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鄂教版(2003)|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比一比,组词语。
(         )        (          )        (         )        (        )
(         )        (          )        (         )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查字典填表。
要查的字音序音节部首除部首外还有几画字义(正确的打“√”)
①穷困;②为难
①追逐;②赶走;强迫离开;
③依照先后次序。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选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简单明了(le liáo)     差(chā chà)不多        情不自禁(jīn jìn)
惩(chēng chéng)罚     动弹(tán dàn)            似(sì shì)的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1.在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思索(       )       愉快(       )     推想(       )       特别(       )
2.用下列成语写一个句子。
绞尽脑汁: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语段中画“______”的句子改写成否定句和双重否定句。
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痴迷     着迷     迷惑
1.人类对飞行一直(       ),从远古长着翅膀的天使、天神,到今天的太空穿梭机,人类从未放弃过。
2.那里风景如画,令我(       ),常常在那里流连忘返。
发明     发现     发生
3.找到攻克艾滋病的疫苗,是人类医学史上重大的(       )
4.考古学家在冰川里(       )远古时代的微生物。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得意形——废寝B.喜出外—— 一无际
C.曾农桑——出D.送孟浩然广陵——杨氏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杨氏之子》一文中的对话真是巧妙,使我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
B.妈妈总是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指挥我复习功课。
C.经过治疗,小军的病很快恢复了健康。
D.我的作业全部做完了,还有一道题没有完成。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填序号)
A.设问    B.排比    C.夸张    D.比喻
1.拿笔的时候,全靠他推动笔杆;遇到危险的事,都要由他去试探或冒险;秽物、毒物、烈物,他接触的机会最多;刀伤、烫伤、轧伤、咬伤,他消受的机会最多。(_____
2.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_____
3.舞蹈演员的手指不是常作兰花状吗?这两根手指正是这朵兰花中最优美的两瓣。(_____
4.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_____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掌声

一走进教室,我就感到有些蹊跷——安静里好像潜伏着一种与平时不同的意味。果然,师生相互问好后,我还没开口讲课,就发现全班50多个学生直勾勾地盯着我身后的黑板。为了让学生集中精力,我立即以平静的语调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

“报告老师,您看黑板上有一行清晰的粉笔字。” ——“高老师是个”,后边还有个不太清晰的“坏”字。

这是我教学近10年来从未出现的情况,过去每当我上语文课时,黑板总是擦得干干净净,我的心情总是清清爽爽。

这几个字,显然是我有什么得罪学生的地方,他们是在向我公开挑战。我仔细一看,这字体像是李晓的,昨天也是上第三节课时我批评过他。我的火一下子蹿得老高,真有    的感觉,但是转瞬间我控制住了自己,并决定改变教学内容。 

我面带微笑地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上说话课,题目有些同学已经知道,并替我写在黑板上了,谢谢这位同学!”尽管我竭力表示真诚,但    ,很多同学还是一脸不安的神色。 

我用粉笔把不太清晰的“坏”字描了一下,并添上了“老师吗?”许多学生这才发出了善意的笑声,我    ,接着说:“我,就是你们的高老师,是个坏老师吗?今天,我愿意把一个真实的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我详细地介绍了我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也坦诚地承认了一些弱点和缺点。由于是谈自己,由于有刚才感情的反弹,我说起来感情充沛,如行云流水一般。 

我说完了,教室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静,接着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李晓眼中晶莹,手也拍得非常起劲儿。

这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是第一次,我完全陶醉了,这掌声久久地在我脑海中回响。

我潇洒地在“高老师”三个字底下画上一道横线,擦掉了“高老师”三个字,将题目改成“    是个    吗?”要求道:“请各位同学考虑一下,完善题目,并以这个题目说一段话。” 

李晓第一个举起手,这让我颇感意外。我让他站了起来,他说:“我的题目是《李晓是那个写‘高老师是个坏’这几个字的学生吗》。”A我心中一惊,学生的眼光是多么犀利啊!他讲得非常流畅,否定了黑板上的字是他写的。尽管我心中不相信他的话,但对他的说话艺术还是赞许的。学生们又鼓起掌来,这掌声似乎比刚才的更热烈。

掌声一落,王娜娜举起了手,她说:“我的题目是《王娜娜是那个坏学生吗》。”她承认那行字是她写的,主要是想看一下老师是否有雅量。她说她不是个坏学生,高老师更不是个坏老师。今天,她感到老师的形象更加高大了。

我非常惊奇,但还是为她的活泼大胆而高兴,更为她的说话水平而高兴。全班学生的掌声又一次响了起来。我十分欣慰!

B从那以后,这三次不同凡响的掌声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1.文中的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是:_____,具体地点是:____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不知所措 收效甚微 不甘失败B.怒发冲冠 收效甚微 趁热打铁
C.不知所措 事半功倍 趁热打铁D.怒发冲冠 事半功倍 不甘失败
3.对文中画线句子A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我”赞赏李晓勇于承认错误
B.“我”赞叹李晓敏锐地发现了“我”对他的怀疑
C.“我”为李晓的敢作敢当而感叹、吃惊
D.“我”为李晓说话练习的题目新颖别致而感叹、吃惊
4.对文中画线句子B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时时回响”虽是虚写,但真实地反映了“我”的内心感受。
B.三次掌声的“不同凡响”之处主要在于一次比一次更热烈、更有意义。
C.三次掌声的“不同凡响”之处还在于:不仅褒奖了三位说话人的口才,而且褒奖了三个人的坦诚。
D.这句话指出三次掌声给“我”的印象之深。
5.下面有关“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按文中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非常惊奇。 ②“我”完全陶醉了。 ③“我”十分欣慰。 
④“我”感到有些蹊跷。 ⑤“我”颇感意外。 ⑥“我”火冒三丈。 
⑦“我”控制住了自己。
A.④⑥⑦②⑤①③B.④⑦⑥⑤②①③C.④①⑥②⑤⑦③D.④①⑥⑤②⑦③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超级模仿秀。
1.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用加点词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仿写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