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理解。

颐和园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二百七十三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有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倒垂的杨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神清气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碧辉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篇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成作者的游览路线图。
长廊→(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____”的句子采用了_____修辞手法,写出了昆明湖______、______的特点。
5.给下面句子改成反问句,使其意思保持不变。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你去颐和园游玩,你最想去哪里拍照留念?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莫 高 窟
敦煌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她坐落在甘肃省三危山和呜沙山的怀抱中,四周沙丘林立,几百个洞窟像蜂窝似地排列在断崖绝壁上。
莫高窟保存着两千多尊彩塑。这些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看到这一尊尊惟妙惟肖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
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自。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有记录佛教故事的,有描绘神佛形象的,有反映民间生活的,还有描摹自然风光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舒展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真是让人赏心悦目。
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洞里曾藏有我国古代的各种 经卷、文书、帛画、刺绣、铜像等六万多件。由于清王朝腐败无能,大量珍贵的 文物被帝国主义分子掠走。仅存的部分经卷,现在陈列于北京故宫等处。
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这里的每一尊彩塑、每一幅壁画,都是我国 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1)按照选文内容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世______名   惟______惟_____   啧啧_________
翩翩___________    精______绝_____   丰____多_____
灿烂___________    神态___________
(2)阅读选文第三自然段回答。
①找出这一自然段的过渡句,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______,还有宏伟瑰丽的________。这里重点介绍了壁画中那成百上千的________。
(3)请用“﹋”在选文中画出描写飞天的句子,然后用“有的……有的……有的……”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综合能力。
颐和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皇家园林,请你阅读以下信息,把你最喜欢的内容简单地写下来。
颐和园 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原是清代皇家园林和行宫。其前身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乾隆十五年),1764年建成,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 902年再次修复。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290.8公顷,其中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内殿堂楼阁、亭台水榭三千余间。分布山湖之间的宫殿、寺庙、园林建筑可分为三大区域:宫廷区以仁寿殿为中心,肃穆严谨,慈禧晚年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垂帘听政。居住区以玉澜堂、乐寿堂、宜芸馆为主体,重重庭院、回廊曲折,帝后在这里起居生活。游廊区融山水、建筑、花木为一体,是游憩之地。佛香阁是全园的建筑中心,踞山面水,金碧高耸;昆明湖水天空阔,旖旎动人,清朝乾隆皇帝诗日“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浩淼烟波中,神山仙岛鼎足而立;十七孔桥宛若飞虹,跨向绿水之中。一线西堤纵贯南北,六桥婀娜、景色天成;后山后湖、松涛阵阵,买卖宫市、酒旗临风;宫阙巍峨、山水辉映,更以西山玉泉峰塔为借景。其构思之巧妙、建筑之精致,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文亭,全长728米,分为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廊上的横槛和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虫鱼、人物典故等,画中的人物画均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
1961年,国务院确定颐和园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 外 提 优
圆 明 园
圆明园位于北京大学之北,清华大学校园之西,以“万园之园”的美誉闻名于世,由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园组成,又称圆明三园。
圆明园是明代遗留下来的故园,经清代康熙、雍正增建和扩建,乾隆皇帝又在圆明园之东建长春园、东北建万春园,以后,嘉庆、道光、咸丰都继续兴建、修葺,历时150年,耗资数以亿万计的银钱,逐渐形成了当时与紫禁城齐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占地约5000亩,水面占十分之四,大小山峦起伏,各态湖泊星罗棋布,凌空俯视如千岛之国。全盛时期108景,其中圆明园48景、长春园30景、万春园30景,圆明园的各种建筑千姿百态,有楼、台、殿、阁、斋、舫、堂、塔、亭、榭、轩、馆等。“西洋楼”是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
圆明园有树木之绿、翠、阴、碧,有花草之香、芳、芬。有的似江南园林,有的取唐人诗意,有的如蓬莱仙境,有的具异国风情,就连坛庙、寺观、船坞、草舍、市肆、稻田、人家也样样俱全,无所不有。尤其是数不尽的奇珍异宝,如秦汉文物,隋唐书画,明清金玉,历代陶瓷,难怪几代帝王大半时间在此避暑听政。有的外国使节来过之后惊叹此乃人间天堂,“万园之园”。
就是这样一座集我国造园艺术和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园林杰作,在1860年10月6日遭到英法联军疯狂的抢掠,园中珍贵文物被抢劫一空。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大火连烧三天,一代名园化为废墟。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再遭劫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十分重视对圆明园遗址的重修和保护工作,实施了三期整修工程。1983年成立了圆明园遗址公园筹建委员会。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成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1)查字典,给带点字注音。
(  ) 船(  ) 抢(  ) 废(  )
(2)先理解用加点的词语,后仿写句子。
(1) 圆明园位于北京大学之北,清华大学校园之西,以“万园之园”的美誉闻名于世。 闻名于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明园占地约5000亩,水面占十分之四,大小山峦起伏,各态湖泊星罗棋布,凌空俯视如千岛之国。星罗棋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圆明园是一座集我国_______________之大成的________。以_________的美誉闻名于世。它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园组成。
(4)为什么说圆明园是“万园之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面对已成废墟的圆明园,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知道火烧圆明园的故事吗?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1、形近字组词。  
蜓(        )       祟(        )  
蜒(        )       崇(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崇山峻岭:  
(2)蜿蜒盘旋:    
3、用“——”画出比喻句,把____________比做____________,用来说明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____”能体现出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游长城
爸爸要带我去游长城,我是多么高兴啊!
天刚蒙蒙亮,我就催爸爸起了床。可是当游览车开出北京城的时候,太阳已经升起老高了。
车子风驰电掣般地前进着,可我还嫌车子开得慢,恨不得让车子插上翅膀,立刻飞到长城。
长城终于到了。车刚一停稳,我就跳下车。阳光照耀下的长城在崇山峻岭中连绵起伏,好像一条长龙卧在山峦上,多么雄伟壮观啊!我迫不及待地随着爸爸登上了长城。
站在城楼上,我举目远望:长城随山而建,蜿蜒曲折,直通天边。城楼一个连一个,直指蓝天,我多么向往走遍每一个城楼啊!再看那一条条高高矮矮的山岭和洼地,看那一片片苍郁的树林和绿油油的庄稼,起起伏伏,犹如大海的波涛。在阵阵微风中,我仿佛听到了大海的轰鸣……这是多么美丽的山河,多么伟大的工程啊!(我怎能不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从一个城楼走向另一段城墙,尽兴地饱览了长城的美景。
当我和爸爸踏上归途时,太阳已经西坠。透过汽车的玻璃窗,我望着渐渐远去的长城,心里默念着:“再见了,长城!”
1.结合上下文,解释词语。
风驰电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迫不及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这个比喻句把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3.把文中用括号括着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线的句子,表明了作者_________的心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短文,回答问题。
九寨沟的异兽珍禽为九寨沟增添了勃勃生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请发挥想象,想想九寨沟还可能有哪些异兽珍禽,仿照上面的句式写一写。
也许,(                      )。也许,(                        )。
快乐阅读。

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湖是活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在嬉戏;湖是软的,微风习习,波纹道道,像一幅迎风飘舞的绸;湖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辉。
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官,那是金鱼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欢快?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是动人。
细丝般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湖是美的……
想一想: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湖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也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双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这段话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象到的?分别用“______”和“      ”画出来。
(2)由这段话你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爱大自然
可以说,世界上的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去爱,而藏在我内心深处永恒的爱却是对大自然的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是我爱的对象。总之一句话,我爱大自然的一切!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魔法师。她把四季风景送给了人类。不管是暖风阵阵的仲春,烈日炎炎的盛夏,秋高气爽的深秋,还是银装素裹的寒冬,都令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大自然像一位神奇的裁缝。她挥动自己神奇的剪刀,为森林、山峰裁剪了一套又一套的衣服。首先,她给它们做了一套浅绿的衣装,让春姑娘给它们穿上;接着,她又做了一条色泽鲜艳的裙子,让夏小姐给它们换上;之后,她又做了金黄色和银白色的大衣,让秋冬两位使者带来。就这样,一套又一套的神奇而美丽的衣装,给大地、森林、山峰增添了光彩。
大自然像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她派松树告诉人们遇到困难不要退缩的道理;她让绿叶告诉人们默默无闻地工作,却不要报酬的道理;她又叫小草告诉人们顽强生存的道理。人类在这位神奇老师的指导下,不断锻炼自己、丰富自己。
大自然又像一位慈母。她抚育弱不禁风的小花,锻炼身体强壮的大树。她让人们在树下遮阳,让孩子们在草地上玩耍,她让人们摘树上的果子,她让人们畅游河里的清水……人类在她温暖的怀抱里成长,她也心甘情愿地去奉献自己。
大自然又像一位严父,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从不宽容。
因为这一切的一切,我才爱大自然,爱她的神奇、善良和美丽。
(1)词语搭配连线。
暖风阵阵的       深秋               默默无闻地       小花
烈日炎炎的       寒冬               弱不禁风的       奉献
秋高气爽的       仲春               心甘情愿地       景色
银装素裹的       盛夏               回味无穷的       工作
(2)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
①大自然像(      )。 ②大自然像(      )。 ③大自然像(      )。
④大自然像(      )。 ⑤大自然像(      )。
(3)文章第6自然段写得很简练,你能模仿上文为它做补充吗?请你试一试。
大自然又像一位严父,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从不宽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写出一首描写春夏秋冬任何一个季节的古诗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走完长廊,就到万寿山脚下。抬头一望,一座八角的宝塔形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佛香阁。在佛香阁下面又是一排排的宫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一望,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在葱郁的树丛中,有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色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上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丝痕迹。往远处看,隐隐约约地望见北京城的城楼和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长长的堤岸旁有倒垂的杨柳。堤上是一座座石桥。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是一片树林,在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
(1)这段文字选自《         》。
(2)“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座八角的宝塔形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句话描写的是(      ),主要是从它的(      )和(      )等(      )的特点来描写的,如(      )、  (      )的琉璃瓦闪闪发光等。
(4)课文叙述的顺序是:(      )→(      )→(      )。
(5)第3自然段起到过渡作用的一句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