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长春版(2016)|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盲人摸象
一天,村子里的人买回来一头大象,大家都争着来看,人们议论纷纷。有三个盲人,也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的。
这天,他们来到大象跟前。第一个盲人摸到了象腿,就大声说:“我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的了,原来它像一根柱子。”
第二个盲人上前摸到了大象的身体,他也大声说:“你说得不对,大象不像柱子,像一堵墙。”
第三个盲人走过来,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大声喊道:“你们说的全不对,大象既不像柱子,也不像墙,而是像一条粗绳子。”他们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对的,争吵不休。
这时,买象的人走过来说:“你们说的都不对,你们只摸到大象的一部分,并没有摸到它的全身,你们这样下结论是片面的。”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第(  )自然段到第(  )自然段,写三个盲人争论象的样子。其中第一个盲人认为大象像____________,第二个盲人认为大象像____________,第三个盲人认为大象像____________。
3.三个盲人争论象的样子,他们说对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了《盲人摸象》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检阅台
换一个思路
有个摄影界的朋友,他给大会拍集体照有些年头了。照着照着出了新问题,开会的人上了年纪,拍照时,一排排坐的站的,时间稍长,不免犯困,(  )不是闭目养神,(  )不时会眨眨眼。几十号人,甚至上百口子,咔嚓一声照下来,就有睁眼的,有闭眼的。闭眼的看见玉照,[    ]不高兴,我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都睁着眼,你为什么以偏概全,偏给我照一张没精打采的相?这不是扭曲我的形象吗?
就拍照而言,形象是头等大事,想修改也难。于是喊:“一!二!三!”但坚持了半天以后,恰巧在“三”字上坚持不住了,上眼皮找下眼皮,又是作闭目状,真难办。
这位朋友换了一个思路,大获成功。他请所有与会者全闭上眼,听他的口令,同样是喊“一,二,三”,到“三”字时再一齐睁眼。[    ]冲洗出来一看,一个闭眼的也没有,全都显得神采奕奕,比本人平时更精神,真是皆大欢喜。
换一个思路,有趣,也还有些耐人寻味之处。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1)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________)
(2)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________)
2.填入文中“(  )”里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即使……也……B.因为……所以……C.只有……才……
3.“然”可以组成“居然”“自然”“果然”等词语,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文中“[  ]”里。
4.文中写的事情的起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细读文章,你认为“耐人寻味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