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排序:
限于篇幅仅展示1000道试题,请根据关键词精准搜索
塔台模型测试。如图所示为某活动小组的塔台模型,经测试后结果如下表。
设计方案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成本统计分工合作美观
科学组5分70cm7本书小风5分10.5元5分4分

设计方案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科学组

5分

70cm

7本书

小风

5分

10.5元

5分

4分

设计方案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科学组

5分

70cm

7本书

小风

5分

10.5元

5分

4分

设计方案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科学组

5分

70cm

7本书

小风

5分

10.5元

5分

4分

设计方案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科学组

5分

70cm

7本书

小风

5分

10.5元

5分

4分

设计方案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成本统计

分工合作

美观

科学组

5分

70cm

7本书

小风

5分

10.5元

5分

4分


1.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这个塔台的   __________ 比较弱,但是塔高高于设计要求,因此他们可以通过   __________ 方法来克服这个缺点。
2.如果塔台模型有点倾斜,塔台模型的高度是指从桌面到塔台模型顶面的(       )的高度。
A.最低点B.最高点C.最高点和最低点的中间位置
3.测试塔台模型顶端承重能力时,书本要   _________ 。
A.每次放1本B.每次放2本C.每次放3本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探究斜面坡度和省力大小的关系。

1.对比观察A、B、C三个斜面图会发现:斜面的高度(      ),斜面的长度越长,斜面的坡度就越(      )(填“大”或“小”)。
2.下表是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的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通过表中的实验数据,我们会发现:斜面的坡度越小,越(      )

直接提起

斜面A

斜面B

斜面C

2.5N

1.8N

1.6N

1.3N


3.在实验过程中,如果发现实验数据有问题,比较科学的做法是(       )。
A.直接修改数据B.向同学索要数据C.分析原因,重新实验获得数据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2022年5月昆明市官渡区开展“垃圾分类新时尚   绿色家园齐共享”志愿服务活动,使用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同保护生态环境。自智能垃圾分类设备投入使用以来,已节约标准煤104499千克,节约自然资源307526千克,减少垃圾焚烧28364千克,减少垃圾填埋44785千克。

1.请你也将下列垃圾分到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的正确垃圾框内,填编号即可。
①快递纸箱   ②塑料瓶   ③剩饭   ④陶瓷   ⑤渣土
⑥易拉罐   ⑦骨头   ⑧干电池   ⑨过期药品   ⑩水果皮

2.小雷将家里的旧报纸收集起来,试着做一张再生纸,下面制作方法顺序正确的是(       )。
①搅拌   ②挤压吸水   ③撕碎   ④通风晾干   ⑤平铺
A.③①②④⑤B.③①⑤②④C.③⑤①②④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雯雯了解到食盐可以在水中溶解,想进一步探讨如何才能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为此,爸爸给雯雯准备了如下实验条件,如下图所示,其中■表示的是食盐颗粒大小。

(1)雯雯想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速度的影响,她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填序号)
(2)后来,爸爸和雯雯进行了比赛,看看谁选择正确。他们想研究搅拌对食盐溶解速度的影响,雯雯选择了①和④进行实验,爸爸选择了②和③。雯雯找来妈妈当裁判,妈妈看完后说雯雯选择错了,理由是________
(3)雯雯还想跟爸爸继续比赛,爸爸给雯雯准备了新一轮的挑战。只见爸爸取了一些沙子混在食盐上,沙子和食盐颗粒大小差不多。只要雯雯能将食盐和沙子分开,雯雯就赢得比赛的胜利。雯雯设计了如上图A、B、C三个实验步骤,正确的是顺序应该是(      )(      )(      )
(4)通过以上实验操作,最后留在A装置蒸发皿上的是________,留在C装置过滤纸上的是________ 。(填“沙子”或“食盐”)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雯雯用如图所示的两个装置探究空气的特点。

1.雯雯知道空气能占据空间,利用空气能占据空间这一原理,雯雯制作了一个“喷泉”,要想看见“喷泉”,必须往________(填“A”或“B”)吸管处吹气,即可看到水从另一端喷出来。
2.雯雯好奇空气是否有质量,于是她找来简易天平进行测量。雯雯先将皮球放在天平的左端,天平向左倾斜,再在右端放回形针来调节天平平衡。平衡后,雯雯将皮球取下,往皮球里打入20筒空气,且每次打入的空气的量应该要________( 填“一样多”或“不一样多”)。
3.将打好气的皮球放回天平左端后,发现天平向左倾斜,说明空气是________(填“有”或“没有”)质量的。
4.雯雯在右端放了 4个回形针才使得天平重新平衡。天平平衡后,雯雯用针筒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来一部分后,再将皮球放回天平左端,此时天平会向(       )。
A.向左倾斜B.向右倾斜C.保持平衡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为一张星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星座随着地球四季变化而变化,但有一颗恒星的位置常年不变,它是(          )。
A.牛郎星B.织女星
C.北极星D.天狼星
2.星图中所圈位置是北斗七星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3.当我们想利用此星图来观察星空时,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
A.面对南方,将星图举在头顶上方来观看B.面对北方,将星图举在头顶上方来观看
C.面对东方,将星图举在头顶上方来观看D.面对西方,将星图举在头顶上方来观看
4.根据星图上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我们能知道这是一张(          )季的星图。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让小车动起来
学习《运动与力》单元之后,学校组织了制作小车比赛,牛顿小组、神舟小组、火星小组分别制作了甲、乙、丙小车,根据同学设计的小车,回答下列问题。

(重力小车)

(气球小车)

(橡皮筋小车)

1.上图中小车运动起来的方式和火箭驱动方式一样的是(       )。
A.甲B.乙C.丙
2.利用乙图的气球小车研究打气筒数与行驶距离的关系,测得数据如下:

打气的筒数

小车行驶距离

中间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3

2米

2米

1米

2米

6

5米

4米

5米

5米

9

7米

7米

8米

7米


(1)根据上面的表格数据,我们发现: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表的数据,如果想让小车开4米远,应该打几筒气最合适(       )。
A.3筒B.5筒C.7筒
4.想要让甲图中的小车开的更快一些,我们可以(       )。
A.增加小车的重量B.增加钩码的数量C.增加绳子的长度
5.火星小组同学们设计用橡皮筋驱动小车(如丙图),动力是橡皮筋的______(选填“重力”、“弹力”、“反冲力”或“摩擦力”)。小车运动时,车前进的方向与橡皮筋的缠绕方向______(选填“相同”或“相反”)。
6.根据设计图制作小车属于哪一个过程(       )。
A.明确问题B.制定方案C.实施方案
7.保持其他条件相同,橡皮筋小车在木板上可以行驶3米,那么它在磨砂纸上行驶的距离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米。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图是用一根铜丝围成的星形,分别在B、C、D、E、F、G、H七处用同样多的黄油各粘上一根火柴棒,在A处用酒精灯加热。

1.第一个掉落的是(       )火柴棒,最后一个掉落的是(       )火柴棒。
A.B处;E处B.H处;B处C.D处;E处
2.从火柴棒掉落的情况来看,热传递是从(       )传递的。
A.距离远向距离近B.加热点向四周C.距离近向距离远
3.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铜是热的(       )导体。
A.良B.不良C.绝
4.热传递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本次实验的热传递方式属于(       )。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生物多样性。
如图是复齿鼯鼠,又叫橙足鼯鼠、寒号鸟,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复齿鼯鼠直接生下小宝宝,幼崽靠乳汁喂养长大,它前足和后足有皮膜相连,像鸭蹼一样,尾巴松软,皮毛软而密,善于从高处向下滑翔。21世纪初以来,由于大量猎杀,复齿鼯鼠已被列入濒危物种。

1.复齿鼯鼠的繁殖方式是_______(填“卵生”或“胎生”),属于_______(填“鸟类”或“哺乳类”)。
2.动物所具有的身体形态结构与它们生活的_______相适应,复齿鼯鼠最可能的栖息地是_______(填“草原”或“丛林”)。
3.观察复齿鼯鼠的头部骨骼时,发现它的牙齿中没有明显的犬齿,说明它很可能是_______(填“食草”或“食肉”)类动物。
4.生物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动物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
5.有同学说:“保护濒危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说说你的看法。
类型:综合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经过对塔台建造过程的学习,小明决定和同伴共同建造一座“桥”。要求能跨越20cm的峡谷,桥面宽度大于10cm,至少能承重200克。
1.小组合作设计制作“桥梁,有五个环节:①明确任务;②共同设计方案;③改进设计方案;④交流初步想法;⑤制作桥梁”。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⑤④③B.①⑤②④③C.①④②⑤③D.①④⑤③②
2.小科发现当初在设计时,桥面的宽度刚好设计为10cm,而其实宽度还有很大的空间,因此,小科提出了他的问题为(       ),并进行了对比实验。
A.桥面的承重能力是否和跨度有关?
B.桥面的承重能力是否和桥面宽度有关?
C.桥面的承重能力是否和桥面长度有关?
D.桥面的承重能力是否和桥面材料有关?
3.上述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为_______,不变的条件为______________等。
4.下图为小科组第一次设计的“桥”结构图,将质量为200克的小车放置桥面上,这个过程叫作_______。结果发现,该桥并不能承载200克的小车,因此小组需要进行____________,直到达到要求。

5.经过第一次改进,桥面宽度加宽后,能够承载200克的小车,因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
类型:实验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