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端来一块糕,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没什么两样。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孩子急忙尝了尝,笑了:“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您给我买过。”
1.找出选文中一对意思相近的词,写下来。A.格外 | B.不一般,与众不同 |
A.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不一样。 |
B.那糕看上去跟平时吃的糕一样。 |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寻觅。
啊,
哪里需要献出爱心,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1.文中的“寻觅”一词可以换成“妈妈,不要送伞来
不要送伞来,妈妈,
我喜欢在小雨中
慢悠悠地走回家,
我喜欢细细的雨丝
对我悄悄说话。
不要送伞来,妈妈,
我喜欢头上顶着
外衣裹住的书包,
变成大雨里机灵的小鹿,
在五彩的伞群中奔跑。
妈妈,我懂得你的爱,
但我不是小糖人,
雨点不会把我淋坏。
我像街边的小树,
风雨中更加勇敢、欢快。
1.读一读,连一连。A.变成大雨里机灵的小鹿,在五彩的伞群中奔跑。 |
B.我不是小糖人,雨点不会把我淋坏。 |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子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妈妈适合戴( )A.老花镜 | B.近视眼镜 | C.墨镜 |
A.很清楚 | B.模模糊糊 | C.头昏眼花 |
A.小猴不能戴奶奶的眼镜。 |
B.小猴不能戴妈妈的眼镜。 |
C.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1.选文中那匹“出色的马”指的是雷锋日记一则
1961年10月15日 晴
今天是星期天,我没有外出,给班里的同志洗了五床被褥(rù)单,帮高奎(kuí)云战友补了一床被子,协助炊事班洗了六百多斤菜,打扫了室内卫生,还做了一些零碎的事……总的来说,今天尽到了一个勤务员应尽的义务,虽然累一点,却感到很快活。班里的同志感到很奇怪,不知道是谁把被褥单都洗得干干净净的。高奎云惊奇地说:“谁把我的被子换走了?”他还不知道是我给他补的呢!我觉得当一名无名英雄是最光荣的。今后还应该多做一些日常的、细小的、平凡的工作,少说漂亮话。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清晨,乳白色的雾气迷迷蒙蒙,村外的溪水传出淙淙的响声。小院的篱笆上开满了繁星一样的牵牛花,鲜红的、天蓝的、淡紫的……真像一只只彩色的小喇叭,花瓣上闪着几颗晶莹的露珠。枣树上的画眉在和黄鹂对唱,声音清脆婉转。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妹妹转过头求爸爸。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拿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送)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骑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跑)向前去。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
1.照样子写词语。A.因为这匹“马”的速度很快。 |
B.因为这匹“马”能让妹妹忘记疲劳,自己走回家。 |
爸爸拿起面前的糕,说:“你想想,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的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
孩子听了爸爸的话,仔细想了想,说:“爸爸,这糕的确应该叫‘千人糕’啊!”
1.照样子,写词语。A.由一千个人才能做成的糕点。 |
B.很多人的劳动才能做成的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