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师大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马拉松的由来

马拉松赛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奥运项目,自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开始,马拉松每届都被列入正式比赛项目。马拉松原为希腊的一个地名,公元前490,希腊军队在马拉松河谷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波斯军。当时,担任传令兵的菲迪皮得斯奉命把这一胜利消息迅速转告固守待援的雅典。他从马拉松跑到雅典后精疲力竭,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毙在广场上。

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前,法国语言学家米歇尔·布里尔写信给顾拜旦,建议在奥运会田径赛中专门增设一项马拉松比赛,并提出捐献一个布里尔银杯作为对冠军的奖赏,顾拜旦最终接受了他的建议。在首届雅典奥运会上,马拉松赛跑所采用的是昔日菲迪皮得斯所跑过的路线。当希腊选手路易斯第一个冲进运动场时全场欢声雷动。从此这项运动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

马拉松赛跑在被列入奥运会正式项目后,前三届比赛的跑动距离一直不等,这种情况到第四届伦敦奥运会时才得到改善。当时马拉松赛跑因英王室成员提出要观看,大会组织者特地将出发点安排在温莎宫的草坪前,终点在白城运动场,两地距离长26英里。而进入运动场后至王室成员包厢前的距离为385,全程总长26英里385,折合为42.195千米,这就是今日风靡世界的马拉松赛跑正式距离的由来。

1.请结合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精疲力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菲迪皮得斯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毙在广场上”,你觉得他在说这句话时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一共写了关于马拉松的几件事?请分别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认为马拉松比赛的精神是(  )
A.忍耐B.胜利C.坚持不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孩子无罪

这是一个 真实的故事,讲的是德国二战以后的事情。一个纳粹战犯被处决了,他的妻子因为无法忍受众人的羞辱,吊死在了自家窗户外面。第二天,邻居们走了出来,一抬头,就看见了那可怜的女人。窗户开着,她两岁大的孩子正伸出手向悬挂在窗框上的母亲爬去。眼看另一场悲剧就要发生了,人们屏住了呼吸。

这时,一个叫艾娜的女人不顾一切地向楼上冲去,把危在旦夕的孩子救了下来。她收养了这个孩子,而她的丈夫,是因为帮助犹太人被这个孩子的父亲当街处决的。街坊邻居们没有人理解她,()没有人同意让这个孩子留在他们的街区。他们让她()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去,()把孩子扔掉。艾娜不肯,便有人整日整夜地向她家的窗户扔秽物,辱骂她。她自己的孩子也对她不理解,他们动不动就离家出走,还伙同同伴向母亲扔石头。可是,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

渐渐地,孩子长大了,(       )邻居们的行动已经不偏激了,(       )还是常有人叫他小“纳粹”,同龄的孩子都不跟他玩。他变得性格古怪,常常以破坏他人财产为乐。直到有一天,他打断了一个孩子的肋骨,邻居们瞒着艾娜把他送到了十几里外的教养院。

半个月后,几乎快发疯的艾娜终于找回了孩子。当他们再一次出现在愤怒的邻居们面前时,艾娜紧紧护着孩子,嘴里喃喃自语:“孩子无罪。”

孩子就是在那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他痛哭流涕,悔恨万分。艾娜告诉他,最好的补偿就是真心地帮助大家。从此以后,他发愤图强,样样事都做得很好。最主要的是,他变得无比地关怀他人。到他中学毕业时,他收到了最好的礼物:他的邻居们每家都派了代表来参加他的毕业典礼。

“那个孩子就是我。”雅克里说。他的眼里饱含着泪水。

1.在第二、三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想想下面黑体字的关系,照样子写词语。
危在旦夕     举足轻重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危在旦夕”形容 __________   。表示这个意思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理解短文,回答问题。
(1)“悲剧”这个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的“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一场悲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艾娜始终把那个孩子紧紧抱在怀里,她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是多么漂亮啊,你是个小天使’。”这里“始终”“紧紧”“最多”三个词表现了艾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再读短文,请顺着艾娜思考问题的思路,将句子补充完整,并理解“孩子无罪”的深刻含义。

因为孩子的父亲是纳粹战犯,所以人民_______________;虽然孩子的父亲对人民犯了罪,但是孩子_______________;既然孩子没有罪,那么孩子____________;既然孩子这么小就成了孤儿,那么我不管人们怎么不理解我,不公平地对待我,我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注意不超过4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文段阅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   )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这则文言文的题目是(_____),选自《__________》。
2.给文中加点的字在括号里注音。
3.惟弈秋之为听。(翻译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
4.课文记叙了两个人跟奕秋学下围棋,一个人_____,另外一个人_____
5.学习这则文言文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自由与生命

8月的一天下午,天气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卖力地捕捉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时代发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时我才12岁,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到笼子里,而那件事发生后,我这种兴致就被抛得无影无踪了。

我家在林子边上,每当日落黄昏,便有一群美洲画眉鸟来到林间歇息和歌唱。那歌声美妙绝伦,没有一件人间的乐器能奏出那么优美的曲调来。

我当机立断,决心捕获一只小画眉,放到我的笼子里,让它为我一人歌唱。果然,我成功了。它先是拍打着翅膀,在笼中飞来扑去,十分恐惧。但后来它安静下来,承认了这个新家。站在笼子前,聆听我的小音乐家美妙的歌唱,我感到万分高兴,真是喜从天降。

我把鸟笼放到我家后院.第二天,它那慈爱的妈妈口含食物飞到了笼子跟前。画眉妈妈让小画眉把食物一口一口地吞咽下去。当然,画眉妈妈知道这样比我来喂它的孩子要好得多。看来,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情。

接下来的一天早晨,我去看我的小俘虏在干什么,发现它无声无息地躺在笼子底层,已经死了。我对此迷惑不解,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我想我的小鸟不是已得到了精心的照料吗?

那时,正逢著名的鸟类学家阿瑟•威利来看望家父,在我家小住。我把小可怜儿那可怕的厄运告诉了他。听后,他作了精辟的解释:“当一只雌美洲画眉发现它的孩子被关进笼子后,就一定要喂小画眉足以致死的毒莓,它似乎坚信孩子死了总比活着做囚徒好些。”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捕捉任何活物来关进笼子里。因为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喜从天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皆大欢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的“喜事”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件皆大欢喜的好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以《自由与生命》为题有什么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你能引用一句名言来说说自由与生命的关系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本文采用的是什么叙述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宽容是金
2004年8月23日,雅典奥运会男子单杠决赛正在(热烈 激烈)进行。28岁的俄罗斯名将涅莫夫第三个出场,他以连续腾空抓杠的高难度动作征服了全场观众,但在落地的时候,他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失误——向前移动了一步,裁判因此只给他打了9.725分。
此刻,奥运史上少有的情况出现了:全场观众不停地喊着“涅莫夫”“涅莫夫”,并且全部站了起来,不停地挥舞手臂,用持久而响亮的嘘声,表达自己对裁判的(愤怒 愤慨)。比赛被迫中断,第四个出场的美国选手保罗·哈姆虽已准备就绪,却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
面对这样的情景,已退场的涅莫夫从座位上站起来,向朝他欢呼的观众挥手致意,并深深地鞠躬,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喜爱和支持。涅莫夫的大度进一步激发了观众的不满,嘘声更响了,一部分观众甚至抻出双拳,拇指朝下,做出不(文雅
文明)的动作来。
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裁判被迫重新给涅莫夫打了9.762分。可是,这个分数不仅未能平息观众的不满,反而使嘘声再次响成一片。

这时,涅莫夫显示出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宽广胸襟。他重新回到赛场,举起右臂向观众致意,并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感谢;接着,他伸出右手食指做出噤声的手势,然后将双手下压,请求和劝慰观众保持冷静,给保罗·哈姆一个(安静 寂静)的比赛环境。
涅莫夫的宽容,让中断了十几分钟的比赛得以继续进行。
在那次比赛中,涅莫夫虽然没有拿到金牌,但他仍然是观众心目中的“冠军”;他没有打败对手,但                       。 
涅莫夫的宽容值得称道。在生活中,出现摩擦、不快和委屈,是常有的事。1我们不能以针尖对麦芒,因为怨恨就像是一只气球,越吹越大,最后会膨胀到无法控制的地步。2面对怨恨,我们应该不念旧恶,不计新怨,能宽容时就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
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
2.(1)短文最后一自然段中,有两句俗语,请分别摘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还知道其他的一些俗语、谚语或歇后语吗?请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句子。
4.读短文最后一自然段中画线的两句话,任选一句,结合你自己的感受,谈谈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放弃射门
那是一场非常重要的英国足球联赛,由利物浦队对阿森纳队。
当比赛进行到63分钟时,利物浦队前锋、22岁的世界级球星福勒带球突破,行云流水般晃(huǎnɡ huànɡ)过几名后卫,直插对方禁区。这时禁区里只有守门员西曼一个人。即使是技术平庸的前锋,也能将这个球捅入网底。说时迟,那时快,守门员西曼简直疯了一般,不顾一切扑出球门,闪电般扑到富勒的脚前,他要用身体堵住势在必进的足球。就在这一刹那,福勒猛地把脚收了回来。由于出脚太猛,又收得太急,身体失去平衡摔倒在地。为了避免对手受伤,他放弃了一次成功的机会。
主裁判出示红牌要将西曼罚出场外。面对这种判罚,进攻球员都感到庆幸。可福勒却向裁判再三解释,西曼并没有碰到他,他是自己倒下的,请求裁判收回处(chǔ chù)罚。裁判被福勒感动了,没将西曼罚出场外。
全场观众对福勒高尚的体育风范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
1.给短文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
2.福勒放弃射门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感受到了福勒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6月3日晚,扬州城弥漫着浓浓的烟雾,许多市民被熏得睁不开眼。据悉,这是扬城今年首个浓烟雾天气。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城郊农民焚烧秸秆。
农民焚烧秸秆造成的烟雾,使得长江江面能见度大大降低,从6月4日凌晨起,京杭大运河六圩河口约200艘船舶一度滞留,无法出江,直接影响了运河的畅通。另有消息说,邗江区一老汉在焚烧秸秆时,不慎被大火烧伤,生命危在旦夕。江都市500千伏输电大动脉被团团包围在熊熊烟火之中,严重威胁了电网的安全。
如何才能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呢?扬州市科研部门已研究出一种方法,它可以使秸秆直接发酵成饲料和肥料。但愿从此再也不要看到扬州城“烽火”弥漫。
1.阅读短文,说说造成这种天气的原因是什么。
                               
2.为了消除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扬州科研部门研究出的方法可以使秸
秆直接发酵成             
3.请根据上述报道中的事例,概括出焚烧秸秆带来的危害。
(1)                      
(2)                      
(3)                      
4.文中有一处引号,它的作用是( )。
A.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讽刺和否定
D.表示突出强调
5.针对这种现象,你想对广大农民说些什么呢?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成功就是翻越远方的大山
刘翔
很早就知道阿兰.约翰逊的名字了,我想每一个练跨栏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就像踢足球的人知道贝利,打篮球的人知道乔丹那样。
刚练跨栏那会儿,根本就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亲眼看到约翰逊。必须承认,他已经成为我的一个偶像,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座远方的大山,我到山脚下的那一天都遥不可及,更别提要翻越这座大山了。
2001年,在埃德蒙顿举行的国家田径锦标赛上,我清楚地记得,那是我和约翰逊的第一次碰面。
很遗憾,那时的我还略显稚嫩,虽然说跑了13秒51,基本发挥了自己的水平,但这个成绩摆到世界的范围来看,就显得太普通了。也正因如此,我没有进入决赛,只能作为观众,在一旁感受约翰逊那风驰电掣一般的速度。那次他得了冠军,成绩是13秒04。我暗暗地问自己:“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
2002年,我参加了希腊雅典举行的国家室内田径锦标赛。那是我第一次和约翰逊肩并肩地站在跑道上,是我和他第一次同场竞技。但真的是很遗憾,那次比赛,我在跨越第二个栏的时候,摔倒了,没有完成比赛,我所能看到的,只是约翰逊的背影。
随着我的成绩渐渐提高,出国比赛的机会也多了起来,而进入决赛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从而使得我和约翰逊面对面“过招”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有时候,回首那段经历,我自己也禁不住有些气馁,整个2003年,我和约翰逊大大小小比了近10次,我全军覆没,没有一场胜利。但可以看到的是,我的成绩,从原来徘徊在第四五名慢慢进步到了跻身前三名。更多的时候,我一直拿第二名,而约翰逊一直是第一名。
毫无疑问,那时候,约翰逊仍然像一座大山那样横在我的面前,但我隐隐感觉到,这座大山已经不像当初那样遥不可及了,我甚至觉得我站在了山脚下,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翻越它。 2004年5月8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国家田联大奖赛,我等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
我跑了13秒06,而约翰逊的成绩是13秒13。我第一次面对面地战胜了约翰逊。此前在瑞士的洛桑,我曾跑出了13秒12战胜过他的13秒17。但那时我们并不是在一个组,称不上是面对面,我也丝毫没有战胜他的感觉。
然而,当我第一个冲过终点,第一次让约翰逊看到我的背影的时候,很奇怪,我并没有特别的兴奋。尽管,我跑出了13秒06的成绩,打破了自己当初创造的13秒12的亚洲纪录,而这个成绩也是当年的世界最好成绩。
但在数万观众的呐喊声中,我还是有点迷糊:我打败了约翰逊?是真的吗?是约翰逊让我意识到,这是真的。比赛完,他第一个走向我,同样是那个友好的微笑,他拍拍我的肩膀,说了一句:“干得漂亮,祝贺你!”
那一刹那,我才回过神来,这一切都是真的,我击败了世界“跨栏王”!
1.文中“远方的大山”一语双关,说说它的两层含义。
                                  
2.请你说说“刘翔,你将来能和他跑得一样快吗”一句在文中的作用。
                                    
3.找出文中作者极力渲染“跨栏王”约翰逊的句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并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
                                   
5.文中写到自己在战胜约翰逊的时候,并没有特别的兴奋,这是什么原因?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0”的突破
1984年7月29日,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子自选手枪比赛开始了。
众多的世界名将都参加了这次比赛。在许海峰的挑战面前,他们哪肯示弱?比赛争夺得十分激烈。打完前五组,赛前夺魁呼声最高的瑞士名将斯卡纳克尔发现自己仍比许海峰落后两环,就憋足了劲,要在最后一组射击中超过许海峰。
最后的决战来临了。许海峰前三枪打得不错,可是第四、五枪都只打了8环。斯卡纳克尔趁机赶了上来,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许海峰显得非常镇定。他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又走上靶位。只见他轻松地左手插兜,右手握枪,一双大眼睛闪出必胜的光芒。“砰!”“砰!”“砰!”三发子弹从他的枪口呼啸而出,“10环!”“10环!”“9环!”——胜利了!许海峰终于以566环的成绩,夺得男子自选手枪比赛的冠军。
许海峰为中国人在奥运会上夺得了第一块金牌,实现了“0”的突破,为祖国争了光。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庄严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徐徐地升上了洛杉矶的上空。国际奥委会主席亲自为许海峰颁发奖牌,他激动地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
1.解释下面词的意思。
出色:                                  
夺魁:                                  
2.看看下面是什么句,在括号内画
“√”。
他们哪肯示弱?
这句话是:疑问句( ) 反问句( )
设问句( )
3.在第4自然段中用“  ”线画出表现“许海峰显得非常镇定”的句子。
4.写出第3自然段的段意。
                              
5.短文赞扬了许海峰什么样的精神?在学习生活中,应该学习许海峰的什么精神?
                               
6.国际奥委会主席为什么说“这是中国体育史上伟大的一天”呢?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