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2022年6月22日,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举行开幕典礼,典礼突显“讲好香港故事,讲好中华文化故事”。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是故宫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国际化香港之间的创造性结合,是内地与香港文化文物合作的里程碑事件,是香港与内地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传承中华文明的创新性实践。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有什么意义?
类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情境一:在智能手机风靡街头巷尾的今天,微信、微博等沟通方式已不是年轻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学习使用这些沟通软件,加入孩子的朋友圈,不想再错过孩子任何动态和消息。为此,不少同学吐槽自己“被监控”,大呼“没隐私”。有的孩子甚至在微信朋友圈将父母屏蔽。

情境二:在外地上学的大学生张明为了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学会使用微信,专门手绘一本微信使用说明!这本手绘的岂止是一本说明书,它更体现出无数游子心中最深沉的牵挂,承载了晚辈对长辈的孝心、耐心。


结合情境,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大学生张明家的家庭结构属于哪一种类型?
(2)比较张明给父母手绘微信使用说明书的行为和部分孩子在微信上屏蔽家长的行为谈谈在建设和谐美好家庭方面你受到哪些启发?
类型:综合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材料一 (中国速度)武汉火神山医院从方案设计到建成交付仅用10天,被誉为“中国速度”。这一奇迹的背后离不开数十家中央企业协同作战,当然除了央企之外,还离不开阿里巴巴旗下淘鲜达,一天建成一个“无接触收银”超市,顺丰、中通、申通、韵达、EMS、阿里巴巴物流平台等中国物流巨头联合开通的国内及全球绿色通道,免费从海内外各地为武汉运输救援物资等大批民营企业的鼎力相助。


(1)请你说说材料中提到的经济形式有哪些?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怎样的?

材料二 回望立法之路,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编纂民法典的决定。

历经7年,在民法典编纂过程中累计收到102万条意见和建议,在反复讨论修订后完成了民法典草案。民法典草案于2019年12月28日至2020年1月26日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民法典的产生过程表明了什么?

材料三 2021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召开。

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去年加强依法行政和社会建设,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9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37部。


(3)上述材料是想告诉我们什么?综合运用所学内容进行阐述?
类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国体育界有一句名言:“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无名也有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名也无名。”但是,近些年来,也发生过个别运动团队关系不和谐,影响了运动队整体发挥的事例。
(1)请你写出一句跟集体有关的谚语或俗语。
(2)如果把个人比作单音,集体比作和声,如何让集体的和声更美?
(3)请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为建设美好的班集体所做的某一件事。
类型:简答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如何生活?我们又将向哪里去?这些问题的答案,存在于神州大地一项项古老的传统技艺中,存在于中华民族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中。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大型人文纪录片《传承》,通过精心撷取的35项传统文化技艺,生动讲述非遗传承人的故事。纪录片娓娓道来,一幅幅中华民族文化血脉生生不息、绵延传承的画卷徐徐展开,令人神往,令人振奋。

当代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涌动着精神文化的“还乡”与“寻根”。纪录片《传承》是精神的“还乡”,文化的“寻根”,让人们在聆听跨越古今的传承故事中,感受传统精神文化的价值内涵,找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同时,《传承》通过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这一平台播出,增进了中华儿女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有效传播。在纪录片《传承》的镜头转换、旋律起伏和对白解说中,荧屏前的中华儿女共同回望来处的朴实深厚,再饮文化的源头活水,向着未来阔步前行。

传承民族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正在进行中,请你参与进来并完成下列任务:


(1)制作、播放纪录片《传承》有何现实意义?(三方面即可)
(2)传统文化技艺承载了哪些值得我们传承的文化基因?
(3)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请你谈一谈如何才能增强文化自信。
类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学习法条   增强意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经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学法、守法、用法,某班举办了“学习民法典”法治论坛,以下是同学们摘抄的具体法条,请你阅读并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1)“平等”一词在民法典中多次出现。请你谈谈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第一百一十一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2)上述规定说明了什么?
类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新方案·新课标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来,并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课标有不少新的变化:语文课课时设置最多(20%~22%),英语课课时量明显下降(6%~8%),尤其体育与健康课课时量明显增加(10%~11%),仅次于语文,数学课课时量,而且艺术、信息、劳动、综合实践等学科都进行了课时专设。

同时,方案还规定:今秋科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对新方案的这一变化,不少7080后网友直呼:多年前的劳动课,如今又回来啦!


针对上述新方案、新课标的新规定,请谈谈你的看法。
类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国家利益知多少】

网络中一篇题名为《没有了祖国你将什么都不是》的帖子广为传播,引发网民的支持和共吗。文章说,任何时期的社会动荡最受伤害的就是人民,主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才是每个公民要形成的共识。只有祖国才是我们的依靠,只有祖国繁荣富强,我们才能生活幸福!永远记住,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1)“国家好,大家才会好!”请简要分析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
(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类型:分析说明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继“科创22条”“人才20条”“人才30条”之后,2019年3月20日,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涉及六个方面25项重要改革任务,以此推动上海科技创新逐步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飞跃,从点上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这体现的观点是(     
A.创新在不断改革中提升发展品质B.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C.改革创新是我国时代精神的核心D.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类型:单选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时俱进,完善发展,向世人展示着独特的魅力,让我们共同来感悟“习大大”话语中的制度自信。

习语一: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1)增强制度自信,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哪些基本政治制度?

习语二: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新形势下,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习语三:新的一年,人民政协要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深入调查研究,有效协商议政,多进诤言、多谋良策、多出实招,努力寻求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画出民心民愿的最大同心圆,广泛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


(3)请谈谈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
类型:综合探究题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