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03)|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品读。
当潮水升到沙滩上的时候,如果从山上望下去,你可以看见那潮水像是一片叠一片的。一片水拥到沙滩上了,接着就是第二片水盖在第一片上。这样一片盖过一片,永不休止。

从山上走下来,到沙滩上看那潮水就像是卷过来的,仿佛是一幅展开着的画,一点儿一点儿卷起来,到沙滩高处,画便卷完了。这还是初上潮的情景。等到高潮时,那不是一片一片地拥过来,却是一大块一大块跃过来,跌过来了,到了沙滩上,便跳起来,飞起来,轰轰地怒号。因为被沙滩阻止着,它便吐一堆白沫而退下去,但又立刻前赴后继地拥上来,像非将这片沙滩征服不可。后来,那沙滩果然被潮水渐渐征服了,远望海水冲击岛边,像是升起一阵阵的白烟。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那潮水面上仿佛铺满了一颗颗的水晶,跟著潮头滚过来,将近沙滩时,便都不见了。海岛脚下有时还有一点两点特别明亮的水花,像是常明灯,照耀在海面上。
(1) 第一自然段中加点的两个“盖”可不可以换成“叠”字?为什么?


(2)你能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潮水的动词吗?

(3)请将上面所摘短文中的成语找出来,并解释该成语的意思。

(4)作者在文中采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来表现潮水的?请你任选其一写一句话。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7分)
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而一面又把它那激荡的、跳跃的光辉投向两边陡立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列气息。
1、这两段话是按         顺序描写景物的,文章把早晨三峡的特点概括为     
     ,把中午三峡的特点概括为            。(3分)
2、早晨太阳出来时,橘柚树是怎样的?(2分)
                                                                                                  
                                                                                                  
3、摘抄一句比喻句,并写出把什么比作什么?(2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
竹筏泛舟九曲溪
“咱武夷山的一大特点呀,就是竹筏,到武夷山不泛舟九曲溪,就白来了。”导游的脸上闪烁着奇异的光彩,骄傲地说。他的话,给我的脑海嵌入了极深的印象。
现在我站在九曲溪边了。岸边(bó pō)着几只竹筏,艄公热情地招呼我坐在竹椅上,稳稳的,周身围着竹子的清香,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似的。
九曲溪的水,不深,清清的,溪底的鹅卵石,历历可见,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五彩的光芒。我时常迷惑,那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却没(diān zhān)污了它,它竟依然故我,丁丁东东地欢唱着。船公持着青竹,在岸石上轻轻一点,竹筏一下子滑出很远。
我们顺流而下,溪水轻轻地拍着竹筏,那竹筏的清水的滋润下仿佛更生动了。环视四周,陡峭的壁崖,直上青天,偶在一两座山下能见到努力攀登的人,人在大自然中是那么渺小的一(lì sù),然而能征服自然,也是人的伟大吧!
竹筏上一时寂静无声,艄公却开口道:“我给你们唱个歌吧。”随即自唱起来。我听不懂歌词,却能听出他对这山水,这土地的眷恋之情,那圆润、嘹亮的歌声在空中久久飘荡着……
不知不觉中,竹筏已漂到了第九曲,水流变得急了,竹筏禁不住左右摇晃起来,我们都大惊失色——被浪花泡成落汤鸡,毕竟不是什么好玩的事。艄公却不慌不忙,将那根青竹在礁石上左磕右点,绕过急流险滩,最后稳稳地停在岸边。我忽然感到,每个人的生命都像溪中的竹筏,都会同到急流和暗礁,遇到急流时,就该像艄公一样掌握自己的生命之舵,渡过险滩,去追求新的目标。
现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手持青竹,站在竹筏上的照(piān piàn),然而,珍藏在我心中的不只是一张相片……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短文从溪水的               、         三方面描绘了九曲溪的特点,写出九曲溪给游人带来了无限的情趣。
(3)作者通过泛舟九曲溪,有怎样的感悟?在文中用“       ”画出来。
(4)文中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欣赏。
                       
风筝,令人记起那早已(   )去的童年,可现在,我心中被它牵出的却是缕缕失落和愧悔。
孩子刚进入初二,老师告诫我:这是孩子成绩转变的关键的年级,家长必须如何如何。我当然坚决照办,立即对孩子约法三章:寒假不准玩,晚上不准看电视,下学期每科必须上85分……
除夕,我和妻无暇过问孩子的功课。不知什么时候,他乘我们不备悄悄溜出户外,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了。
一会儿,他从外面蹦蹦跳跳地跑回家来,手里高高(   )着一只色彩鲜艳的风筝。“爸爸,妈妈,你们看哪,多漂亮的蝴蝶!”孩子一脸得意忘形的神态。我一把夺过风筝,就要撕个粉碎。孩子从未见我发这么大的火,“哇”地一声嚎啕大哭起来。妻连连哄孩子道:“别哭!别哭!妈替你把风筝挂在墙上,以后再放吧。”孩子也一边(   )泪一边走进卧室拿起书本。
一天,检查孩子作业,看到整整齐齐的书写,老师划上的道道红勾,我喜不自胜。突然,一则标题引起我的注意——“咦?《挂在墙上的童年》!童年能挂上墙么?不通!题目就不通,拿腔捏调的!怎么,还给了九十分?”
孩子在作文中记叙了买风筝的那段往事。他并没有责怪自己的父亲,相反,还很理解做父母的一片苦心;负担过重,这是现实;竞争激烈,这更是现实!因此,他说:“户外的春天不是我的,天上的风筝没有我的,只能将自己的童年永远永远挂在墙上!”然而,在作文的结尾处,他仍旧忍不住发出了成年人的叹息:“唉,别了,我的童年!但愿比我年纪更小的千千万万弟弟妹妹们,不再将童年挂在墙上。”
此时,我情不自禁热泪盈眶。我想起自己的童年,因家境贫寒想买风筝而不可能;眼下,孩子买到风筝却又不能放!这是怎样的错位和失调啊!
唉!孩子的童年被我挂在了墙上,而我的中年又被挂在什么地方呢?一种不可名状的失落感涌上心头,我抬起头来,无限惆怅(       )地望着蓝天上的风筝……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得意忘形——
喜不自胜——
(3)请你给短文写上题目。
(4)请以“风筝”为线索,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5)请你说一说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加油站
欣赏下面的美文,近距离接触老舍哟!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是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1. 这段话是围绕写的。
2. 因为平地是 ,小丘是    ,羊群是      ,小丘的线条是       的,所以说天底下     
3. 绿毯是指   ,白色的大花是指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文章贵在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意思,你理解了吗?请填一填。
1.“桂林山水甲天下”:“甲”的意思是:      。再写两个与它的意思相近的词:             。   
2.“这一座座矮小的山峰,遍布在漓江两岸,使我感到有说不出的惊讶。”联系上下文说说让作者惊讶的地方:                           
3.作者游览漓江发现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桂林的山拔地而起,千姿百态,文中介绍了哪些山:                      
4.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段话: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品读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选文第一句作者采用了_____修辞手法来叙述的。
2.选文第二句是一排比句,它在这里起什么作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二自然段第一句采取了______手法。你知道作者为什么采用这一手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查字典,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波澜壮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拔地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危峰兀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怪石嶙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1.写出三个描写长江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句中把_______比作了____________
3.这段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
西 湖
西湖三面环山一面靠城,面积5.65平方公里。那一泓脉脉含情、明净鲜活的湖水,就蕴藏在这连绵起伏、若隐若现的层峦叠嶂之中;(鼎足而立的湖中三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就像三颗绿色的宝石,巧妙地镶嵌在这碧玉似的镜面上,而苏堤、白堤则像两条飘逸在这镜面上的缎带。)水映山色,山色更加秀媚;山衬水态,水态愈显柔情。山与水美妙和谐地结合,使游人有置身画图中的感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是一首诗,是一幅天成的图画,是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1)查字典填空。
“嵌”是(  )结构的字,部首是( )。
“鼎”共( )画,第六画是(  )。
(2)从文中找出描写湖水的两个词语:_____、_____;描写山的两个词语:_____、_____。
(3)读文中家()的句子。并回答问题。
①理解句中带点的词语,体会作者用词的巧妙!并谈谈你读了这句话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这句话写的是西湖的什么地方?分别把它们比作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西湖是诗,是天成的图画,是美丽的故事。你欣赏过西湖的美景吗?如果没有,可以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西湖。你认为西湖是_____,是_____,是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回望三峡(节选)

当危崖耸峙、如刀劈般的夔门迎面扑来,屏障般遮在两旁,原本极开阔的视野忽地局促起来。平缓的江水顿如脱缰野马,拥挤着、跳跃着,咆哮奔腾,那掩映在绿荫中的白帝城几乎是一闪便从船舷旁留在了船后。就像古诗里说的:“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天仿佛一下子被山拉低了许多。——在许多次与三峡失之交臂后,三峡,就这样打开她兀立的大门,任长江将我们送入一页画幅。

船行峡中,群峰对峙,峭壁嵯峨,飞岩如削;仰望高空,万峰攒天,天光一线;俯视江面,云落峡底,浪花飞卷。山是骤然凝结的水,让人想起雄奇、伟岸,想起男子汉那坚实的胸膛;水是奔腾飞跃的山,让人想起纯美、坚韧,想起川妹子火辣辣的性格。

曲曲折折之间,长江劈夔门,切巫山,夺路东去。船首翘望,眼看一座山峰横在眼前,堵住江路,但船一直走下去,直到山脚,江水一弯,又是一条闪着亮光的水路。在这峰回水转中,我们行进着,仰神女风采,读兵书宝剑,品牛肝马肺,江水流过巴楚的悬棺栈道,流过崖间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伴随着历史的年轮,那一个涟漪接一个涟漪,走向前方。峰峰岭岭,险峻迤逦,演绎着岁月的沧桑。

1.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让你想到了哪几句诗?
________和________。
2.用“________”画出选文中一处作者由眼前的山水展开想象的句子。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①选文中和“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相对应的一句话是________
②“峰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说明山________。
③选文中能够解释“峰回水转”的句子是________
4.判断正误
(1)“天仿佛一下子被山拉低了许多。”这句话是比喻句。(_______)
(2)“仰望高空,万峰攒天,天光一线;俯视江面,云落峡底,浪花飞卷”这句话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_______)
5.假如你也来到三峡,观赏了如此美丽的景色,你想怎么赞美三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