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S版(2003)|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鲁班造伞
很久以前,还没有伞。著名的工匠鲁班和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许多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雨来了,或是被太阳晒得难受了,行人可以躲一躲,歇一歇,喘口气儿。
可是鲁班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总不能待在亭子里不走啊。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用什么办法才能把亭子做得轻轻巧巧的呢?
一天,天气热极了,鲁班看见许多小孩子在荷塘边玩,每个孩子的头上都顶着一张荷叶。
鲁班问他们 你们为什么顶着荷叶呢 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 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 就不怕晒了
鲁班拿过一张荷叶,仔细地瞧了又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许多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
鲁班的心里一下亮堂起来。他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样子,扎了个架子;又找了一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地喊起来,“这东西既能挡雨遮太阳,又很轻巧。”
后来,他又把它改成了可以活动的:用的时候,就把它撑开;用不着时,就把它收拢。这就是最早的伞。
1. 给文中缺少标点的句子加上标点。
2. 用“△”画出鲁班造伞时的动词。
3. 找到文中的一个打比方的句子,是把什么比喻什么?
4. 找出表示鲁班造出“羊皮伞”时心情的词语:高兴。
你还能再写出与它相近的表示心情的词语吗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丹丹,伞歪了。”传来外公微微颤抖的声音。我抬起头,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外公当年做过的事。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
回到家里,我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1.照样子,写词语。
灰蒙蒙(ABB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不知不觉(ABAC式)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                                                                                                  
3.“外公当年做过的事”是什么事?
4.“外公嘴角微微一颤”的原因是(   )
A.外公觉得“我”长大了,他被“我”的行为感动了。
B.外公年龄太大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理解。

那倾斜的伞

很小的时候,我十分喜欢下雨。

每逢“淅沥”声从窗外响起,外公便会来到门口,打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向我招招手。我就一蹦一跳地跑向外公,钻进伞下,挽住外公的胳膊。于是,我们便走进了这片雨的世界中。

抬起头,我惊讶地发现头顶的天空不知何时已变成墨绿色的,绿得那样深,绿得那样扣人心弦。望望外公,外公头顶原应墨绿色的天空已经破了,一半是墨绿色,一半却是灰蒙蒙的。“外公,伞歪了。”外公抬头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我困惑了,“怎么搞的,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

回到家里,我发现外公一边肩膀都湿透了。“外公,你肩膀都被淋湿了,快擦干呀!” 你有没有被淋着呀 外公问 啊 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 外公开心地笑了起来。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是干的,一半是湿的。

不知从何时起,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是我为外公撑伞。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都和以前一样。“丹丹,伞歪了。”传来外公微颤的声音。我抬起头,这才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与外公相同的事,①这仍然是把倾斜着的伞。回到家里,我接过外公递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 温柔)的伞,我会永远(怜惜 珍惜)它,爱护它。②从此,我总盼着下雨。

1.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给第四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标点。
3.在第三自然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不解(_________)      惊奇(_________
4.请用“||”将文章分为四段,并写出段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联系课文内容,在文中标有序号了地方补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用自己的话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为什么喜欢下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为什么“我”发现头顶的天空是墨绿色?“扣人心弦”是什么意思?这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回到家里,我发现外公上衣的一边肩膀都湿透了。“外公,您肩膀都淋湿了,快擦擦吧!”外公拿起一块干毛巾,一边擦衣服,一边问我:“丹丹,你淋湿了吗?”“没有哇!你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呢!”我说。外公听了,开心地笑了起来。
就这样,每次我们从雨中回来,外公的身子总是一半干一半湿的。

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
“丹丹,伞歪了。”传来外公微微颤抖的声音。我抬起头,发现我头顶上的天空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是灰蒙蒙的。我的心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外公当年做过的事。这仍然是把倾斜的伞。
回到家里,我接过外公递过来的毛巾,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已开始浑浊的双眼泪光点点。
那是把倾斜的伞,是把充满了(温情温柔)的伞,我会永远(怜惜珍惜)它,爱护它。
1.用“____”画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不知过了多少年,撑伞的人已不是外公,而是我。仍然是那片雨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一切和以前一样。”这句话中的三个“仍然”交代了人物还是______________,但人物的角色转换了,撑伞的人是________,被雨淋湿的人是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关爱长辈的亲情。
3.联系课文内容,在文中画“ ”的句子后补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读结尾的句子,回答问题。
作者“珍惜”“爱护”的表面是那把__________,而实际上是祖孙间那__________,这正是“________”所倾注、传递的情意。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父爱的高度
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那时父亲还年轻,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支架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上,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
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春节回家,听说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你的位置好”,一边托孩子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处咯咯地笑着。我不知怎么搞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
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的泪一下子涌了出来。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1.文中说“我不知怎么搞的,眼睛一下子就湿润了”,造成作者眼睛湿润的原因是()
A.“我”为身边的小孩高兴。
B.“我”没有父亲的陪伴,心中失落。
C.“我”在看电影时,看到身边来了一对父子,父亲把儿子架在肩膀上看电影,那父子亲情让作者蓦然想起自己当年和父亲一起看电影时一样的情形,为这亲情而感动。
2.“我一直在寻找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这动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它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