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16)|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画出来。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
3.我来露一手: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______,眼睛和耳朵______,牙齿_____,门牙_____
4.选一选: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在括号里打“√”。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
5.想一想: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________肖邦从小就喜欢音乐,他六岁开始练习钢琴,八岁就举办演奏会了。
________当时的人,都惊讶于他的音乐天赋,争着要为他出版呢。
________肖邦是波兰的一位伟大的音乐家。
________在他十五岁那年,就已经写成了第一首圆舞曲。
________他出生在波兰的首都华沙,父亲是一位教师。
类型:排序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检阅台

两袖清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后人称颂!

②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过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

③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管区老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大人,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

④于谦装作不懂,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有多余的金银去巴结上司啊!”

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啊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去讨好上司呢于谦甩起两只袍袖对手下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⑦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您带的是什么

⑧“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1.给短文第⑤、⑥、⑦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找出短文的中心句,用“——”画出来。
3.于谦进京带的是(  )
A.地方特产。
B.自己管区老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
C.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
4.“两袖清风”是什么意思?你觉得于谦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       )忽然,他看见一位小朋友摔倒了。
(       )把他扶起来,擦了擦小朋友身上的水。
(       )一个下雨天,路上很滑。
(       )王明打着雨伞,向学校走去。
(       )他立刻跑过去。   
(       )那位小朋友感激地说:“哥哥,你真好!”。
类型:排序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作文
向同学们介绍一位你最喜欢的家庭成员。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刺猬的四(肢 枝)很短,跑起来很快。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刺猬不仅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还用它来搬东西呢!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画出来。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画出来。
3.我来露一手: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________,眼睛和耳朵________,牙齿________,门牙________。它们的四条腿________,跑起来很快。爪子________________。浑身长满了________
4.选一选:下列句子中哪个是打比方的?在括号里打“√”。
(1)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   )
(2)刺猬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   )
5.想一想:仔细读读短文,看看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千姿百态的卫星   

一提起卫星,同学们可能马上会说是一个大大的圆球。啊!那你们可没完全说对。卫星的形状可多了,有球形的、罐头形的,还有像煤气罐那样的,像锻炼身体的哑铃那样的,也有的像纺锤、像风车,总之样子很多。有的卫星还拖着长长的“尾巴”,长着“翅膀”。

卫星为什么有这么多奇怪的形状呢?原来这是由卫星的容积、科学研究目的、动力要求等决定的。首先看为什么做成球形的。几何知识告诉我们,同样表面积的物体做成球形时容积最大。我们知道,初期的运载火箭推力有限,如果把卫星制成球形的,就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它的容积,装更多的仪器。那么为什么又制成旋转体(圆柱形、棱柱形、煤气罐形等)呢?因为这样的形状便于保持稳定运动,不至于随意乱翻乱滚。还有那张开的“翅膀”又是怎么回事呢?人要吃饭才能学习、工作,卫星里的仪器也要有动力才能工作。有些卫星上的动力是靠太阳能来供应的,这样除了卫星外面要“身披铠甲”以外,还要像帆船一样,给卫星装上帆板,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翅膀”。这“翅膀”上安装的东西和卫星表面的“铠甲”一样,都是硅片制成的太阳能电池片。卫星上拖着的长长的尾巴是无线电天线。这么一打扮,卫星可真像一个在宇宙里飞行的“怪物”了。

尽管外形千差万别,但它们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都包括这样几部分:轻合金的坚硬外壳,科学研究的仪器,灵敏的自动控制系统,动力装置。靠这些“五脏六腑”,卫星就可以自由飞翔了。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
(zǎi zài)旋(zhuǎn zhuàn)       (ɡònɡ ɡōnɡ)应
2.阅读短文,然后填空。
(1)卫星的形状很多,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卫星的“翅膀”指____________________;“长长的尾巴”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文中的一个设问句。
4.为什么有的卫星要制成旋转体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卫星“翅膀”上安装的是什么东西?它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保持—(_______)稠密—(______)
永久—(_______)可贵—(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词填空
持续 继续 陆续
⒈电影散场了,观众们(_____)走出了电影院。
⒉虎门硝烟整整(_______)了23天。
⒊他休息片刻,又(_____)思考起来。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鲁迅的学习和玩耍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他还是背出来了。当然,鲁迅背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他还专门买了一本讲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他还在各种花旁插上竹签,写上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开设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很薄的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矿路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学习要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玩耍,不要呆头呆脑,要玩得有趣有益。
1.从文中找出两组意思相反的词语并把它们写下来。
(     )—(     )
(     )—(     )
2.填空。
(1)鲁迅小时候很能背书,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2)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他喜欢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而且弄得______________,说明他玩也玩得______________。
3.鲁迅小时候学习和玩耍的态度给了你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