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四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美文品读。

贝多芬练琴

①在乡下一间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正闭目欣赏着楼上优美的钢琴声。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中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着大地。

②“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正想着,突然,“滴答”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瞧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睛里。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来人,来人哪!”

③“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④“楼上是谁,怎么往地板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⑤服务员抬头看了看漏水的地方,答道:“上面住的是当代德国的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

⑥“哦,是贝多芬!难怪弹得这样好!”旅客一听,怒气立刻消了一大半。

⑦“要不要我去提醒一下他不要让水漏下来呢?”

⑧“不,不!你不要打扰,我自己去看看吧!”

⑨旅客轻轻地走上楼去,透过门缝,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琴边放着一盆水。旅客正在纳闷,突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啊,原来贝多芬练得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因为过于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⑩这位旅客站了很久才离开,当他下楼时,不禁暗暗感叹道:“真是勤奋啊!怪不得可以成为伟大的音乐家。”

1.第①自然段中带点的“他”是指__________;第⑧自然段中带点的“他”是指____________
A.
2.用“   ”画出描写琴声的句子
A.
3.用“____”画出能解答旅客提出的“怎么往地板上倒水”的句子
A.
4.下列最能表达短文中心的句子是(    )
A.通过写旅店里发生的一件事,说明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
B.通过写一位旅客看到贝多芬全神贯注练琴的经过,赞扬了贝多芬的苦练精神。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蹦极

爱因斯坦的悔悟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整日同一群调皮贪玩的孩子在一起,致使几门功课不及格。一个周末的早晨,爱因斯坦正拿着钓鱼竿准备和那群孩子一起去钓鱼,父亲拦住了他,心平气和地对他说:“爱因斯坦,你整日贪玩,功课不及格,我和你的母亲很为你的前途担忧。”   

“有什么可担忧的?杰克和罗伯特他们也没及格,不照样去钓鱼吗?”  

“孩子,你千万不能这样想。”父亲关切地望着爱因斯坦说,“在我们故乡流传着这样一个寓言,我希望你能认真地听一听。”   

“有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一不小心,一只猫抱着另一只猫掉到了烟囱里。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一只猫的脸上沾满了黑烟,而另一只猫的脸上却干干净净。干净的猫看见满脸黑灰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又脏又丑,便快步跑到河边洗了脸。而黑脸猫看见干净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就大摇大摆地到街上闲逛去了。”   

“爱因斯坦,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天才也许会照成傻瓜。”听了爸爸的话,爱因斯坦羞愧地放下鱼竿,回到了自己的小屋里。 

从此,爱因斯坦时常拿自己作为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并不断地自我暗示:我是独一无二的,我没有必要像别人一样平庸。        (摘自《哈佛家训》)

1.爱因斯坦几门功课不及格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中,爱因斯坦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讲寓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空间

故乡的榕树(节选)

故乡房屋的土坡上,有两棵苍老的榕树,以广阔的绿荫遮蔽着地面。

两棵老榕树,一棵直立,枝叶茂盛;另一棵却长成奇异的S形,我们称它为“驼背”。更特别的是它弯曲的一段树心被烧空了,而它仍然顽强地活着,昂起头来,把浓密的枝叶伸向蓝天。小时候我们对这棵驼背榕树分外有感情,把它中空的那段凹槽当作一条“船”。几个伙伴爬上去,敲起小锣鼓,以竹竿当桨七上八落地划起来,明知这条“船”不会前进一步,还是认真地、起劲地划着。在儿时的梦里,它会顺着溪流把我们带到很远很美丽的地方去……

有时我们会问:这棵驼背的老榕树为什么会被烧成这样呢?老人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大蛇藏在这树洞中,日久成精,想要升天;却因伤害人畜,犯了天条,触怒了玉皇大帝。于是有天夜里,一个强烈的闪电像利剑般劈开树干,榕树着火烧起来了,烧空了一段树干,烧死了那头蛇精,接着一阵瓢泼大雨把火浇熄了……这故事是村里最老的老人说的,他像榕树一样垂着长长的胡子。我们相信他的年纪和榕树一样苍老,所以我们也相信他说的话。

三十年过去了,听说那棵“驼背”,在一次台风猛烈的袭击中,挣扎着倒下去了,倒在山洪暴发的溪水里,倒在故乡亲爱的土地上,走完了自己的生命历程。而当年把驼背的树干当船划的小伙伴们,都已长大成人。那像榕树一样垂着长长胡子的讲故事老人已经去世,只有榕树旁的溪水还在涓涓流淌吧?

故乡的榕树呀……(摘自《现代文品读》,有删节。)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前进——(    )直立——(    )
苍老——(    )顽强——(    )
2.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选文回忆了关于大榕树的      件事情。其中包括我和小伙伴             ,以及老人讲的关于              的传说,还有大榕树最后            的命运。
3.作者在大榕树身上寄托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蹦极

枫叶礼赞(节选)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它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能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枫叶偏偏红得艳丽。它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说到枫叶,我往往会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虽然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真正的英雄。(摘自《名家咏物100篇》,有删节。)
1.从选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3自然段中,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黄河羊皮筏子

自古,黄河上漂着两种皮筏子:一种是牛皮筏,它编圆木为排,下拴数十个牛皮囊,载重可达数十吨。牛皮筏多用于货运,从兰州直达包头,到达目的地后,“筏工”将船上的货物卖出,将架船的圆木也卖掉,然后雇骆驼队驮牛皮袋返回,以备下次再用。另一种是羊皮筏,它“体形”较小,负重亦较轻,以客运为主。用羊皮筏送人渡河,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尤以兰州一带为多。

羊皮筏子在黄河上漂浮已有2000多年历史,成为黄河上的一大景观。黄河上也曾出现过巨大的筏子满载货物缓缓顺流而下的热闹场面,羊皮筏子对于新中国初创时期的建设起过作用,修包兰线铁路时,有些铁轨就是用羊皮筏子运过黄河的。但随着黄河上的桥梁越修越多,大小船只往来穿梭,羊皮筏子这盛极一时的交通工具,在今天已经变成胆子大的游客的游玩项目。

现在黄河的水情不像从前那样险恶了,为了安全,羊皮筏子也只在比较浅的水域行驶,因此坐筏子的感觉也少了些惊心动魄。坐在筏子上,低头看着黄河水从羊皮囊的空当中悠悠穿过,向下伸手穿过木架子就能撩到凉凉的河水。更奇妙的是,筏子随着水波荡漾晃晃悠悠,乘客却不会被水打湿。看“筏客子”使出压、抓、提等招式划桨,任凭他高亢地扯着嗓子唱几句颤悠悠的“花儿”,这就是黄河独有的意蕴……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景致——(______)     险峻——(______)
2.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惊心动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照例子,写词语。
颤悠悠                
晃晃悠悠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黄河上的皮筏子有(    )种,分别是(     )和(     )。
5.在文中用“  ”画出描写羊皮筏子在新中国初创时期所起的作用的句子。
6.你怎样理解结尾句子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好段子,细思量。
老人留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下,一双棕褐色的眼晴深陷在眼窝里。他一边低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冷不丁被小姑娘一撞,他抬起头,友好地冲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说完,不等女孩回答,老人又低头向前走去。
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嘿!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小女孩这么想。
1.填空。(6分)
一撮(   )   一双(    ) 一头(      )
(   )     (   )    (     )
2.哪些词语写出了“老人”的衣冠不整,不拘小节?
                                                   
3.模仿“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写一句话,用上带线的词语。
                                                   
4.为什么小女孩认为老人是从她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呢?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
请以“我最棒”为题,写一写生活中值得你骄傲的事。300字左右。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习作。
以《敬畏生命,善待动物》为题写一份演讲稿,号召大家保护动物,保护生态,与动物和谐相处。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宋庆龄小时候,一天,全家要到伯伯家去,宋庆龄正想去看鸽子。走到大门口时,宋庆龄突然停下脚步。“怎么了,孩子?”爸爸(    )地问。“我不能去了。我已经答应过小珍,今天上午教她叠花篮。”宋庆龄答道。小珍是宋庆龄的同学。“哦,是这样。”父亲松了口气,“以后再教她吧,今天下午,或者明天,不都可以吗?”“不行不行,我跟她约好了的。”宋庆龄(    )说。“不要紧,明天再向她解释一下,要不,道个歉也可以嘛。”爸爸继续劝说着。“不,你说过,做人要守信用。要是我忘记了约会,明天向她道歉是可以的。可是,我并没有忘记呀,我不能言而无信。”宋庆龄(    )地说。

宋庆龄送家里人出门后,一个人回到房间里,耐心地等候起来。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啊!”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寂寞。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快活,因为,我心中坦然。”

宋庆龄信守诺言,宁可不去伯伯家看鸽子,也要等候小珍,而且空等一天也心中坦然,这是守信用的表现。

1.请你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3.从画线的句子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宋庆龄当时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人在家,是很寂寞。可是,我还是觉得很快活,因为,我心中坦然。”宋庆龄为什么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少年宋庆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