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长春版(2003)|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我们得到的启发是:(          
A.对于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于复杂的事物,应从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会、去分析。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题西林壁》是一首(     )。
A.哲理诗                                B.咏物诗                                C.写景诗                                D.抒情诗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用下列成语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B.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C.当局者迷,旁观者清。D.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让我明白了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     
A.经过反复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B.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
C.观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D.经过连续观察,结果才会准确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以下词语中的“题”与《题西林壁》中的“题”意思相同的是(  )
A.话题B.题诗C.试题D.练习题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题西林壁”中“题”的意思是 (  )
A.题目,写作或讲演内容的总目B.书写,题写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下列加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量(jiǎo  jiào)      坚(jǐn  jǐng)      盗(qiáng qiǎng)
(hé  hè)          身(zhǐ  zhǐ)        生(dào  dǎo)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各组词中,有四个是同一类性质的或性质相近的,有一个不是,把它找出来,画上“______”。
(1)梨树      桃树      柳树      龙眼树    苹果树
(2)步枪      子弹      长矛     武器      炮弹
(3)火苗      火光      火炉     火焰      火种
(4)《数学》 《语文》 《地理》   《历史》 《少年报》
(5)梅花       养花      玫瑰花    兰花     山茶花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中。
①“团结松” ②“蒲团松” ③生在石上 ④有强大的团结力
1.(    )上面的枝条向四面八方水平放射,全体像个“丁”字,但上面一划的长度大约相当于下面一直的长度的四倍。
2.(    )一束树枝就变成了树干,形似希腊殿堂的一种柱子。
3.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树,由于石头崩裂,松根一大半长在空中,像须蔓一般摇曳着。写出黄山松(    )的特点。
4.作者列举“团结松”和“蒲团松”,写出黄山松(   )的特点。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这里的名胜风景很多,如书童山,因山腰有一块巨石耸立,高约五米,很像一个宽袍大袖的书童在捧书诵读。
B.这里的山,都是一座座的孤峰,有的像竹笋,有的像玉簪……
C.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D.天空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