬奥会冰场制冰机来看,主要采用氟利昂等人工合成制冷剂技术或者氨制冷技术,前者具有严重的温室效应问题,后者具有安全隐患。
④以二氧化碳为制冷剂,冰面下直接蒸发的制冰机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绿色低碳、高效节能的方案,但其技术一直掌握在欧美等国家企业手中。此次以绿色、科技冬奥为契机,通过产学研协同攻关,欧悦冰雪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天津大学和艾斯特制冷与太阳能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联合研发、设计和建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机组,在首都体育馆冰场进行示范应用,服务冬奥会和国家冰雪战略。
⑤田华介绍,该方案从二氧化碳制冰系统压缩、冷却、节流和蒸发四个过程进行节能设计:针对压缩过程采用双级压缩让源头耗能实现“事半功倍”;针对冷却过程设计全显热回收对冷却热量进行回收,实现冰场浇冰、融雪等不同温度热水需求;针对蒸发过程采用在冰面下直接蒸发吸热为冰场提供稳定的冷量供应,并优化设计冰下蒸发盘管和土建保障冰面度均匀。
⑥值得一提的是,本方案制冰机从关键部件到整机集成,均实现国内设计、加工、组装和运行,尤其是水冷式气冷器是国际上首次应用,有效解决了首体冷却回路长的工程问题。
⑦“方案的系统综合节能达到50%以上,冰面温差控制在0.3—0.4℃以内,无论是综合能效还是冰面温差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而为运动员提供一个软硬度均匀稳定的优质冰面。”田华说。
⑧此外,由于首都体育馆同时承办花样滑冰和短道速滑两个项目,两者对冰面的冰层厚度和冰面温度有不同的严格要求,需要根据赛程不断进行两块冰的快速转换。
⑨项目组也充分利用了二氧化碳制冰温度均匀的特点,结合精准控制系统和线性降温策略,实现2小时内的快速、高效冰面转换,远远小于国际奥委会3小时冰面转换的要求。
⑩天津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热泵技术研究的团队之一。设备所采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制冰机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的核心成果,田华教授为项目负责人。
(选自《科技日报》2022年02月08日)
1.北京冬奥会上运用的二氧化碳制冰方案有哪些特点?请阅读选文简要概括。相较于以往用氟利昂或氨制冰,本次使用二氧化碳制冰,不仅使场馆碳排放趋近于零,还可以将场地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并且制冷过程中产生的高品质余热还可以回收利用,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冰面维护浇水等。
4.简要说明选文语言的一个显著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最美人瑞这样走来
①早在做同事之前,在东四头条的社科院宿舍大院,我和杨绛先生就做过邻居,于是比起别人,我便多了一些熟悉与就近景仰的机会。按“翰林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不成文的规矩,对于她这样的旧时代过来的海归大家,作为小字辈的我,要按其本名,尊称她“季康先生”。
②初见时,季康先生年过半百。精瘦娇小,举止文静轻柔,但整个人极有精神,特别是两道遒劲高挑而又急骤下折的弯眉,显示出一种坚毅刚强的性格。和其夫君钟书先生的不拘小节、有时穿着背心短裤就见客不同,她的衣着从来都整齐利索,即使在家不经意碰见来访者敲门的时候。至于冬天,季康先生常披一件裘皮大衣,很是高雅气派。她始终保持着西洋妇女那种特定的“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的习惯。每次在公共场合露面,都对面部做了不同程度的上妆,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是极罕见的。不过,季康先生的妆容几乎不着痕迹,似有似无。
③在公众场合,季康先生从来都是低姿态的,她脸上总是挂着一丝谦逊的微笑。在学习会以及其他重要的场合中,季康先生极少发言、表态,实在不得不讲几句的时候,她总是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最少。多年后看到她以“点烦”原则(即把用词精简到不可能再精简的程度)翻译《堂吉诃德》,才发现,这不仅是真正发自内心地尊重人,而且真正做到了会尊重人。
④在我见到的大家名流中,钱、杨二位先生要算是最为平实,甚至最为谦逊的两位。季康先生虽然有时穿得雍容华贵,神情态度却平和得像邻里阿姨。
⑤但这个看似低调谦恭的阿姨,也有吃了熊心豹子胆的时候,且这个时候出现得无比不合时宜。“文革”之初,他们被造反派揪出来,挂了牌子押上批斗会。可杨季康对“天兵天将”的推推搡搡公然进行了反抗,而且怒目而视。要知道,不少老战士都没有一个敢于如此维护自己被践踏了的尊严。
⑥“文革”后期,钱、杨二位先生尚未获得平反,有家回不了,四处流转。更多像我们这样的“小人物”,也在苦等“落实政策”,精神备受煎熬。同是天涯沦落人,处境谁也不比谁强到哪儿去。但对于这群甚至未能为他们说句公道话的晚辈,他们以极高的涵养、含蓄内敛且从不显于言辞的方式予以理解、宽容和无私帮助。
⑦有一次,我家因额外开支经济上一时告急,杨先生得知后主动支援了我们几百元钱。后来有一天,她的助手递给我一个小纸包,里面有二十元人民币,“这是先生要我交给你们的,补贴你们的家用,要你们收下,什么道谢的话都不要讲。”先生雪中送炭,我们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没有想到,到了第二个月,又有一个小纸包。然后,第三个月,第四个月……
⑧后来我还获知,研究所里每月不落地从先生那里得到接济的竟有十多个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也就是说,两位先生每月的工资,大部分都用于接济施舍了,且持续了好几年。经历了人生的磨难,却能如此悲悯,如此退让,如此宽厚慈祥,如此菩萨心肠,这是我在“翰林院”所见到的唯一一例。
⑨先生施恩于后辈,大部分无法用金钱计算。20世纪80年代初,我访法归来写的两本书准备出版,因考虑到之前有前辈权威的横眉冷对,我特地在前言中恭敬写明“抛砖引玉”。当然,敬赠给钱、杨二位先生,抱的心态自然不同。很快,杨先生回信了,还是一贯的低调谦恭与幽默:“假如你抛出一块小砖,肯定会引来大堆的砖头瓦片,但是珠玉在前,砖就不敢出来了……天气酷热,希望你和朱虹同志都多多保重……杨绛八月十三日钟书同候。”
⑩先生过百岁大寿时,深知先生君子之道的我,自然不敢上门叨扰。当电话里听到老太太爽朗清晰的声音时,我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的那个夏天,依然如喝了冰水那样舒心畅快——只是多少也有几分伤感,因为再不可能有“钟书同候了”。
(选自《最爱北京人》,有删改)
时间 | 事件 | 杨绛先生的特点 |
文革之前 | 会场极少发言 | ① |
文革之初 | ② | 坚毅凛然 |
文革后期 | 接济青年人 | ③ |
20世纪80年代 | ④ | 谦和幽默 |
时世行
唐•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
梁甫行
三国魏·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A.甲诗“夫因兵死守蓬茅”,概括地写出了这位农家妇女的不幸遭遇。 |
B.乙诗“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突出了边海人民生存环境的优越,风调雨顺。 |
C.甲诗议论结尾,直抒胸臆。“任是”假设,突出无处可避的悲惨处境。 |
D.乙诗尾联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进一步抒发了感慨,深化了主题。 |
海绵城市建设
①近日持续的极端天气让我国多个城市出现内涝灾害,城市开启“看海”模式,部分路段交通瘫痪,积水引起市民伤害性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②不可否认,极端天气增加,尤其是极端降水事件频发是目前全世界共同而对的难题,尤其在特大型城市,在“热岛效应”"“雨岛效应”"的催化下,小范围、高强度的局部暴雨时有发生,容易造成内涝灾害。但回看我们近三十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大部分城市将注意力集中于土地快速开发上,并没有科学地关注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作用。在城市化面积迅速增加的同时,大量的城市设施建设导致硬地面积增大,阻碍了雨水下渗过程,形成了地表径流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同时,城市建设中沥青和混凝土取代了土壤,建筑物取代了树木,汇水区和雨水管道取代了自然流域,相比于原生态的空间,城市创造了一种新的水文环境,打乱了原有的蓄水排洪模式。在城市中,雨水无法被吸收、蓄积,按照“水走故道”的规律,沿着一定的竖向条件从高至低流动,被淹没的马路实际上是被当作了原始的行洪通道。此外,城市地下空间大范围、高密度的开发利用,如停车场、地铁、下穿隧道等,会导致排水系统形成“盲点”,形成内涝。
①城市的排水设置只是内涝问题最下游的原因,解决城市排水系统仅是治标。建设一个海绵城市,让城市的生态系统能够恢复、才是解决内涝的根本办法。
②所谓海绵城市,即通过“渗、滞、蓄、用、排”等技术,使城市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 ① ,需要时 ② 。
③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城市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留有足够涵养水源、应对较大强度降雨的林地、草地、湖泊、湿地,维持城市开发前的自然水文特征;二是生态恢复和修复:对在传统粗放式城市建设模式下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段进行恢复和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三是低影响开发:按照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最低的开发建设理念,合理控制开发强度,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同时根据需求适当开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
①我国自2015年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以来,截至2017年4月,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已建设面积420平方公里,完成投资约544亿元。全国已有370个城市提出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目前,海绵城市试点虽已取得初步成效、但作为一个由点、线、面构成的庞大系统工程,海绵城市的全部功效尚需时间和过程加以检验。
②在积极建设的同时也要在生态的宏观视野下理性看待海绵城市。应全面权衡,从城市的现实规模、生态出发,考量建设海绵城市的必要性。只有对整个城市生态进行系统统筹,才能真正起到治理内涝的效果,如果罔顾城市发展自身规律,肆意妄为,那么再有吸附力的“海绵”恐怕也有限度。
(根据相关材料改编)
1.根据【材料二】图表信息,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内容,把有关“海绵城市”的相关信息补充完整。生活是一个广阔的舞台,每天都在上演着或欣喜,或悲伤,或遗憾,或刻骨铭心,或感动不已,或后悔不止,或沉醉其中,或捧腹大笑的事情。有些事情以它的独特长存于我们的脑海,让我们深受感触,难以忘怀。
请以《那件事,让我难忘》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抄写到答卡指定位置;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①可能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感觉:古诗,尤其是格律非常规整的律诗,即使我们不了解诗句背后的含义,那些美妙的韵脚读来也会令人齿颊留香。为什么押韵的语句会让我们产生舒服的体验呢?
②认知神经科学家克里斯蒂安•奥伯迈尔曾在2013年系统研究了诗歌的韵律会如何影响人们的审美和情感体验。在实验中,科学家让实验对象仔细聆听精心设计的诗歌,然后让他们给这些诗歌从多个维度进行量化打分,如对诗歌的喜好程度、体验到的愉悦水平等。统计分析后,他们发现,和那些不押韵的诗歌相比,人们能从诗歌的韵律中感受到更多的愉悦感。
③美国的传播学家沃尔特•翁写过一本书叫《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主要研究“口语套话”,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顺口溜”。他有一个有趣的发现:人们对口语套话有一种天然的信任感,也就是说,顺口溜能绕开人的心理防线,直接溜进人的脑子里去。毫无疑问,“口语套话”明显地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传播效果。
④比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乍一听到如此精悍又押韵的句子,你会怀疑它是假的,还是会过耳不忘、深信不疑?我相信大部分人在还没来得及质疑之前,就已经不假思索、同时毫不费力地把它记下来了。
——摘自果壳网《为什么押韵的句子听起来特别舒服?》
①押韵,也叫压韵、谐韵,是一种诗文创作的修饰技巧,即将韵母互相谐音的文字放在诗文固定的地方(一般在句尾),诗文读起来就十分顺口、悦耳,这种现象就叫做押韵。
②押韵是一种高效的信息组块策略——组块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信息加工成小的整体,方便记忆。诗歌句尾之间的押韵将内容和声音关联在一起,使我们能够用声音来记忆句子,减少了文字信息的陌生感,降低了认知难度,也减轻了短期记忆力的负担。
——摘编自百度百科
①在现实生活、语文教学中,应当怎样对待古诗词的读音争议?
②北京大学教授孙玉文认为,古音是古代一个共时的语音系统,今天的学者虽然可以根据语音发展规律构拟出古音,但是如果照此读诗,大多数人听不懂,反而丧失了语言基本的交流功能。而且历代读古诗文,其实也都是按照当时通用的读音来读的。所以,诵读古诗词还是应提倡使用普通话读音。
③在广州大学教授吴相洲看来,阅读古诗词使用古音还是普通话需要平衡把握,遵循两个原则:其一,韵脚部分,如需押韵可以照顾古音读法,声律坏了就不成为诗词。其二,不同音代表不同含义的字应读古音,如“一骑”的“骑”(jì),代表一人一马,读成“qí”意思就错了。
④韵律在文学表现中有其重要作用,比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每一句的结尾都有共同的韵脚的“an”,顺着韵脚的指引,我们能够发现,这种押韵使诗歌彰显出缠绵悱恻、迷蒙凄美之感,升华了整首诗的意境。
⑤吉林大学沈文凡教授认为,“唐诗宋词中所有读音都严格按照古音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沈文凡表示,重要的是让今人在阅读古诗文的时候能够体会到声律之美,领悟作诗在语音方面的规律。今人作诗可以押普通话的韵,但吟诵古诗时,押韵处要变读。“关键是要符合诗歌规律。中国留存了许多有文字记载的韵书,这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一定要继承。”
——摘自《光明日报》文章《尊重韵味还是尊重标准——古诗词读音究竟怎么定》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北朝乐府诗歌《敕勒歌》
1.综合以上文本,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斯蒂安•奥伯迈尔的研究告诉我们要精心设计和仔细聆听诗歌。 |
B.顺口溜之所以能绕开人的心理防线,其重要原因是它押韵。 |
C.押韵是在每一句的句尾用上韵母相互谐音的文字的一种技巧。 |
D.面对古诗词中的读音争议,文本三认为要遵循古音的读法。 |
满树的繁花,满枝的果实,最初只源于那粒小小的种子。
好书是一粒种子,使人睿智地成长;梦想是一粒种子,使人奋斗和坚强;善念是一粒种子,使人变得阳光和高尚。《秋天的怀念》中母亲为史铁生种下了一粒乐观坚强的种子;《散步》中“我”为家人种下一粒尊老爱幼的种子;诗意的《春》中朱自清为读者种下了一粒欣赏自然美的种子;《荷叶·母亲》中冰心为大家种下了感恩母爱的种子……
种下一粒种子,可能会影响我们的一生。
新的人生阶段,新的生活与学习,我们都希望能收获真正的友谊。真正的朋友是“①
【材料一】习主席在演讲时,引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材料二】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颍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