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读某书店的元旦宣传海报,完成下面习题。

元旦庆典优惠

优惠第一波:活动期间进店购物,可凭小、初、高中学生证领取书店VIP会员卡一张,购物可享八折优惠。

优惠第二波:教辅用书全场7折;工具书/文具全场8折;满分作文5折。

活动时间:12月28日一1月6日

1.活动的有效期是_________________
2.1月3日,实验二小的小明同学和妈妈一起进店买书,他们可以免费得到什么优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买三种书,《新华字典》和《汉语词典》共49元,一本《全解大课堂》53元,一套作文书(6本),每本12元,按照书店的优惠策略,这三种书中最便宜的是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四季之美(节选)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1.夏夜美在哪里?请你写出作者描写的事物及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对萤火虫动态的描写,表现出了夏夜独特的美。
B.作者选取了漆黑的暗夜和雨夜两个特定时间里萤火虫飞舞的景象来写,具有代表性。
C.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竹子的启示(节选)

那一棵棵竹子虽立根在破岩中,却青翠挺拔。它的叶子没有多大,却显示出了勃勃的生机。再强的阳光也晒不死它,再大的风也吹不倒它,再大的雨也淋不坏它。它有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韧精神。

在我家的家谱中有这样一句话:“每户人家要栽竹子一株,要做到有心有节。”有心,对万物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有节,做人要有气节。要像竹子生长一样,向上努力,在困难面前昂首挺胸,永不低头。

1.在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关于竹子的诗句。
2.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竹子的坚韧精神?用“______”画出来。
3.竹子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雾凇岛上看雾凇

周立新

吉林雾凇远近闻名。每年的12月下旬开始,松花江江面的大量雾气遇冷后便以霜的形式凝结在周围粗细不同的树枝上,形成大面积的雾凇奇观。而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的雾凇岛,则是观赏和拍摄雾凇奇观的最佳地点。

雾凇岛是松花江上的一座小岛,这里的地势较吉林市区低,又有江水环抱。当万物萧瑟、草木凋零的冬季到来,冷热空气在这里相交,便出现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雾凇奇观。那琼枝玉叶的娜娜杨柳、银菊怒放的青松翠柏,冰清玉洁,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把人们带进如诗如画的仙境。

人们把吉林雾凇的观赏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夜看零,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在每一个时段内都能让人感受到不同的惊奇。

夜看雾

夜看雾是指在雾凇形成的前夜,观看松花江上出现的江雾景观。该景一般会出现在夜里10时左右,松花江上开始有缕缕雾气出现,继而越来越大、越来越浓,大团大团的雾气升腾着、翻滚着涌向松花江两岸。霎时间,游人置身于浓重的云雾之中,江边的建筑物、树木也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成为云海仙境一般。一般来说,当夜的江雾越是浓重,次日的雾凇景观越是壮观,这也成了吉林雾凇预报的重要征兆。

晨看挂

晨看挂是说清晨起来看树挂(雾凇)。经过一夜的浓雾,清晨,当人们再次来到雾凇观赏区时,前夜江堤上黑森森的柳树、松柏和千年榆树,居然在一夜之间被江雾染得一片银白,在眼前豁然呈现出一个银色梦幻般的奇妙世界。江边的树木凝结了厚厚的雾凇,太阳被晨雾遮住。每一棵垂柳的枝条都晶莹闪烁,宛若玉枝垂挂,在微风中轻轻摇动;株株被雾凇所装扮的松柏都似银菊牡丹盛开、寒冬蜡梅怒放,就连路边的小草,也被雾凇包裹得毛茸茸的。

待到近午赏落花

待到近午赏落花是描述观赏雾凇脱落时的情景。一般在上午9点以后,阳光、微风怀着对雾凇的妒忌,促使凝结在树枝上的雾凇开始脱落。最初只是一点一片地脱落,接着是成串成串地滑落。微风吹起脱落的银片在空中飞舞,明丽的阳光辉映到上面,在空中形成五颜六色的雪帘。纷飞的雾凇似雪花一样落到人们的头上、肩上,使人感到格外凉爽、清新。

1.把文中引用的诗句补充完整。
2.雾凇是怎样形成的?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描写“夜看雾”的景观时,主要运用了(      )描写的方法,表现出(      )的景象;描写“晨看挂”的景观时,主要运用了(      )描写的方法,表现出树挂(      )的特点。
A雾气翻滚、景物若隐若现
B形态万千、晶莹剔透
C静态
D动态
4.“待到近午赏落花”部分,作者先运用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雾凇脱落的原因;又运用____的修辞手法,把脱落的雾凇比作________,形象地写出了雾凇的样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陆游

说起陆游,大家一定不陌生,他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也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

他的诗想必大家一定读过不少。《冬夜读书示子聿》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古人学问无遗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不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才能学有所成。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外,这首诗还包含了另外一个道理——学知识不能只从书中学,更要亲自去实践,这样才能学以致用,领略到知识的魅力。这首诗看起来是诗人在教导孩子怎么学习,实际是陆游希望他的儿子从小就认真读书,而且不断探索,长大后报效祖国,让宋朝早日统一。一位诗人,连教育自己的孩子都想着将来能为国出力,可见他是多么爱国呀!

陆游不仅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为祖国出力,也希望宋朝能早日统一,可是他等了几十年,宋朝的军队还是未能平定中原。临终前,他带着遗憾写下了《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短短二十八个字表达了诗人至死仍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从诗句中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这份爱国热情是多么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难怪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在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虽说我们今天的生活安居乐业,但是,读着陆游的诗我仍然思绪万千。我们也许不需要像他那样忧国忧民,但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当像他一样时时刻刻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一生想着为国家出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自己的力量。

1.把文中引用的诗句补充完整。
2.根据提示,写出本文的写作思路。
简介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畅谈感受
3.《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儿》这首诗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陆游的哪些爱国诗篇?请你写出一首,并谈谈读后的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家存亡之际曾涌现出许多爱国诗人,现在国泰民安,你觉得爱国还可以为国家做哪些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阳(节   选)

太阳(       )离我们很远很远,(       )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没有太阳,地球上(       )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1.在文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在文段中的“□”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文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你用“____”画出来。
4.这段话是用________的方法来说明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的,文中列举了植物、________、吃的、________和煤炭这些事物来说明人类和太阳的关系。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类文阅读。

香山之晨(节选)

[日本]德富芦花

日出山巅,金色的光线由柔和变得强烈,穿过山间朝雾,照亮了山野峡谷,银灰色的群山渐渐明亮了。赤城山罩上了淡淡的蓝灰色,其他诸山泛起微微的青绿。远山一片朦胧,山麓依然在晨雾中沉睡。

太阳越升越高。赤城山和杉林之间形成一条光的峡谷,浓密的杉林笼罩在紫色的烟霭里,稀疏的松树沐浴着金色,像碧玉闪闪发光。这时,其他诸山上下一色,山肌上浮现出梦幻般的衣褶渐次清晰起来,将光亮闪耀的山峰和含烟笼翠的溪谷,区分得清清楚楚。山间的雾霭徐徐飘动,森林显露了,人家出现了。

此时,阳光洒遍整个城镇。家家升起了炊烟。向往晴天的鸟雀,欢声悦耳。抬头一望,几十里几百里外的远山,一齐面向东方,迎接着朝阳的光临。

1.请你找出描写山的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填“动态”或“静态”)描写,形象地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
3.短文按照______顺序,生动地描写出日出后峡谷景色的变化,表现出由柔和到______,由朦胧到______,由灰暗到______的过程。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水墨菱塘

吴建

故乡的菱培是散漫的,远眺像一幅幅大大小小的水墨画,零零散散地侧卧于村边地头,大的有几十亩,小的仅半亩多。每年初春,熬过了一冬的菱塘便渐渐有了生机,起初疏疏朗朗的,细小的菱叶漂浮于碧水间;一过黄梅,菱叶们便争先恐居地涨满菱塘,把水面挤得密密匝匝。此时,一张张翠绿的菱叶被支棱得翘了起来,菱盘上缀满了一丛丛白色的、淡红色的小花,微风送来缕缕馨香,红蜻蜓、花蝴蝶、小青蛇,还有鼓眼睛的青珪,在菱盘上尽情地嬉戏。几个心急的孩子,时常在放学后奔到菱塘边,折一根树枝拨来两三块菱盘翻起,看看结了菱角没有。

临近中秋节,故乡的采菱女便开始采头朝菱了。穿着各色衣裙的采菱女有的划一叶扁舟,有的荡一只水盆,穿行在绿色的水巷里。她们一只手掀起一块水淋淋的菱盘,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轻轻一掐,一只小小的菱角就采撷下来了。刚起水的菱角,鲜嫩、清甜。剥一只丢进嘴里,脆生生、甜津津的,胜似苹果、柑橘。站在岸边的孩子早已等不及了,走向凉冽冽的水里。采菱女见状,忙把靠过去,抓一把菱角塞进孩子们的衣袋,孩子们这才欢天喜地地返回岸上。

每当这个季节,故乡的每一扇窗户里,都会飘着扑鼻的菱香,芬芳浓郁,和着夜雾,弥漫整个村庄。家家灶上煮着菱,大人小孩剥着菱。第二天一早,故乡的街头,摊摊担担,那一堆堆溢着余香的菱角,就一个劲儿诱惑你了。

1.第1自然段运用了多个“AABB式”的词语,请你写下来,积累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给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拟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
3.画横线的句子中,前半句是对菱叶的____态描写,后半句是对菱叶的____态描写,用________两个表示动作的词语写出了________
4.本文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孙膑庞涓斗智

齐国大将田忌听说孙膑是个将才,把他推荐给齐威王。当时齐威王正在改革图强,他跟孙膑谈论兵法后,对孙膑大为赏识,只恨没早点见面。

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庞涓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第二年,赵国向齐威王求救。齐威王想拜孙膑为大将,孙膑忙推辞说:“不行。我是个受过刑的残疾人,当了大将,会让人笑话。大王还是请拜田大夫为大将吧。”

齐威王就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发兵去救赵国。孙膑坐在一辆有篷的车子里,帮助田忌出主意。

孙膑对田忌说:“现在魏国把精锐的兵力都拿去攻打赵国,国内大多是些老弱残兵,十分空虚。咱们不如去攻魏国大梁。庞涓听到了,一定会放弃邯郸,往回跑。我们在半道上等着,迎头痛击他一顿,准能把他打败。”

田忌就按照这个计策去做,庞涓大败。

齐国大军得胜而归,邯郸之围也解除了。

公元前341年,魏国又派兵攻打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救。那时候,齐威王已经死了。他的儿子齐宣王派田忌、孙膑带兵救韩国。孙摈又使出他的老法子,不去救韩,却直接去攻魏国。

庞涓得到本国的告急文书,只好退兵赶回去,齐国的兵马已经攻进魏国了。

魏国发动大量兵力,由太子申率领,抵抗齐军。这时候,齐军已经退了。庞涓查看了一下齐军扎过营的地方,发现齐军的营盘占了很大的地方。他叫人数了数做饭的炉灶,足够十万人吃饭用的,庞涓吓得说不出话来。

第二天,庞涓带领大军赶到齐国军队第二回扎营的地方,数了数炉灶,发现只有能够供五万人用的了。

第三天,他们追到齐国军队第三回扎营的地方,仔细数了数炉灶,发现只剩两万人用的了。庞涓这才放了心,笑着说:“我早知道齐军都是胆小鬼。十万大军到了魏国,才三天工夫,就逃散了一大半。”他吩咐魏军没日没夜地按着齐国军队走过的路线追上去。

一直追到马陵,正是天快黑的时候。马陵道十分狭窄,路旁边都是障碍物。庞涓恨不得一步赶上齐国的军队,就吩咐大军摸黑往前赶去。忽然,前面的兵士回来报告说:“前面的路被木头堵住啦!”

庞涓上前一看,果然见道旁的树全被砍倒了,只留下一棵最大的没砍,细细瞧去,那棵树的一面还被到去了树皮,上面影影绰绰地还写着几个大字,因为天色昏暗,看不清楚。

庞涓叫兵士拿火来照。有几个兵士点起火把来。映着火光一瞧,那树上面写的是:“庞涓死于此树下。”

庞涓大吃一惊,连忙吩咐将士撤退,但已经晚了。四周不知道有多少箭,像飞蝗似的向魏军射来。一时间,马陵道两旁杀声震天,到处是齐国的士兵。

原来这是孙膑设下的计策,他故意天天减少炉灶的数目,引诱庞涓追上来。他算准魏兵在这个时辰到达马陵,预先埋伏好一批弓箭手,吩咐他们只要等树下有火光,就一齐放箭。庞涓走投无路,只得拔剑自杀。

1.本文1000余字,我的阅读时间约______分钟。
2.根据文章内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为下列事件排序。(填序号)
①围魏救赵       ②庞涓自杀       ③相见恨晚       ④围魏救韩       ⑤减灶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两个主要人物,请你在文中找出他们的事迹,并谈谈他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人物事迹印象
庞涓
孙膑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鼓励的魅力

顾利锋   李丽梅

理发师带了个徒弟。徒弟学艺几个月后正式上岗。他给第一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留得太长。”徒弟不语。

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长,使您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很符合您的身份。”

顾客听罢,高兴而去。

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顾客照照镜子,说:“头发剪得太短。”徒弟无言。

师傅在一旁笑着解释:“头发短,使您显得利索、朴实、厚道,让人感到亲切。”

顾客听了,满意而去。

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交钱一边笑着说:“花的时间挺长的。”徒弟不知该怎么接话,站在一旁绞着衣角。

师傅笑道:“为‘首脑’多花点时间很有必要,您没听说‘进门苍头秀士,出门白面书生’?”顾客听罢,大笑而去。

徒弟给第四位顾客理完发,顾客一边付款一边笑着说:“动作挺利索,15分钟就解决问题。”徒弟沉默不语。

师傅笑着说:“如今,时间就是金钱,顶上功夫速战速决,为您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和金钱,您何乐而不为?”顾客听了,满意告辞。∥

晚上打烊。徒弟愣愣地问师傅:“师傅,您为什么处处替我说话?反过来,那我没有一次做对了?”

师傅宽厚地笑道:“不错,每一件事情都包含了两重性,有对有错,有利有弊。我之所以在顾客面前鼓励你,作用有二:对顾客来说,是讨人家喜欢,因为谁都爱听吉利的话;对你而言,(       )是鼓励(       )是鞭策,(       )万事开头难,(       )我希望你以后把活做得更加漂亮。”

徒弟很受感动,从此,他越发刻苦学艺。日复一日,徒弟的手艺更加精湛了。

人,在鼓励中扬起生活的风帆,在鼓励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在鼓励中创造奇迹。鼓励他人既是处世的艺术又是做人的美德。被鼓励的人心怀感激,恰是对鼓励者最好的回报。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短文已用“∥”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请用一两句话概括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短文的前一部分,作者用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师傅和徒弟的表情,徒弟总是“不语”,表现出他当时的____________;师傅总是“笑着解释”,表现出师傅的___________
4.师父替徒弟说好话的目的是什么?(       )(多选)
A.赞美顾客,让顾客满意而去。B.鼓励徒弟,希望徒弟以后做得更好。
C.只为袒护徒弟,爱护徒弟。D.教给徒弟怎样说话更得体。
5.对文中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       )(多选)
A.这段话概括了鼓励的作用。
B.被鼓励的人一定要懂得回报他人。
C.告诉我们应该学会鼓励他人,同时接受鼓励要心存感激。
6.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鼓励呢?
你的同桌语文单元测试只考了60分,他的心情很不好,你会这样安慰他:“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