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S版(2003)|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七颗钻石
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木头水罐(        )(        )(        )
给(    )喝 给(    )喝给(    )喝
(2)“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还是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为什么?
                                                                            
(3)水罐不断地变化,越变越好,你认为是什么让它变的?
                                                                            
(4)这个文段选自课文《七颗钻石》,作者用它做题目的目的可能是: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语段答题。

春天,细雨蒙蒙,伞撑开身子,为他人挡住了淋人的雨水。
盛夏,烈日炎炎,伞撑开身子,为他人遮住了灼人的阳光。
秋天,细雨连绵,伞撑开身子,为他人遮挡了凉意袭人的雨滴。
严冬,风雪交加,伞撑开身子,为他人抵御了刺骨的寒冷。
但是,一走进屋子,伞却收拢身子,谦虚地躺在墙角最不惹人地方。
小花猫不解地问:“伞大哥,您做了那么多好事,却默默无闻,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伞反问说:“如果人们需要我的时候,我蜷着身子躲起来,而不用着我的时候,我却又硬撑开身子显示自己的存在,那生活在世上又有什么意思?能够为人民服务,这是我最高兴的事。”
1.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人:①火烧;②火烫;③明亮。(   )
:①剖开;②消除;③明白。(   )
默默无:①听见;②用鼻子嗅气味;③名声;④消息。(   )
2.前四个自然段描写了伞                       
3.用“     ”画出描写伞风格的一句话。
4.前四个自然段是按       顺序写的,从                  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
5.伞这样生活有意义吗?为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大搜索。

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与妹妹相符。医生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稍一犹豫,又认真地想了想,终于点了点头,郑重而又严肃,仿佛作出了一个极其重大的决定,脸上洋溢着勇敢的神情。

抽血时,男孩十分安静,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后,男孩躺在床上一动不动,目不转睛地看着医生将血液注入妹妹体内。手术完毕,男孩停止了微笑,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被男孩的勇敢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付出了他一生的坚强。

医生的手心渗出了汗,他握紧了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 真的 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医生微笑着 充满爱心 你能活到100岁 小活子 你很健康

男孩从床上跳到地上,高兴得又蹦又跳。他在地上转了几圈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了袖子,露出了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1.用“——”在文中画出小男孩抽血前的神情,体现了小男孩的什么精神?
                                 
2.用“﹏﹏﹏”在文中画出小男孩抽血后的神情,体现了小男孩的什么精神?
                                       
3.用“==”在文中画出小男孩的语言,体现了小男孩的什么精神?
                                         
4.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5.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含义。
颤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震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犹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破折号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妹妹做完了手术后,会对哥哥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小男孩的行为让你感动吗?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假如是你会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雨,像落叶一样qīng( ),像针尖一样xì( ),一串串,在阳光下闪亮。它密密地向大地飞sǎ( ),仿佛要洗净残冬留下的斑斑hén  jì ( )。叽叽喳喳的小麻雀和一些不知名的小鸟,一齐在雨里fēi  míng( )。

1.拼读音节,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汉字。
2.这段文章是写哪个季节的景象(___),可以从(___)看出。
3.这段文章语言有什么特点?(  )
A.比喻B.排比C.拟人D.描写细腻、形象具体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小木屋。(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1.文章中水罐共有几次神奇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水罐的变化顺序排列句子。
___)金水罐。
___)银水罐。
___)空水罐。
___)装满清水。
___)跳出钻石。
3.读下面的句子,用加横线的字组词。
小姑娘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咽(yàn):___________
咽(yān):___________
咽(yè):___________
4.读完这个故事,你觉得作者主要歌颂了什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他是(____)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等。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星星银元
从前有个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她无依无靠,四处流浪。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好心人送的面包外,一无所有,但她非常虔诚和善良。
一次,她在野外遇到一个乞讨的穷人,就把手中的面包全部给了他。穷人感激地说:“你是个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的!”往前走了没多久,又遇到一个小男孩光着头在哭。风呼呼地刮着,小女孩取下自己的帽子给了他。小男孩戴上帽子后,立刻不哭了。小女孩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她看见一个小孩子没穿外套,在风中冻得直发抖,她又脱下自己的外套给他穿上。小孩子说:“姐姐,你真是一个好人。”再走一会儿,小女孩又看到一个没穿上衣的穷苦人蜷缩在一块石头后面,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小女孩心想:这人太可怜了,反正我还有一条裙子,就把衬衫给他吧。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衬衫给了他。
天渐渐地黑了,她来到一片森林。这时又有一个小孩子请求小女孩把裙子给他。小女孩为难了,但她又一想:反正天已经黑了,谁也看不到我没穿衣服。于是,她又把裙子给了小孩。
当她一无所有地站在森林里时,突然天上的星星哭了,它们纷纷落下来,一些落在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马上有了一套缀着金线的裙子。而落在地上的变成了亮晶晶的银币。小女孩把银币分给了穷苦人。
1.按照例子写词语。
亮晶晶 (        )(       )(       )
2.结合上文说说小姑娘是怎样的一个人?
3.这篇童话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鲁班造伞
很久以前,还没有伞。著名的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雨来了,或是被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
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张荷叶。
鲁班问他们 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 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 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 就不怕晒了
鲁班拿过一张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鲁班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地喊起来,“这东西既能挡雨遮太阳,又很轻巧。”
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这就是最早的伞。
1. 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 用“△”画出鲁班造伞时的动词。
3. 找到文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是把什么比喻什么?
4. 找出表示鲁班造出“羊皮伞”时心情的词语:高兴。
你还能再写出与它相近的表示心情的词语吗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丹丹,伞歪了。”传来外公微微颤抖的声音。我抬起头,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外公当年做过的事。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
回到家里,我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1.照样子,写词语。
灰蒙蒙(ABB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不知不觉(ABAC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                                                                                                  
3.“外公当年做过的事”是什么事?
4.“外公嘴角微微一颤”的原因是(   )
A.外公觉得“我”长大了,他被“我”的行为感动了。
B.外公年龄太大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理解。

那倾斜的伞

很小的时候,我十分喜欢下雨。

每逢“淅沥”声从窗外响起,外公便会来到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我就一蹦一跳地跑向外公,钻进伞下,挽住外公的胳膊。于是,我们便走进了这片雨的世界中。

抬起头,我惊讶地发现头顶的天空不知何时已变成墨绿色的,绿得那样深,绿得那样扣人心弦。望望外公,外公头顶原应墨绿色的天空已经破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外公,伞歪了。”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我困惑了,“怎么搞的,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

回到家里,我发现外公一边肩膀都湿透了。“外公,你肩膀都被淋湿了,快擦干呀!” 你有没有被淋着呀 外公问 啊 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 外公开心地笑了起来。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是干的,一半是湿的。

不知从何时起,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是我为外公撑伞。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都和以前一样。“丹丹,伞歪了。”传来外公微颤的声音。我抬起头,这才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与外公相同的事,①这仍然是把倾斜着的伞。回到家里,我接过外公递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 温柔)的伞,我会永远(怜惜 珍惜)它,爱护它。②从此,我总盼着下雨。

1.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给第四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3.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不解(_________)      惊奇(_________
4.请用“||”将文章分为四段,并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课文内容,在文中标有序号了地方补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为什么喜欢下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什么“我”发现头顶的天空是墨绿色?“扣人心弦”是什么意思?这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蚂蚁和螳螂

在夏天里,蚂蚁们每天一大早便起床,辛勤地工作着。

螳螂呢?天天“叽哩叽哩”地唱着歌,游手好闲地过日子。每一个地方都有吃的东西,满山遍野正是花朵盛开的时候,真是一个快乐的夏天啊!

螳螂看到蚂蚁工作,感到非常奇怪。“喂!蚂蚁先生,为什么要那么努力工作呢?稍微休息一下,像我这样唱唱歌不是很好吗?”可是,蚂蚁仍然继续工作着,说:“在夏天里积存食物,才能为严寒的冬天做准备呀!”螳螂听蚂蚁这么说,就不再理蚂蚁。“哎!真是麻烦,干吗要想那么久以后的事呢!”

快乐的夏天结束了,秋天也过去了,冬天来了。北风呼呼地吹着,天空中下着绵绵的雪花。到处都是雪,螳螂一点食物都找不到,消瘦得不成样子。

螳螂蹒跚地走在雪地上,心想:我若像蚂蚁先生,在夏天里贮存食物该多好啊!

1.短文共有(____)个自然段。第(____)自然段写了螳螂和蚂蚁的对话。
2.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游手好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是从哪几句话推断出这两个词语的意思的?在文中画出来
3.螳螂在夏天和冬天有什么不同的想法?
夏天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天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寓言,你想对蚂蚁或螳螂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