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这首诗的首联和颔联均有一个“空”字,第一个“空”是“_____”的意思,第二个“空”是“_____”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因漂泊在外,内心的_____,重在抒情,为尾联抒发_____之情埋下伏笔。
2.画线句勾勒出一幅大漠图景,请你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类型:诗歌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义犬救主

华隆好弋猎。一犬,号曰的尾,每将自随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犬遂咋蛇死焉,而华隆僵仆无所知矣。犬彷徨嗥吠,往复路间。家人怪如此,因犬往,隆闷绝委地。载归家,二日乃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自此爱惜,如同于亲戚焉。


[注释]①弋:射。②将自随:带着它跟随自己。③后:后来有一次。④咋:咬。⑤因:于是。⑥闷绝委地:窒息倒在地上。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一犬(     )
(2)家人其如此(     )
(3)因犬往(     )
(4)二日乃(     )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与其他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家人怪如此
B.一狼径去,一犬坐于前(《狼》)
C.见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D.择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二章》)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隆后至江边,被一大蛇围绕周身。
(2)隆未苏之前,犬终不食。
4.狗对主人的义气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
类型:课外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的故乡,你好

①我怎能不怀念呢?那里有我的亲朋,有我祖先的遗骸,有我童年海浪般的憧憬和云霞般的梦幻……还有我记忆中多彩的八月。一搭上西去的汽车,我的心就像出笼的鸟,扑扑楞楞飞去了,飞到黄河故道的臂弯里,飞到杨柳矗翠的小河畔,飞到小小的四合院,衔去一束绻绻(quǎn)的情愫,早早地给母亲了

②汽车奔驰着,我伏在窗口,贪婪地、忘情地阅读着平原的八月。

③望不尽的莽莽苍苍,浩浩荡荡;望不尽的千顷秋色,万斛秋光——稻黄了,微风里,金浪迭涌,棉花炸嘴,雪白银亮,宛如银河的繁星;花生秧儿、红薯蔓儿把地皮都盖严了,碧绿碧绿,如潮似海,如果不是车儿跑得快,说不定还能看到它们根部被饱满的果实顶开的裂隙呢!八月的苍穹,一天碧落,是那样深邃,空阔,高朗,几只大雁横过蓝空,而圆圆的麦秸垛下,三五只母鸡却悠闲地刨着生活的安逸……

④素素淡淡的鲁西大平原啊,浓浓艳艳的鲁西大平原啊,你把秋的甘甜,秋的色彩,秋的芬芳,像凉凉的雨丝,洒在我干涸的心上了。

⑤故乡的八月,你那烫金的封面,彩色的插图,你那多彩斑斓、丰厚而充实的文字,曾经给我的童年带来多少欢欣,多少稚趣,吸附了我多少时光!

⑥故乡啊,你还记得么?还记得那个光着脚丫在沙路上奔跑的小毛猴么?还记得从八月的枝头偷摘酸枣而划破衣服、扎破手指的小调皮么?

⑦故乡啊,你还记得么?孩提时,我和小伙伴常趁大人不注意,钻进密密实实的庄稼地里,躺在垄沟里,透过层层叠叠的叶子,望着那瓦蓝瓦蓝的天空。大人们急了,四处寻找,满村响起母亲们悠长悠长的喊声。可是,我们就是不答应,不出来,用小鼻子使劲地吸着,吸着庄稼成熟的芬芳,吸着大地的乳香,吸着母亲慈爱的、带着焦急的呼唤……

⑧故乡啊,你还记得么?我和小伙伴爱坐在拉庄稼的大车上,那铁轮大车,拉着一车金黄,一车喜悦,悠悠荡荡,摇摇晃晃,吱吱嗡嗡,唱着欢乐的歌。赶车的大叔鞭花甩得真响,像过年的爆竹……更好玩的是那长长的牛鞭,鞭梢上系着漂亮的红缨,鞭杆晃来晃去,那红缨像火焰般的鸟儿……

⑨车儿摇荡着,我微微困倦了,很想打个盹儿。我想起母亲慈爱的朗笑,想起侄儿甜甜地叫喊,想起挂在老枣树枝上的蝈蝈笼,想起在玉米田咀嚼甜杆的童年……车过黄河大桥,一阵钢铁的轰鸣,把我的疲倦和困意惊飞了。我睁开眼,淡淡的云雾已罩上了原野。

⑩哦,此时此刻,母亲是站在村头大杨树下张望呢,还是坐在灶前为她的儿子准备晚餐?是晚风吹乱了她满头苍发,还是火光映红了她多皱的脸颊?啊,再过一个时辰,我就可以乖乖娇娇地做儿子了,尽管我已是两个儿子的爸爸了。

⑪我的心切切的。我仿佛听到故乡的呼唤——小河用它欢唱的浪花,白杨用它朗朗的秋韵,藏在枝叶里的红枣用它甜甜的羞涩,挂在枝头上的石榴用它迷人的微笑,连场院里那座小草屋也在呼唤,用谷禾的馨香,用慈母的情怀……

(有删改)

1.作者通过回忆写出了自己童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请从第⑥~⑨段中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光脚在沙路上奔跑;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在枣树枝上挂蝈蝈笼;⑥____________
2.请结合语境,完成下面的题目。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①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第⑧段中“拉着一车金黄,一车喜悦”,这里的金黄指什么?
3.第③段写作者在回家路上所看到的秋天景色,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4.作者称呼故乡时使用第几人称?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5.如何理解文中“我就可以乖乖娇娇地做儿子了,尽管我已是两个儿子的爸爸了”这句话的含义?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木亭、茅亭、竹亭,貌似不经意地散落在山野、园林,还有文人的诗文中,实则都是精心铺排的。

②不过在三国时期,亭并不是这般模样。亭内有馆舍,用于接待出差的官吏;又有楼阁,大约可作瞭望之用;四面还有围墙。可见那时候的亭,是个组合型建筑,担负着管理地方治安和驿站的功能。

③据说史上最著名的亭子——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兰亭,曾经就是个驿亭。不过到了魏晋时期,兰亭已然成为超级豪门王家园林中的一处景致,这才有了王羲之那场庙堂江湖都交相传诵的雅集:“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④往前追溯,公元前210年,秦末,刘邦曾任泗水亭长。“亭有亭长,以禁盗贼”说得明明白白,亭是个行政区域。战国时期,战乱一场接一场,于是各国在边境线的县下置亭,亭的功能不消说,是武备、防御。每个亭所辖的区域是十里,长官曰“亭长”。秦沿袭了这一制度。

⑤亭的历史可前推到殷商时期。殷商建立后不久,就在城墙、边防要塞上修筑了一种有顶的高台建筑,作瞭望之用。可见,最初的亭是事关国土安全的存在。

⑥直到魏晋南北朝,亭的实用功能开始退化后,它逐渐担负起美的功能,例如兰亭成为超级豪门王家园林中的一处景致。

⑦隋唐时期,园苑中筑亭已经很普遍。隋炀帝杨广在东都洛阳营建西苑,苑内山上建风亭月观;唐玄宗的兴庆宫内,最风光旖旎的一幕,莫过于杨贵妃“沉香亭北倚阑干”。其实此时的亭早没有了墙。因为没有墙,于是通透,无边风月尽收眼底;因为有顶,又能遮挡风雨,哪里都宜来上一座。

⑧但“驿亭”的意象,却又实在让人浮想联翩:交通干道上,快马疾驰,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传递着帝国的各种消息,更生出各种离愁别绪。相传李白在鼎州沧水驿亭上留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无限惆怅。甚至还有了这样的传统——长亭送别。一场离别,感情深的人,少不得要相送一程。就在那十里长亭中置下筵席,推杯换盏,依依惜别一番。也有那感情至深的人,一程接一程地送,于是那“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送行酒,竟能连着喝上十天半个月!

⑨北宋庆历五年,欧阳修被贬滁州,内心苦闷。那日,一行人去琅琊山,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欧阳修一拍手——就叫醉翁亭吧。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种借亭抒怀的中国文人做派一直延续到晚明。

⑩到了明末清初,园林山水标配的亭已成为皇宫御苑的重要景观。18世纪,一个法国传教士来到中国,这位进过皇家园林、会说中国话的法国传教士,试图用一本彩绘图集《论中国建筑》将他眼中的中国园林建筑讲述给欧洲人听。随后的一个世纪,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欧洲的园林中开始出现了小桥流水、假山、亭。在这本图集里,他绘制了将近50座款式各异的亭,并说这些不过是冰山一角。“他们对所模仿出的自然进行美化,他们用亭装饰池塘,用小桥点缀水曲,唯一的目的就是视觉审美……”他如斯说。

【材料二】①明清两代是我国古典园林由成熟走向高峰的时期,亭作为园林中极为活跃的小型建筑,在造型、营造技术上都臻于成熟、完善。如颐和园是以万寿山及昆明湖为主体人工营建的大型天然山水园林,有亭40余座,它们散布于园中各处;避暑山庄是依天然山水人工营建的皇家园林,结合景点之需以及景观情趣,建形式各异的亭50余座;故宫御花园中共有建筑22座,其中亭有12座之多,装饰华丽,色彩鲜艳。即使较小的园林中建三五座亭,也是极为常见的。

②北海是明初在元代太液池的旧址上扩建的皇家园林。北海琼华岛山顶主体建筑为广寒殿,其东西两侧对称布置4座亭。北海东北角水闸上建有涌玉亭,东岸凝和殿前有临水二亭,北岸太素殿建有临水的五龙亭。清乾隆年间,又一次改建北海,改建后建筑密度增大,亭亦随之增加。再以琼华岛为例,南坡的永安寺建筑组群殿后增有二亭,北坡水池上增有桥亭,东坡主要建筑智珠殿的南北都增有亭。正所谓明代北海以临水亭取胜,清代北海以山地亭寻幽,很有特色。

③明清的皇家园林“亭亭玉立”,以增景观之美。亭的类型丰富,形象多姿,色彩浓艳,富丽堂皇。

1.【材料一】第③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的一种说明方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结合【材料二】,说说明清时期的亭都有哪些特点。
3.下列对相关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兰亭,和欧阳修笔下的醉翁亭的前身都是驿亭。
B.无论是什么时期,亭都具有观赏的意义,寄托着文人的情感。
C.明清两代是我国古典园林由成熟走向高峰的时期。
D.颐和园和北海的亭数量丰富,一是为了增加观赏之美所建,二是为了传递信息。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实验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一:我书写】请把下面的文字,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在田字格中。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2)【活动二:我知道】小秦同学对于收集的网络用语整理归类不得当的一项是(     
A.谐音:杯具(意为悲剧)     驴友(意为旅友)
B.比喻义:喜大普奔(意为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
C.词语新解:粉丝(意为崇拜某人或某事物的一种群体)
D.时事热点:打酱油(源于广州街头采访,意为跟我没关系)

(3)【活动三:我劝说】《杂文选刊》刊登的《动物的忠告》一文中,蜘蛛说:“没想到网络真是个好东西,既可以QQ聊天,又可以玩游戏,最妙的是能够引来苍蝇、蚊子,让我填饱肚皮。”请用一句精练又形象的话忠告那些沉迷网络的同学。
(4)【活动四:利弊谈】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种实用的移动端软件也应运而生,针对学生群体的多款作业软件也异军突起。因其强大的自动解题功能,受到学生们的追捧。不少学生将“做作业帮”软件视为珍宝。
针对众多学生使用“作业软件”这个情况,你班准备开展“使用作业软件利弊谈”活动,你认为使用作业软件弊大于利,请你说一说使用作业软件有哪些弊端?
类型:综合性学习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我们仔细观察一只正在往洞外爬的幼虫。它或多或少总要带上点或干或湿的泥土。它的挖掘工具——前爪尖尖上沾了不少泥土颗粒;其他部位像是戴上了泥手套;背部也满是泥土,它就像是一个刚捅完阴沟的清洁工。这么多污泥看了让人惊讶不已,因为它是从一处很干燥的土里爬出来的。本以为会看见它满身的粉尘,却发现它是一身的泥污。


(1)以上文段选自法国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文段描写的是____________的幼虫。
(2)结合《昆虫记》相关内容,分析选段中幼虫从干燥的土里爬出,为何却一身泥污?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杭州亚运会开幕式是一场展示了中国智慧、亚洲风采和人类创造力的盛典。②在这场盛典上,三大黑科技让全球观众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和艺术。③它们不仅为____________,也为____________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亚运会注入了无限活力       B.开幕式增添了无限色彩
类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赵州桥横跨在河上,是一座千年的古桥,雄跨宽阔的河面,傲人的雄姿不减当年。桥栏上惟妙惟xiào的动物浮雕,巧妙绝lún,令人赞叹!路边的杨柳在婆起舞,你看那两岸一排排匀称挺拔的白杨树,多么像新时代的少年,站在河堤上,向往着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1)赵州桥横跨在(A. xiǎo   B. xiáo)河上。(     )
(2)路边的杨柳在婆(A. suō   B. shuō)起舞。(     )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1)惟妙惟xiào ____________(2)巧妙绝lún ____________
类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芳草长堤,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3)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李白《渡荆门送别》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衬托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__________!(茅盾《白杨礼赞》)
类型:句子默写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是谁?他是因为什么被赶出学校的?
类型:名著阅读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