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长江作为中国的第一大河,又被称为“母亲河”。唐代诗人李白曾在长江边为朋友
            饯行,之后作了一首诗,你一定还记得这首诗吧,请你试着默写下来。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长江之歌》文中的“你”指___________,全文共有____小节。整首诗运用第____人称来写,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你最喜欢的诗句是: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原书1页3题)
(       )的时代      (      )的气概 
(       )的臂膀      (      )的国土  
(       )的情怀       (      )的未来 
(      )的丰采      (       )的源泉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比一比组词:(原书1页2题)
慨(     )  彩(     )  劈(     )  薄(     )
概(     )  采(     )  臂(     )  礴(     )
埃(     ) 恋(     )   哺(     )  涤(     )
挨(     ) 峦(     )   捕(     )  绦(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理解。

三峡之秋

时令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天,从大江两岸的橘树和柚树开始。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以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气息。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树和柚树洒下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了,橘树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又投向两岸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的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的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的摇曳。

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太狭小,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古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泄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这一天,正是中秋。

1.在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和一对近义词。
反义词:(________)——(_________
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_
2.三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四自然段重点描写了____,显示了三峡__________时的特点__________
4.作者是按             顺序来描写三峡在             景色变化的。请你在文中用“”划出来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5.从文中找出一个既有比喻又有拟人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全文表达了作者赞美___________,热爱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文回顾
(1)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哺育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挽起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灌溉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_________________
(2)金黄色石粉凝成的池边,像______________,将这些池子一个一个连接起来,围成各种好看的形状:有的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有的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篷顶上簌簌响的是什么?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江面上片片粉红色的是什么?那是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海边的黄昏

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白天拥挤的人潮已离去,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艳丽的晚霞,像是打翻了的颜料,洒在天边,烘托着鲜红的夕阳。而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把蓝色的海洋,都染成了耀眼的殷红。

渔船点点,如浪花上的花蕊,在斜阳的陪伴下,在家人的期待中,满载而归。

远天,归鸟盘旋海面,翅边仿佛擦过晚霞,此时正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啊!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

1.作者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壮美的海边黄昏风景图。
2.下列句子,是拟人句的打“√”,不是的打“×”。
①海浪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 (______)
②阵阵凉风吹皱了平静的海面。 (______)
③汹涌的浪涛,向无声的沙滩,诉说着它的寂寞。       (______)
④夕阳却好像喝醉酒的诗人,投入了水面晃啊晃的。       (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4.从文中找出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意境相仿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课文最后一句话:“海边的黄昏,真是令人流连忘返。”它的作用是(    )。
A.点明中心,点明题目。
B.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C.总结全文,点明题目,点明中心。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按要求写句子。
(1) 写一条与长江有关的古诗句。
                                       
(2)例: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仿写)
你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用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修改病句)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气概(      )  哺育(      )
赞美(      )  依恋(      )
反义词:赞美(      )  磅礴(      )
甘甜(      )  纯洁(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字填空。
连  恋  念
纪(  )留(  )(  )接
挂(  )依(  )
溉  概  慨
大(   )感(  )灌(   )
(  )括慷(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