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卡
①在风雪迷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山顶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心就可能坠下悬崖。
②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的路段,总是先用脚踩实,再回头拉将军的手。将军最近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③经过接近三个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5000多米的哨卡。
④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一行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⑤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将军发现,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3000米的值勤点上,前年调来的。”“这么说,快三年了?”“还差三个月三年。”
⑥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高海拔地区值勤年限的规定是什么?他,这么长时间,为什么?”上校嗫嚅着,盯了哨兵一眼。将军显然是生气了。他提高嗓门:“你就是这么带兵的?让一个战士这么长时间在这儿值勤?嗯?”上校避开将军的目光,小声说:“儿是艰苦,可总得有人来守…”“假如是你的亲人,你会怎样?”
⑦上校还是没吱声。持枪哨兵立正着,张了张嘴,似乎要说话。
⑧将军惊愕地注视着上校,又回头看了看持枪立正的战士。突然,他脚跟一碰,立正,向上校,向他弟弟,向所有的军人,行了一个军礼。将军的眼中,闪着泪花。
⑨所有的人都立正,向将军回了个军礼。风雪中,一群军人伫立在高高的山峰上,犹如一座群雕。远远望去,他们已与群山融为一体,支撑在天地之间。
1.上校把自己的弟弟长期安排在海拔5000多米的哨卡执勤,是因为( )。A.执行高海拔地区值勤年限规定 |
B.弟弟主动申请从海拔3000米的值勤点调来 |
C.高山哨卡的条件极其艰苦 |
D.想让他在条件艰苦的地方多锻炼,日后好提拔 |
A.发现自己错怪了上校而深深自责,内心不能平静 |
B.被上校兄弟任劳任怨、忠于职守、自我牺牲的精神震撼 |
C.对慑于上校的眼神,敢怒不敢言的持枪哨兵的不公平遭遇深表同情 |
D.被以上校兄弟为代表的中国军人严于律己、对祖国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精神所感动 |
A.“风雪迷漫”“若隐若现”的运用,使得条件艰苦的高山哨卡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
B.天气的恶劣,道路的艰险,突出了高山哨卡条件的艰苦,为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
C.突出表现了冒雪前进的十几名军人不怕艰险、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 |
D.为下文突出表现将军不怕困难、身先士卒、爱兵如子的精神做铺垫 |
A.第③段画“ |
B.第⑤段关于哨兵外貌的描写,表现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对战士们身心健康危害之大,也从侧面说明了执行高海拔地区值勤年限规定的重要性 |
C.第⑦段画“ |
D.把第⑧段“将军的眼中,闪着泪花”删去,不影响表达效果 |
_____________
一个南方的女孩曾对我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女孩每天早晨上班前,都要去父亲的住处,并且坐下来陪父亲喝一杯茶。女孩的父亲每天都要做好早餐等着女孩,因为他不想让女孩不吃早餐就去上班。
一个下雨的早晨,外面刮着冷风,女孩因为前一天晚上闹钟忘了定时而睡过了头,因此来不及去看望父亲。于是女孩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并做了解释。
“你真的不来吗?”话筒里传来了父亲关切的声音,话音里包含着一种明显的失望。女孩便向父亲保证:“爸爸,我明天一定去看您,真的。”
收拾完,女孩便骑车上班去了。车刚过家门拐弯处,绕到房后时,女孩发现冰冷的雨中站着自己孤零零的父亲,手里提着一个装着早餐的方便袋,如一座爱的丰碑耸立在那里。原来女孩的父亲为了能够让女孩吃上早餐,一接完电话便赶了过来。更令人感动的是,女孩的父亲怕女孩还要坐下陪自己喝茶而耽误上班,便一直默默地守候在女孩的屋后,丝毫没有上楼打搅女孩的意思……
女孩讲到这儿,她的眼睛湿润了。我们常说:“爸爸爱我们,我们也爱爸爸。”其实,爸爸对我们的爱是大海,而我们对爸爸的爱只能算得上是一条清澈的小溪,与大海的浩瀚相比,根本微不足道。难怪我经常听人们这么说:父爱无边。
1.在文前的横线上加个合适的题目。田螺姑娘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孤儿,村里好心的邻居们收养了他。他长大成人后,在村边搭了两间茅屋,开始独立生活。无论邻居们谁家遇到了困难,他都会热心帮助,大家都夸小伙子是个勤劳、善良的好孩子。
他每天早出晚归辛勤耕种,但忙了地里的活儿,顾不上家里的活儿,经常吃凉饭、剩菜。有一天,他干完活儿回家,看见路边有一只很大的田螺,非常好奇,于是便将这只田螺带回家,把它养在水缸里。
第二天,他照旧到地里干活儿,可当他回到家,准备做饭时却发现,热腾腾的饭菜已经在桌上摆好了。一连几天,他干完活儿回到家,都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小伙子很纳闷,决心要弄个水落石出。
这天早晨,小伙子又扛起锄头下地干活儿了,不一会儿,他就早早地回来躲在篱笆外面看屋里的动静。只见一位美丽的姑娘从水缸里出来,忙着生火、做饭,不一会儿,屋里就飘出了饭菜的香味。
他飞快地推门进屋,直奔水缸,看见那只大田螺只剩下一个空壳静静地躺在水缸里。他走向正在做饭的姑娘,姑娘见小伙子突然闯进来,她想回到水缸里,但是来不及了,只得说出实情。
原来,姑娘是天上下来的仙女,因为玉皇大帝知道小伙子从小没有父母,很同情他,还因为小伙子乐于帮助别人,是个非常善良的人,就派她变成田螺来帮助小伙子。
田螺姑娘说:“我本来想多帮助你几年,等你生活富裕了、娶了妻子以后再走,可是你今天突然闯进来,知道了我的身份,我不能在人间继续待下去了。”小伙子非常后悔,责怪自己的举动太鲁莽,再三请求田螺姑娘留下来。田螺姑娘指着水缸里的田螺壳说:“我把田螺壳留给你,你用它盛粮食,就会有很多粮食出来,用这些粮食帮助乡亲们吧。”
忽然,天空刮起一阵大风,接着下起了大雨。风雨过后,田螺姑娘已经不见了踪影。小伙子望着田螺壳,呆呆地看了很久,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
后来,小伙子就用这个田螺壳来盛粮食,壳里的粮食总是满满的,家里的粮食越来越多。
受到帮助的乡亲们都十分感激田螺姑娘,大家建庙立祠,来纪念这位乐于助人的田螺姑娘。
1.玉皇大帝为什么要派田螺姑娘来帮助小伙子?A.好心必有好报。 |
B.如果别人帮助了我们,我们也要用心去帮助别人。 |
C.只有神仙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 |
D.遇事一定要弄个明白,不能稀里糊涂。 |
童年的馒头
①如今的幸福生活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苦涩。
②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上小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趁早摸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③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④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会,我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⑤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子咕咕地叫着。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一个。三两口下肚,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路,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咋办?
⑥干脆,把娘那一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了。娘平时不是把麦耙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耙呀!
⑦当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
⑧我不知道自己怎么进了门,怎样躲过妹妹的眼神。妈妈笑笑,没吭声。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来了吗?你看我们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来了。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家来,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⑨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⑩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拿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地咬着馒头,我却哇的一声哭了。后来,我发现,就是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1.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共有名字
谁都知道信是很私人化的东西,私拆他人信件是违法的。但是在土耳其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通信机密是无论如何也得不到保护的,原来该村几十户人家的家长全部取了同一个名字,这是多么奇异的现象啊。
( )共同一个名字,( )大家的生活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共同分享着彼此的喜悦,共同承受着彼此的悲伤。
为了把外地发往该村的信件准确送到收信人手里,尽职的邮递员只好将全村人召集到广场上,当众拆开信封,大声念信:
“亲爱的某某:您好!”——“好!”全村人齐声应答。
“好久不见了,很想念你们全家人。”——“哦。”又是一片响应。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大家都欢呼雀跃。
“太太分娩了,这回是个男孩。”——有人喊:“别念了,别念了,是我的信!”
此时,全村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好像自己就是新生婴儿的“爸爸”。
“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大家都屏住了呼吸,共同为一个人的不幸忧心。( )共有名字给村里人添了不少麻烦,( )很多年来他们都不曾改名。
1.选择下面的关联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四个字创造的奇迹
公共汽车在风景区林肯公园里行驶了几公里,可是谁都没有朝窗外看。我们这些乘客穿着厚墩墩的衣服在车上挤在一起,全都给单调的引擎声和车厢里闷热的空气弄得昏昏欲睡。
谁都没做声。这是在芝加哥搭车上班的不成文规矩之一。虽然我们每天碰到的都是这些人,但大家都宁愿躲在自己的报纸后面。此举所象征的意义非常明显:一班彼此紧贴着坐的人,在利用几页薄薄的报纸来保持距离。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注意!注意!”
报纸嘎嘎作响,人人伸长了脖颈。
“我是你们的司机。”
车厢内鸦雀无声,人人都瞧着那司机的后脑勺。他的声音很威严:“你们全都把报纸放下。”
报纸慢慢地放了下来。司机在等着。我们把报纸折好,放在大腿上。
“现在,转过头去面对着坐在你旁边的那个人。转啊。”
使人惊奇的是,我们全都这样做了。
我面对着一个年龄较大的妇人。
我们四目相投,目不转睛地等候司机的下一个命令。
“现在,跟着我说……”那是一道用军队教官的语气喊出的命令。
“早安,朋友!”
我们都情不自禁地微微一笑,完全不由自主。我们松了一口气,知道不是被绑架或抢劫。而且,我们还隐约地意识到,一向以来我们怕难为情,连普通礼貌也不讲,现在这腼腆之情一扫而空。我们把要说的话说了,彼此间的界限消除了。“早安,朋友。”说起来一点也不困难。有些人随着又说了一遍,也有些人握手为礼。许多人都大笑起来。
司机没有再说什么,他已无需多说。
我听到了欢笑声,一种以前我在151号公共汽车上从未听到过的温情洋溢的声音。
公共汽车到了我要下车的那一站,我跟同座的妇人说声“再见”,然后一跃下车。我心情愉快地开始了这一天,比往常的日子有了一个更好的开始。
我回过头来看那位司机正在看后视镜,准备趁空把车从车站开出。他似乎并不知道,他刚刚创造了一个星期一早晨的奇迹。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情谊
昨夜,一场无情的大火把我家的一切都烧成了灰烬。第二天一早,妈妈催我去上学。书没了,书包也没了……叫我怎么去上学呢?我带着悲伤和疲劳,慢慢地朝学校走去。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读书,我低着头走进了教室。不知是谁小声说了声:“玲玲来了。”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放下课本,抬起头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大家虽然都没有说话,但看得出大家又都想说些什么。教室里出奇的静,好象没有人一样。
这时,中队长方萍手拿一个大纸包走过来,对我说:“别难过!这些都是同学们送给你的学习用品。我给你买了一条红领巾和一块中队委员的标志。来,我给你戴上。”
“玲玲,这是我爸爸给我买的精致的彩色笔,我把它送给你。”
“玲玲,这个多功能文具盒是我姑姑送给我的生日礼物,你拿去用吧!”
“玲玲……”“玲玲……”
看着桌上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听着一声声感人的话语,我真想大哭一场。我用力咬着嘴唇,极力控制自己。可是,不知为什么,那大颗大颗的泪珠还是不停地滚下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