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冀教版(2002)|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文链接。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1.填空。
山色(           )          山形(          )        溪流(         )
2.本段中把野花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段作者运用了(        )的写作方法。
A.排比与拟人B.排比与比喻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 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象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无限----(  )  倘若----(   )
(2)作者依次描写了           
这些动物,还有       等。其中详细描写了     
(3)在作者的心目中,短短的泥墙跟一带有哪些趣味?
                                      
                                      
(4)划线句子通过     写出了作者找人形何首乌的急切心情,你可以描述一下作者的心理活动吗?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往里走,景色越来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  )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    )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    )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更增添了密林的( )。在这临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尔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这时,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密林中却难见天日。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文中括号内。
A.崎岖
B.茂密
C.蜿蜒
D.密密E、幽静
 
F、安静  G 重重叠叠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优美---( )  偶尔---()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句,把()比作(),二者的相似点是:        
                          
(4)在这段话中作者为了突出森林的“寂静,又写“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和“偶尔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这种写法属于();为了突出森林的“幽静”,写林外的“阳光灿烂”和密林中的“难见天日”这种描写属于()
A 侧面描写  B 对比描写
(5)选择上述描写方法中的一种,描写一处景物。突出这的特点吧。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带着问题来读书。
(1)读了文题,我们知道了作者描写的是________(时间)________(地点)的美丽景色。
(2)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重点从天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链接
走进天山深处,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美。这里溪流缓慢,萦绕着每一个山脚。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稍一伸手就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1)填空。
山色(        )     山形(       )    溪流(      )
(2)本段中把野花比作                              
(3)本段作者运用了(    )的写作方法。
A 排比与拟人      B 排比与比喻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_______________
长江源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朦(mèn  méng)胧的世界。我们乘着越野大卡车,顶着足以使人唇裂血流的紫外线,冲进了那据说有8万平方公里的无人之地。
七月是这里最好的季节,但天气仍然变化无常,刚刚还是晴空万里,瞬(sùn  shùn)间就会下起冰雹,我们几次一觉醒来,帐篷被大雪埋了半截儿。最令人生畏的还是高山反应(yìn  yìng),我就曾被它折腾得头重脚轻,哇哇地吐个不停,还在帐篷里躺了整整两天。
五天以后,我们终于来到了青藏高原腹地的各拉丹冬雪峰之下,长江正源沱沱河是发源于雪峰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
那是一幅奇异的景色:冰山下,由于阳光、风力、流水的作用,冰川形成了无数个小冰峰,人们叫它“冰塔林”。有的如傲然屹立的雄鸡,有的像抬头望天的白熊,有的似千年巨龟……但我觉得,真正能震撼人心的,还是那倒挂在冰川之上的无数冰柱。从它们的尖顶上,一滴又一滴的融水悄然而下落,没有响声,没有炫耀,却汇成一条冰河,带着咆哮,带着力量,开始了万里之行。
1.圈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
2.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
(1)使人害怕、胆怯。               (      )
(2)形容坚定,不可动摇地站立着。   (      )
(3)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     (      )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寻找长江源头最大的困难是____________。长江源头真正能震动人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择本文的中心思想,在括号内打“√”。
(1)赞美长江源头的奇异景色。                    (      )
(2)赞扬探究长江源头的人们的勇敢精神。          (      )
(3)介绍长江源头的地理环境、气象特点和景色。    (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链接
七月的新礓戈壁滩炎暑逼人,这时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进入天山,戈壁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抛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在(     )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     ) ……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     ),人(     )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     )一伸手(     )可以捧到满怀的大鲜花。
虽然天山现在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繁花无边的天山呢?
1.照样子,写词语。
重重叠叠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3.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耸立——                 酷热——             
4.按要求在文中画句子。
(1) 用“   ”画出比喻句。 
(2) 用“   ”画出全文的中心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船过三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缠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座山峰一个模样

三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谷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腾,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漂,像要碰着山壁。有时又像要倒下来……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她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 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善良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山巅的“巅”是(_______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部,再查(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
2.
这篇文章中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采用了_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三个自然段构成了___________,写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三是________
3.全文通过对三峡__________的描绘,反映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间瑶池——五彩池

初到黄龙山脚下,有些看不起这些不起眼的小池子,它们既没有大海的深不可测,也没有长江、黄河的源远流长,更没有九寨花海的绚丽多彩。同样是水,它们没有了这些,能有什么呢?然而,当我慢慢地沿着黄龙的足迹,走近它的母亲,才真正发现了五彩池的美之所在。  

  清晨,太阳从云中悄悄地探出它那金色的触角,随后便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给整个黄龙山峦洒下了缕缕金辉。洒洒扬扬的金光落在了鳞次栉比的高山水湖中,像是洒下了金色的甘露,洒下了甜美的蜜浆,整个山峦、河流与湖泊都沉浸在甜蜜的梦里……        
这真是人间的仙境呀!不,应该说是比王母娘娘的瑶池更美。不然,人们怎么会在“五彩池”后面加了个美喻“人间瑶池”呢?走近它才猛然发现,在阳光的照映下的五彩池的确是多彩的,它们仿佛是一个个各具色彩的大染缸,五彩斑斓,各持赤、橙、黄、绿、青、蓝、紫,蓝色的像一颗颗蓝宝石,绿色的融进了万倾森林的无穷生命,淡淡的红孕育着盛夏的热情,金色的黄像是凝固的阳光,浓浓的黑蕴藏着大自然无限的奥秘。丰富的色彩令一层层彩池全都活了起来,神了起来,愉悦了起来,像是一座含苞而放的雪莲花,与蓝天、白云、雪山、金水与绿坪交相辉映,在阳光下闪耀着绚丽的光彩。    
当我登上观池台,简直是惊呆了!这是一幅多么奇特的美景啊!那一个个镶嵌着像镜片一样水域的高低不同的浑圆形小池子,像梯田般地交错排列、叠合在一起。每个水池都斟满了似乎静止的水,但却各自呈现出它们别具一格的色彩。池基与池基之间紧密连接,却是一层搭接在另一层之上,有一种全新的立体感。水池与水池之间似乎是互不渗透的,看不出有明显的缝隙,但水却总是由上方池子溢向下方。远远望去,五彩池就像是一个由万块宝石拼成的聚宝盆。她把宝物和美酒都一并呈献在我的面前,令我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一阵清风吹过,带起了阵阵幽香,这时山、树、风,连同我,一切似乎都醉了。
  人沉浸在仙境中,怎能不赞叹这如词如画的大自然呢?
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其中两个造句。
深不(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多彩
_____)不及(________)   (______)次(______)比
别(______)一格         (______)不(______)接
_______)花(______)乱     五彩(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短文与课文对比,更主要的是抓住了五彩池的______________来突出它的美。
3.抄写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这里溪流缓慢 萦绕着每一个山脚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 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 红 黄 蓝 白 紫 五彩缤纷 像织不完的丝锦那么绵延 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 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1.给下面一段文字加标点。
2.这段文字运用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溪流两岸野花的美丽。既写了花的________,又写了花的__________
3.文中描写天山美景的句子还有很多,请你根据以下分类找出对应的比喻句写下来。
描绘动态 :___________________
描绘色彩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