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的故事
①传说古时候,有一位皇帝因事耽误了祭天的时辰。
②这事惹恼了玉皇大帝,他传命太白金星告诉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给人间降雨,以示惩戒。当年从立夏到寒露,150多天滴雨未下,导致大地干涸,庄稼旱死,许多地方连吃水都非常困难,人间到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③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到眼里。他十分不忍,便冒着违犯天条的危险,张开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但这却招来了玉帝的恼恨。他命太白金星将玉龙打入凡间,压在一座大山之下受苦。山前还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有四句话:“玉龙行雨犯天规,应受人间千秋罪。若想重上凌霄殿,除非金豆开花时。”
④人们经过这里,看了碑上的这些字,才知道玉龙为救百姓,行雨后被压在这里受苦。为了救出玉龙,使他重上云天,再掌天河,人们决心找到开花的金豆,但却苦苦寻找不到。
⑤找哇,找哇,一直找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初一。那天恰好街上有集市,一位老奶奶背着一布袋苞米粒赶集,因布袋口没扎结实,走着走着布袋开了,金黄的苞米粒撒了一地。人们看了,高兴极了,这苞米粒多像金豆呀!如果放在锅里炒,不就能爆出金花了吗?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人们全都知道了。大家商定,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初二,一齐行动,大家都炒苞米粒。
⑥这情景被玉龙看见了,好不欢喜,就大声喊道:“太白老头儿,金豆开花了,还不快放我出去!”太白金星老眼昏花,看了看,果然是金豆开花,便将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将头抬起,顺势一跃腾空而起,再降甘霖。
⑦从此之后,二月二炒苞米粒成了习俗,一年一年传了下来。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A.②③④⑤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③⑤ | D.①②④⑤ |
A.二月初二这天,玉龙被放,它仰头而啸,所以称为“二月二龙抬头”。 |
B.二月初二这天,人们为了救玉龙全都炒苞米粒,所以称为“二月二龙抬头”。 |
C.二月初二那天,玉龙违犯天规,为黎民百姓降甘霖,所以称为“二月二龙抬头”。 |
D.二月初二这天,太白金星把压在玉龙身上的大山移开,玉龙将头抬起,顺势一跃腾空而起并再降甘霖,所以称为“二月二龙抬头”。 |
圆明园的毁灭(节选)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 )下至唐( )宋( )元( )明( )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标点。A.表现自豪、赞叹之情,语气自然从容; |
B.表现痛惜、愤怒之情,语速稍慢,声调提高。 |
一罐水
很久之前,法国军队侵占了西班牙。一个炎热的夏天,在一个干旱地区,西班牙人在井里下了毒,不让法国侵略军喝水。有一队法国侵略军在上尉维龙的带领下,到处找水喝。他们走了很多路,发现小山坡上有一座房子。
他们冲上山坡,骂骂咧咧地推门进屋,屋里有位西班牙妇女,她怀里抱着一个小女孩,冷冷地盯着他们。士兵们向她要水喝,她摇了摇头,什么也没说。维龙上尉命令:“搜!”突然,里屋发出一阵欢呼声:“搜到啦!”只见两个士兵合捧着一只大罐子,从里屋走出来。
维龙先倒了一小杯水,递给那位西班牙妇女,说:“请你先喝!”这位妇女接过水杯,看了看怀里的孩子,然后把杯里的水全部喝光了。维龙又倒了半杯水递给小女孩:“你也喝一点。”孩子母亲的眼睛抽动了一下,缓缓地接过杯子,亲了一下女儿,用西班牙语低声说:“孩子,为了妈妈,你喝吧!”女儿也像母亲那样,双手捧起杯子,喝干了那半杯水。
维龙见母女俩都喝了水就放心了。他倒了满满一杯水,一仰脖子,一饮而尽。然后他又让士兵都喝了几大口清凉的水。一罐水都喝完了,法国侵略兵坐下歇息,不料一个接一个倒在地上死了。西班牙妇女和她怀里的孩子也死了。原来,这位西班牙妇女早在水罐里放了毒药。母女俩为了祖国,与敌人同归于尽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A.这里的“妈妈”,不仅指那位妇女,也指祖国。 |
B.这里的“妈妈”,指的是那位妇女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