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快乐阅读。

亡羊补牢(节选)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发觉——(        )                    劝说——(        )
2.放羊人很后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是怎样弥补的?用“﹏”画出来。
4.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①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②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③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④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⑤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以上文段选自寓言《(      )
2.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邻居——(      )       急忙——(      )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A.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B.错了知道后悔就行,不用付出行动。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画杨桃》片段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       )地说:“大家(       )了吗?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       ),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老师的教诲让我终生难忘。

1.将下面的词语填入文段中的括号内,只填序号。
①发笑       ②发现       ③和颜悦色
2.根据文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老师非常严厉地批评了这几位同学。(      )
(2)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一样。(      )
(3)我永远也记得老师的教诲。(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             )不同,(             )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             )。因此,当我们看见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                  ),要(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                    )就(                    )。”
1.按原文填空。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
和颜悦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终生难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段话,我懂得了道理:(             
A.无论做什么事或看什么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
B.画画要画得跟大家看到的物体很像才行。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画杨桃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陌生(       )   怀疑(        )   哭(        )
2.选关联词填空。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如果……就……
(1)( )观察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 )不同。
(2)( )妈妈生病了,( )她没去上班。
(3)杨桃( )被画成了五角星,( )好笑吗?
3.老师说的话中哪句话最重要?找出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说说这是一种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画杨桃》完成课内语段阅读。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

这位老师的话同我父亲讲的是那么相似。他们的教诲使我一生受用。

1.选出下面字的正确读音。
相似(sì shì)   教诲(huǐ huì)   熟(shú shòu)悉(xī  xì)
2.老师一共说了________句话。老师的话文中已用“∥”分成两层,第一层讲:________
第二层讲:________
3.文中父亲和老师的话十分相似,都告诉“我”在画画时,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成什么样。其实他们的话不仅适用于画画,做任何事都应如此。当别人的看法、做法与自己不同时,我要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老师让这几个同学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后和颜悦色地说:“提起杨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到别人把杨桃画出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样的就画出什么样。”

1.老师的话共有____句,老师说这话的时候态度是怎样的?用文中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
2.按要求把相应的句子抄在横线上。
A.说怎样看别人的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B.说自己怎样画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3.学了本文,我们主要懂得(   
A.要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要去管别人的意见。
B.笑话别人是不对的,应该学会尊重别人。
C.无论什么事都要尊重事实,实事求是。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老师的教导

大家发现了吗? 看的角度不同,杨桃的样子               。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               ,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

1.按原文填空。
2.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时,应该怎么做? 请用“﹏﹏”画出来。
3.老师说这段话时是(        )的。
A.高兴B.和蔼C.沉重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fang fáng)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quān juàn)修得(jiē jié)结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选文出自寓言《_________》,我还知道《_______》《_________》等寓言。
2.用“  ”画出选文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劝告——(________)     赶紧——(________)   结实——(________
4.“他很后悔”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下列对句中的“再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再也”说明了知错就改的重要性
B.“再也”说明从此以后,养羊人的羊永远也不会丢了
6.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当他发现羊少了一只的时候,他是怎么想的?用“    ”画出来。
2.他又是怎么做的?用“﹏﹏”画出来。
3.这两段话节选自寓言《__________》,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