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四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加油站
不论是谁,第一次切“错”苹果,大凡都出于好奇,或由于疏忽。使我深受触动的是,有些偶然的事情,会让我们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和收获。
1.“深”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深度②深奥③很;十分
“深受触动”一词中的“深”应是第种解释。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偶然——(     ) 疏忽——(     )
3.人们切“错”苹果的原因是。
4.看见苹果中的星星,“我”体会到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答题。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      )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表示。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划出来。
3.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      ),眼睛和耳朵(    ),牙齿(         ),门牙(        )。它们四肢(      ),跑起来很快。爪子(          )、(         )。浑身长满了(               )。
4.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在(  )里打“√”。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
5.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6.有很多动物身体的某一部分都有着独特的作用,你能试着找一种动物写写吗?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苹果里的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qiē  qiè)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xiān  xiǎn)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这鲜为人知的图案是指____________
3.用横线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所说的图案具有那么大的魅力的原因。
5.创造力从小处说是___________,从大处说是___________
6.读读有关创造、创新方面的话,然后自己试着写一句。
例:(1)推陈出新是我无上的诀窍。——莎士比亚
(2)一切发明创造都是经过许多次失败的经历而后成功的。——华罗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黑板上的解剖图

自上卫生课的第一天开始,黑板上就画有人体解剖图,表明身体骨骼肌肉的名称和部位。整个学期那幅图解都留在那里,不过老师从没有提起它。最近一次测验时,我们一进教室,就看见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的,上面只写了一道试题:“列举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

全班同学提出抗议:“我们从没学过这个。”

“这不是理由,”老师说,“那些知识已经写在黑板上好几个月了。”我们勉强回答了一些以后,老师便把试卷收集起来,撕得粉碎。“永远记住,”他告诫我们,“教育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

1.选词填空。
①一幅  一副
对面的墙上挂着_____有些苍白的画,画中的人板着_____令人有些惶恐的脸。
②不止  不只
a、这条路我_____走过一次呀!我心想。我有些害怕了。
b、河水_____可供灌溉,且可用来发电。
2.老师第一天在黑板上画人体解剖图的用意是:_____
3.从这篇文章中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邻居家的小男孩是我家的常客,差不多每天都要来向我报告幼儿园的新闻,或者显示显示他学会的性本领。一天,他来到我家从桌子上拿起一把小刀,又向我要了一只苹果,大哥哥我要让你看看里面藏着什么

我知道里面是什么我瞧着他说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大哥哥看那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说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规规矩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很少为人知道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们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给文中画线的部分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给下列加点的字词选出正确的读音,用“√”划出。
桌子(zhuō zuō )图案(tú tū )切苹果(qiē qiě)
差不多(chā chà chāi)好奇(hǎo hào)往小处说(chǔ chù )
3.文章已用“||”分为两段,写出每一段的大意。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小男孩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橡皮头铅笔的发明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一位画家叫李普曼,由于他比较穷,常常买不起画具。他随身带的画具只有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每当作画时,常常把橡皮弄丢。这样,他就要浪费许多时间去寻找丢失的橡皮。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他索性用细线将橡皮捆在了铅笔头上。可是,这样做也并不保险,橡皮还是经常掉下来。能不能想个办法将二者固定在一起呢?后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即用薄铁片把橡皮和铅笔绕着包起来,创造出了“橡皮头铅笔”。这种铅笔后来畅销全世界。

本来,铅笔和橡皮各有自己的独特功能,而李普曼却能将两者的特性综合在一起,由此而创造了一种具有新功能的用具。

1.写近义词。
索性——(______)    特性——(______)
2.李普曼将铅笔和橡皮固定在一起的办法是什么?请你找出相关语句画“____”。
3.如果你是一名小记者,你将去采访李普曼,你会提出哪些最有价值的问题?请列举一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语段阅读。

“不,你不知道的,还是让我切给你看吧。”说着他把苹果一切两半。我们通常的切法是从顶部切到底部,而他呢,却是拦腰切下去。然后,他把切好的苹果举到我面前:“大哥哥,看哪,里头有颗五角星呢!”

真的,从横切面看,可以清晰地看出,苹果核果然像一颗五角星。我见过许多人切苹果,他们对切苹果都不生疏,总是循规蹈矩地按通常的切法,把它们一切两半,却从未见过还有另一种切法,更没想到苹果里还隐藏着“五角星”!

1.写出近义词。
清晰(_____)  果然(_____)  通常(_____)
2.用“  ”画出表示“我”很惊奇的词语。
3.用“____”画出描写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的句子。
4.选择下面的词语填空,组成通顺的句子。
横切 秘密 纵切 创新 模仿
苹果里有颗“五角星”已不是________,但只有________才能看到它。如果你现在也这样切,这只是________,绝对不是________。
5.文中“邻居家的小男孩”你喜欢吗?读了短文,你认为小男孩长得什么样?请用简练的语言写写他的外貌,注意突出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黑板上的解剖图
自上卫生课的第一天开始,黑板上就画有人体解剖图,表明身体骨骼肌肉的名称和部位。整个学期那幅图解都留在那里,不过老师从没有提起它。最近一次测验时,我们一进教室,就看见黑板擦得干干净净的,上面只写了一道试题:“列举人体主要骨骼的名称和部位。”
全班同学提出抗议:“我们从没学过这个。”
“这不是理由,”老师说,“那些知识已经写在黑板上好几个月了。”我们勉强回答了一些以后,老师便把试卷收集起来,撕得粉碎。“永远记住,”他告诫我们,“教育不只是学人家告诉你的东西。“
1、选词填空。
(1)一幅  一副
对面的墙上挂着(   )有些苍白的画,画中的人板着(    )令人有些惶恐的脸。
(2)不止  不只
a、这条路我(     )走过一次呀!我心想。我有些害怕了。
b、河水(     )可供灌溉,且可用来发电。
2、老师第一天在黑板上画人体解剖图的用意是:
                                        
3、从这篇文章中你明白了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苹果里的五角星
第一次这样切(qiēqiè)苹果的,也许是出于无意,也许是出于好奇。使我深有感触的是,这鲜(xiān xiǎn)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个秘密不知从什么地方传到那男孩的幼儿园,然后又由他传给我,现在我又传给你们大家。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1.用“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2.这鲜为人知的图案是指_____。
3.用横线划出这一段的中心句。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所说的图案具有那么大的魅力的原因。
5.创造力从小处说是_____,从大处说是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