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03)|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轮到我守护母亲那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母亲病得不轻,下床很吃力。我赶紧说:“妈,你别动,我来抱你。”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朝后摔倒。
护士责怪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我说:“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护士问:“你以为你妈有多重?”我说: “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母亲说:“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也只有89斤。” ,
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护士说:“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眼力这么差。”我说:“如果你和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 护士问:“为什么?”我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我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的担子翻山越岭。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我愧疚地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护士也动情地说:“大妈,您真了不起。”母亲笑了笑:“②提那些往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子过来的?”
护士铺上新床单,回头吩咐我:“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我突发奇想地说:“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好好抱过您一回呢。让我抱您入睡吧。”母亲说:“快把我放下来,别让人笑话。”护士说:“大妈,您就让他抱一回吧。”母亲这才没有做声。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母亲抱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里流出来。
1.回答问题。
(1)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①,联系上下文想想,“我”为什么难过?
(2)默读文中画线的句子②,联系上下文想想,母亲的话是什么意思?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按要求填写。
(1)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让你想到哪一句传诵千古的诗句?请写下来。
(2)读了《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让你想到哪首歌曲?请你写出其中的一句歌词。
参考答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一读,回答下列问题。
“他们捆绑、毒打许母,逼问许世友的下落。许母咬紧牙关,一个字不说。许世友惦念母亲,连夜赶回家,未及问候,便先双膝下跪道:“娘,不孝的儿子让您受苦了。”
通过这一段话,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母亲?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连一连。
慈母手中线                    母行万里儿不愁
谁言寸草心                    此时有子不如无
儿行千里母担忧                游子身上衣
惨惨柴门风雪夜                报得三春晖发
类型:连线题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惦念——(      )     孝敬——(     )
诞生——(      )     附近——(      )
威胁——(      )     贫寒——(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辨字组词。
垣(       )    矮(       )     棚(       )
坦(       )    倭(       )     绷(       )
便(       )    熟(       )     岔(       )
哽(       )    塾(       )     贫(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补充成语)
昂首()坚强()()起敬
气壮()()钉()铁惊天()
你在课外一定还积累了不少成语吧,请至少写出四个。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的成语前后是同义词,你会填吗?(12分)
背井( )( )  三心( )(  )   狐朋(   )(   )
街谈( )( )  谨小( )(  )   怨天(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请用成语趣填歇后语(8分)
水上的浮萍——(         )   擀面杖吹火——(        )
铁公鸡——(           )    热锅上的蚂蚁——(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最美的书桌
在一间青砖的房子里,有几张普通的旧书桌。其中一张是世界上最美的书桌。
与其他几张书桌没有什么不同,它是方形的,以木榫连接的部件,已失去了光泽,呈现暗红色或者自黑色。桌面看上去平滑,但是不能反光;(         )没有抽屉,(     )书只能放在桌面上;没有古典的雕饰,也称不上精致,它却是世界上最美的书桌------站在这张书桌前,你会看到那个少年。
他是英俊的,穿着粗布长衫,或者别的什么很朴素的衣服,眼睛是明亮的,闪射着光芒。
有一天他的目光越过桌上的四书五经,越过其他站着回答同样问题的同学,也肯定越过了那位老师。
他用少年稚气而坚定的声音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声音如雷鸣。
后来,这个少年走了,再也没有回来,但它的声音就留在了这张桌子里,桌子幸运的拥有了永久的生命。来到了这张桌子前的人都能听到这声音,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这声音一直想着,他是如此的巨大,在整间房里轰鸣,。并直射向屋外四周。  
来到这里的人都屏住了呼吸,即使是那些着西装.坐着豪华轿车,在众人簇拥之下而来的人。他们也许都有一间装饰森严的办公室,也许都有一张精致华美而且又特别具有浑厚凝重色彩的巨大的办公桌。他们曾经随意地坐在他们巨大的桌前发号施令,或埋头写什么文稿,文件,但在这张书桌前,没有一个人有勇气说一句哪怕是赞美的话。他朴素的庄严压迫了每个人的随意的想法。
(1)在第二段的空白处填适当的关联词。
(2)其中一张是世上最美的书桌。“美”的含义:                           
                                                            
(3)少年回答的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设想一下问的是什么问题?
                                                                   
(4)几十年来,这声音一直响着"这声音指:                   
(5)文中的这个少年是谁?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扬州个园 
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 盖取东坡诗意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 无竹使人俗 以示主人不俗 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眼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香飘,苍翠生凉。
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秋山是个园假山艺术的顶峰,具有北方园林雄伟瑰丽的色彩,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雪墙,墙上开了四个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游个园一周,真是如历四季。
(1)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个园的主要特点?请写在下面(1分)
                                                                        
(2)本文是按_________顺序来写的。(1分)
(3)文中哪一句话写出了 “个园”名称的来历?请写在下面(2分)
                                                                
(4)给第一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2分)
(5)全文的结构方式是什么结构?( 在正确答案上打对号 )(1分)
1)总-分  2)总-分-总  3)分-总
(6)你能写出像文中 “秋高气爽”这样描写秋天的成语吗?(3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