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稀(hàn)             (shì)
B.执(yòu)             冽(lǐn)
C.垂(wàn)             良(xùn)
D.高(qiāo)       笑(cháo)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与“夫差”的“差”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参B.C.D.出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横线上写出恰当的内容。
(1)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2)____________,轻烟老树寒鸦。
(3)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
(4)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____
(5)子期死,伯牙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古诗词中还有很多体现朋友间深厚情谊的名句,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虽然年纪小,看起书来却津津有味
B.如今正值太平盛世,百姓过着内忧外患的生活。
C.海洋馆里的鱼太多了,大到鲨鱼,小到银鱼,让我应接不暇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选项中,与“槥”字的读音最相近的一项是(        
A.木B.柮C.慧D.档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忆读书(节选)

《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

1.“我”少年时读《红楼梦》的感受是怎样的?用“____”在文中画出来。
2.“我”中年时读《红楼梦》的感受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年和中年读同一本书,为什么有不同的感受?(       )(多选)
A.认识的字多了,读明白了意思。B.理解能力提高了,对文章的体会深刻了。
C.阅历丰富了,对文章的体会深刻了。D.读得认真了,感受更多了。
4.对第2自然段内容概括最合适的是(       
A.读书让“我”快乐。B.读书让“我”明白了道理。
C.读书让“我”明白了做人处世的道理,让“我”感到快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史知识填空。
(1)红军长征从____________月到____________月,历经______省。
(1)开国大典于__________________日在______举行。
(3)《______》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4)“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______写的《______》中的两句。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联翩
囫囵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不言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甚解      黯然________ 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对于本单元的课文,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朱熹认为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B.《忆读书》一文中,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并把自己对读书的看法归纳出来指导儿童读书。
C.《忆读书》一文中,作者主要采用了理论性说教的形式进行讲解。
D.《我的“长生果”》一文中,作者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了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赞扬了作者善于从读书、习作中感悟方法和道理的精神。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莎士比亚说: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待上半天,构想种种神话传说。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老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

1.按原文填空。
2.解释下面词语。
(1)如饥似渴:__________________
(2)千篇一律:__________________
3.“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我”得到了什么报偿?那么阅读使你收获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