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沪教版(2007)|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小狐狸会写字。
类型:书写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合适的字填在括号里。
竞   竟
1.那位客人一气之下(      )扭头走了。
2.小学数学奥林匹克(      )赛正在紧张进行着。
3.正在演算的华罗庚把顾客都气跑了,(      )然自己还不知道。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惶恐——(      )     琢磨——(      )
2.反义词:崎岖——(      )     升腾——(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在鱼米之乡的江苏太湖西北,坐落着一个名叫金坛的小县城。城里有家只有一间门面的小杂货铺。这天,天空中飘着鹅毛大雪。柜台上,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正埋着头写个不停。一位顾客走进店门,一边抖落身上的雪花,一边问:“多少钱一支笔?”
孩子头也不抬,脱口而出:“853729!”
“多少钱?”
“853729!”
顾客chà yì(      )地问道:“一支笔怎么值这么多钱?”
坐在柜台后面的孩子的父亲听见了,赶忙走出来招呼客人。可是,那位顾客一气之下竟扭头走了。原来,孩子回答的是他正在演算的一道数学题的答案,而不是顾客问的价钱。父亲火冒三丈,从儿子手里夺过书,大声xùn chì(      )道:“不好好招呼顾客,整天看书有啥用?”孩子睁大了眼睛,惶恐地看着父亲。
你还要吃饭吗 把这些 天书 都烧了 说着 父亲就要烧书
“让孩子学吧,也许能学出点名堂来呢!”母亲出来阻拦。
事实可不是“也许能学出点名堂”,以后他果真学出了大名堂。这个十来岁的孩子,就是后来成为我国数学大师的华罗庚。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名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鱼米之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一支笔怎么值这么多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
5.回答问题。
“脱口而出”是什么意思?从华罗庚的“脱口而出”中,你认识了怎样的华罗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不教一日闲过”
①饮誉中外的我国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年逾90岁高龄。然而,他每天挥毫作画,一天至少5幅,雷打不动。他把“不教一日闲过”这句话写成一幅字联,挂在墙上自勉。
②一代宗师,朋友、学生满天下,从早到晚,客人luò yì bù jué(          ),等他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已是深夜了。老人感到很疲倦,便歇息了。
③第二天,齐老一早起床,顾不上吃饭,就走进画室,摊纸挥毫,作起画来。家里人几次催他吃饭,他都说别急。一直画了五张,完成一天的任务后才放下画笔。
④饭后,齐老又继续作画。家里人怕他累坏了,说:“您不是已画够5张了吗?怎么又画呢?”
⑤“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呀!”说完,老人又认真地画起来了。
⑥齐白石老人的画之所以能dú jù jiàng xīn(         ),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能坚持每天作画。在他作画的60多年中,只有两次间断过,没有动笔。一次是他63岁时生了一场大病,7天7夜不省人事。一次是64岁时母亲去世,悲伤过度,没有作画。除此以外,他没有一天间断过,这真是“苦把流光换画禅,功夫深处见天然”。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疲倦——(      )       歇息——(      )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饮誉中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短文第②——⑤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_____”在文中画出一句最能概括齐白石画艺之所以炉火纯青的句子,并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形近字组词。
1.逝(      )         2.盹(      )
浙(      )           纯(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写词语。
1.近义词:繁忙——(      )   勤勉——(      )
2.反义词:繁忙——(      )   勤勉——(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写出你知道的三部鲁迅的作品名称。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鲁迅一生只活了55岁,可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640万字的宝贵文化遗产。有人作了一个统计,鲁迅从1918年5月发表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起,到1936年10月逝世为止,他每年平均写作35万多字。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鲁迅对时间抓得很紧,善于在繁忙中挤出时间。他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白天,他往往要(迎接 接待 接受)一批又一批的客人,总要到夜晚10点至12点客人走了以后,才开始看书、写作,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钟。有时睡觉连衣服都不脱,像战士伏在战壕里休息一样,打一个盹儿,醒来以后又(连续 持续 继续)工作。
……
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24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没有虚度年华,他的一生是勤奋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1.圈出括号中正确的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虚度年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感叹句改为反问句。
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惊人的数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惊人的数字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他的巨大贡献是从‘时间老人’那儿争取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沙子与海绵
一桶水倒在干沙堆上,水立刻无影无踪,沙子表面土却湿漉漉的,好像吸满了水。(      )抓一把湿沙子却挤不出一点儿水来。这是(      )沙子并没有真正把水吸进,而是让水顺着无数个缝隙流走了,这只能算“过水”。这样的沙子再经风吹日晒,就会立刻干燥如故了。
而海绵呢,却与沙子不同。将一块海绵浸入水中,再拿出来看时,它已经喝得饱饱的了,(      )用手一捏,(      )可以挤出许多水来,可见海绵是吸到水,并且储存起来了。
由此我想到了在学习上存在的与此相似的两种情况。有的同学读书很不认真,一翻就是几页,一目十行,只看字面,不动脑筋,粗枝大叶,不求甚解,书本一撂,一无所获。这正是“沙子过水式”的学风。但是也有很多同学在看书学习中,不但做笔记,而且勤于思考,善于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融会贯通,真正掌握了知识,这正是“海绵吸水式”的学风。
我们应该提倡“海绵吸水式”的学风,吸得进挤得出,读了书就长了见识,增加学问,而不能像沙子过水似的看了一遍,却一无所获。
1.照样子,写词语。
(1)例:湿漉漉(ABB)
干(      )   油(      )   水(      )
(2)例:无影无踪(ABAC)
无(      )无(      )      无(      )无(      )
2.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储存——(      )   相似——(      )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沙子过水式”的学风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绵吸水式”的学风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5.回答问题。
你赞同“沙子过水式”的学风还是“海绵吸水式”的学风?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