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四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文再现。

天空被秋风(   )得干净而明亮,像一块蓝宝石。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绿莹莹的眼睛,(   )这美好的天色。那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   )钻出一对白鹅,(   )地游着,在水面上(   )一圈圈(   );它俩显得(   ),或许是嫌这儿(   )有点儿(   )吧,于是伸长脖子(   )地哦哦地叫着,为(   )的大自然(   )了不少(   )。

1.按原文填空。
2.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文中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景物,其中重点描写的是________。这段文字运用了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3.想象一下小塘中还会有什么?仿照上文的写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吧。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70年前广州是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1838年广州地方政府(chǔ chù)决了一个中国的鸦片贩子,英美烟商(果然 竟然 仍然)聚众阻(ráo náo),(引起 激起 发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1839年2月,1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居住的商馆前示威,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开展。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jīn jìn)贩烟,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 坚决 坚信)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两万多箱。

1.用“\”画去文中不恰当的读音、词语。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林则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概括回答林则徐取得禁烟运动胜利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百多年前林则徐率领民众开展禁烟销烟运动,而如今毒品却仍在世界横 行,毒害着人民群众的身心。每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假如你是一名禁毒宣传员,你会拟写什么标语来警示人们远离毒品?试一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佐治亚洲梅肯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她是个文静而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 收)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
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和  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和词。
2.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淘汰——             
交口称赞——
3.仔细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是什么?
(2)大家为什么对宋庆龄的发言“交口称赞”?
(3)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宋庆龄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想到了以前学的哪篇爱国课文?请把你此时的感受和启发写下来。
5.写出课外积累的一句爱国名言。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午后二时许,林则徐等人健步登上礼台。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哇,叫哇,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QOrDeR]]这段话中工人们销毁鸦片的经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段话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两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老百姓会有哪些表现呢?我们可以想到:有的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背母亲看天安门

太阳升起时,我背着病入膏肓(gāo huāng)的母亲来到了天安门广场。

母亲一步一步艰难地走上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台阶,重重地跪在了地上,久久不动。我想,母亲是给自己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父亲磕头,也是在给所有英雄磕头,她用这种方式向英烈们表达着最朴实、最崇高的敬意!

从纪念碑的台阶上走下来时,母亲像是变了一个人,身子好像硬朗了许多。走进毛主席纪念堂,我搀扶着母亲端详一代伟人时,她默默地贴在我的身上,任泪水无休止地流着!

在天安门城楼上,我和母亲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景象。那阳光灿烂得耀眼,那车流还带着音乐,那五星红旗随风飘得扑扑直响。太阳的光芒照在纪念碑上,照在大会堂上,呈现出一派金碧辉煌的景象。母亲附在我耳朵上,轻声告诉我:“儿子,我们这可是站在天安门上,这儿真美呀,我真幸福!你再给我唱一次《我爱北京天安门》好吗?”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我动情地唱起来,自己和母亲的心也融进了这旋律里。

1.“我”背母亲来到天安门广场,参观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第2自然段中“这种方式”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本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母亲已经生病了,却还来看天安门,说明母亲很喜欢旅游。

B.母亲已经生病了,却还来看天安门,说明母亲对天安门的敬仰之情很深,同时表达了母亲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他创作的油画在巴黎展出时,轰动了整个画界。
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他找到徐悲鸿,鞠了一躬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联系上下文,把文章结尾补充完整。
2.“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功夫”指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心人”在文中指________。
3.那个外国学生震惊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没有谁能够轻易获得成功
姚明进入NBA第一场球非常失败,赛前他就紧张、睡不着觉。热身时拼命跑,结果体力早早就消耗完,一场四十五分钟的比赛他根本坚持不下来,跟美国队员们也无法交流。
第一节教练没让姚明上场,第二节他上了,又丢了一个争议球,还犯规了,是一个非常愚蠢的犯规,结果上场十多分钟,一直没有作为,唯一的一次投篮也没有命中,而且笨手笨脚的,仿佛是个多余的人。
第二天报界一片哗然,母亲方凤娣想:姚明目前最需要的是时间上的(摩 磨)合。很长日子以后,姚明的状态虽然有所恢复,但一直没有优秀表现。方凤娣忍不住与姚明通了长达三个小时的越洋电话,在这之前他们母子之间有个君子协定:就是在进入NBA头两个月没事不打电话,以免干(忧 扰)他。但这次她无论如何再也忍不住了,拨通电话劈头就说:“配合配合,适应适应,我从前多次和你说过,在美国更要这样,你可以不和其他队员去酒吧去娱乐场所,但你不可不与他们协作,你必(须 需)适应这个团体,适应这个国家,不可能让别人来适应你,至于个人发挥,那是第二个问题。”那次通话姚明说得很少,妈妈的话他也听得糊里糊涂,但最后一句他听得异常清晰,那就是:没有谁能够轻易获得成功。
姚明把妈妈的一番话死死铭记在心坎上,他咬着牙坚持,最终挑剔的美国人终于接受了他,喜爱上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人。
1.用“____”画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姚明刚开始进入NBA打球时为什么失败,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语句。
4.在本文中“没有谁能够轻易获得成功”这句话是________对________说的。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语段一:广场北端是天安门。天安门红墙黄瓦,雕梁画栋,显得雄伟壮丽。天安门前就是金水河,河上横跨着五座汉白玉石桥,这就是金水桥。金水桥两旁有一对汉白玉华表,上面雕刻着蟠龙花纹,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
语段二: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犹如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天安门广场一片辉煌。
1.语段一是按照________(
A.时间B.空间方位C.事情发展)顺序来记叙的。重点写了天安门、________、金水桥、________。
2.语段二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说明广场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随着林则徐一声令下,________的虎门销烟开始了。只见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的民工,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________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________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________下去。顿时,销烟池里像开了锅一样,“咕嘟咕嘟”直冒泡,散发出股股难闻的气味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用“  ”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3.把销烟的过程补充完整。
一声令下→灌水→(     )→(     )→(     )
4.用“先……再……然后……”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杨靖宇

1939年是杨靖宇领导的抗联最为艰苦的时期,部队伤亡很大。敌人纠集了很多的兵力包围抗联战士,战士们很难得到休整的机会。

特别是夜里,气温降到摄氏零下40多度,冻得大树“喀吧喀吧”直响,粗大的树干(gān gàn)冻裂了缝(féng fèng)儿,人又怎么能受得了呢?可是一生火,敌人就会像一群绿头苍蝇一样扑上来。更难的是没有吃的,不要说粮食,连草也埋在二三尺深的积雪里,没法找,没法挖,战士们只好吃那难咽的树皮。连续几天,他都没有吃到一粒粮食,饿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杨靖宇曾(zēng céng)对警卫员说就是我们这些人都牺牲了还会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革命总会成功的

1940年2月23日下午,敌人在濛江县保安村包围了杨靖宇。敌人和杨靖宇只有五十米,完全包围了他,敌人劝他投降。可是,他连答应的神色都没有,依然不停地用手枪向敌人射击。交战20分钟,有一颗子弹击中(zhōng zhòng)他的左腕,“啪嗒”一声,手枪落在地上。但是,他继续用右手的手枪应战。后来,杨靖宇被敌弹射中胸膛,壮烈殉国,年仅35岁。杨靖宇为国捐躯后,日本侵略者剖开了他的遗体,发现他的胃饿得变了形,里面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杨靖宇将军的精神,连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

1.用“\”划去文中括号里的错误读音。

2.在“”内加上标点符号。

3.本文第二段写了战士们遇到的两个困难:一是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

4.“杨靖宇将军的精神”指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