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京版(2004)|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两段文字,完成练习。

片段一: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选自老舍 《草原》)

片段二:车子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到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里,天地顿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两边也有山,但都变成缓缓的土坡,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但难得的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这时除了将它比作一块大地毯,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但这地毯实在太大,除了天,就剩下一个它;除了天的蓝,就是它的绿;除了天上的云朵,就剩下这地毯上的牛羊。这时我们平常看惯了的房屋街道、车马行人,还有山水阡陌,已都成了前世的依稀记忆。看着这无垠的草原和无穷的蓝天,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选自梁衡《草原八月末》)

1.找出两个片段中形容“绿”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读上面两个片段,二者有什么相同之处?(     )(多选)
A.二者都着重写草原的“绿”。
B.二者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二者都表现了蒙汉情深。
D.二者在写草原景色的同时都融入了作者的感受。
3.根据片段内容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片段一描绘了天空、草地、小丘、羊群、骏马和大牛所构成的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_______
(2)老舍先生把“草原”比作“只用绿色渲染的中国画”,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骏马和大牛也“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样描写把景象写得具体可感。_______
(3)梁衡先生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以细腻的笔触写出了眼前草原的开阔、静谧。_______
(4)《草原八月末》中“被融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一句形象地写出了开阔的草原给人的神奇感受。_______
4.同样初入草原,梁衡先生的感受与老舍先生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草原(节选)

①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有时候都静立不动,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

②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联系上下文填空。 
第①自然段主要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分别由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骏马和大牛构成了生动的画面。
2.“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联系上下文说说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访问的是距离最近的陈巴尔虎旗。
B.一望无际的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C.主人们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并且穿着节日盛装,表现出他们对我们的欢迎和重视。
D.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怎么走都可以。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    ,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    ,又想坐下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根据课文,将选段内容补充完整。
2.选段为了突出草原的美丽,主要描写了草原的天空、平地、________________等,写出了草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段中画“    ”句子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碧千里”写出了草原绿的范围广,“翠色欲流”写出了草原绿的程度深。
B.画“﹏﹏﹏”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草原的静态美,其中“绣”字形象地写出了洁白的羊群给草原带来的无限生机。
C.“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两句话写出了草原的景色美,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草原的喜爱之情。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草原》,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yín  yíng)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给选文中加点字选择错误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愉快——________   勾勒——________   舒服——________
3.选文中有两个形容“绿”的四字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我还从课外积累了两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哪句话表达了作者的心情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选文最后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草原上的牛马懂得欣赏美景,也被陶醉了。
B.作者借物抒情,赞美草原的美丽景色。
C.草原上的牛马多,这是草原景色的特点。
D.草原上的美景令牛马对它有了很深的感情,舍不得离去。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草原(节选)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请你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要求填入的后两个词语都包含有“绿”的意思,请你再写出两个这样的词语:                                  
2.文中“无边的绿毯”指的是______,“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_____,“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指的是______
3.“空气是那么……,天空是那么……”“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这样重复使用词语,你认为好不好?请写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情景交融,请你用“     ”画出描写作者感受的句子。美丽的草原触发了你怎样的感受或联想呢?请你写一写吧。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延伸阅读

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节选)

我扑向七月的清晨,深深地呼吸着雨后甜润的空气。瞬间,我惊住了,像是无意中扑进一幅巨大的画卷,失去了中心和方向。我的眼前,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边无际的蓝色湖水。那草滩的绿,绿得娇嫩;那菜花的黄,黄得蓬勃;而那湖水的蓝,又是蓝得多么醉人啊! 它蓝似海洋,可比海洋要蓝得纯正;它蓝似天空,可比天空要蓝得深沉。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恬雅。那蓝锦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浆液,又像是白种人的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正当我折服于这蓝色的魅力,而又苦于找不到恰当比喻的时候,我突然记起少数民族对青海湖的称呼。在蒙语里,它被叫作“库库诺尔”,在藏语里,它被叫作“错温布”,都是“青颜色的大海”之意。为什么要叫作“青色的海”而不叫作“蓝色的海”呢? 莫不是出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古语? 其实,青海湖水所以如此湛蓝,因为湖面高出海面三千一百九十七米,比两个泰山还高,湖水中含氧量较低,浮游生物稀少,含盐量在百分之零点六左右,透明度达到八九米以上,因而,湖水就显得更晶莹明澈,难怪青海湖水蓝得那么美,那么醉人!

1.写出少数民族对青海湖的称呼。
蒙语: ______ 藏语: ______
2.写出短文所描述的三个主要景物。
一片____________; 
一垄垄____________ 
一派______的蓝色______
3.分析作者如何写青海湖的“蓝”:一是比较,将青海湖的蓝与____________进行比较;二是比喻,将青海湖的蓝比作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出青海湖蓝得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青海湖水为什么蓝得那么美? 用“   ”画出有关的句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ā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奇丽(________)   愉快(_______)   舒服(_________
4.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从课外积累了2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
6.作者为了说明小丘线条柔美,把小丘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把草原上的羊群比作_________________。想象一下,羊群在草原上还可以比作什么?写一写。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_______
8.作者为了突出草原的美丽,在这段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草原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也不知怎的,就进了(mēng  méng  měng)古包。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客都盘腿坐下,谁都有礼貌,谁都又那么亲热,一点儿不拘束。不大一会儿,(hào  hǎo)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 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歌手也赶紧唱起来,歌声似乎比什么语言都更响亮,都更感人,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亲热——(_________)  大方——(_________
3.如果将选文的内容当成一幅画,可以给它拟个名字:_________图。
4.选文提到了蒙古族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风俗习惯。
5.场面描写既要有对整体场面的概括,又要有对重点场面的具体描写,即点面结合。
请根据你的理解,用“    ”画出“点”的描写,用“﹏﹏﹏”画出“面”的描写。(各画一处)
6.从画“  ”的句子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对蒙古族人民说:“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素雅、幽静。我对家乡的秋夜有一种眷恋之情,我爱家乡的秋夜。 

家乡的秋夜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水稻的叶子挑起一粒粒的秋露,远远望去,好像珍珠撒在翡翠上,绿得逗你的眼,亮得闪你的目。 

月光慢慢地从浓密的竹林里一丝一缕地透过来,撒在细密的竹叶上,撒在亭亭玉立的竹茎上,撒在浓黑的小草上。叶的碎影、枝的碎影、茎的碎影,重叠错落,把竹的绿映照得深浅明暗,美丽极了。 

柿子园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走进柿子园,枝繁叶茂的柿子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柿子。黄澄澄的柿子,晶莹透明,令人垂涎欲滴。 

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瑶寨的小伙子、大姑娘能歌善舞,每当夜幕降临,他们就会载歌载舞,用山歌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用舞蹈道出丰收的喜悦。田野里的小艺术家们也不甘示弱:蝈蝈们欢快地哼着小夜曲;蛤蟆用粗大的喉咙在弹奏大提琴;青蛙似男高音唱着那粗犷嘹亮的歌儿;蟋蟀们更是尽情地伴奏,构成了一首绝伦无比的交响曲。这声音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如春蚕的咀嚼声,似清风拂过杨柳,又似草原上的野马在奔驰…… 

夜深了,人们睡了,大山睡了,湖也睡了,只有风儿还在神采奕奕地守护着。风儿把湖面吹醒,在月光的朗照下,湖面闪动着片片银光。柳儿也不甘示弱地飞舞着,梳理着自己的秀发。在这深夜里,偶尔传来几声汽车喇叭声,那是家乡的经济命脉在流动。那响彻夜空的鸡鸣声,划破了黑夜的幕布,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幽静—(_______) 赞美—(_______) 喜悦—(_______)  预示—(_______)
2.根据下列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不愿意显得比别人差。(____________)
(2)馋得口水都快要流下来。形容非常馋或眼红。(____________)
(3)指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_______________)
(4)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    (________________)
3.缩写下面的句子。 
柔和的月光下,一望无际的田野是碧绿的翡翠。(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家乡的秋夜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请简要说说这首交响曲是由哪些曲声构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家乡的秋夜美吗?试试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家乡的秋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草原(节选)

(1)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xuán  xuàn)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 惊讶),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yín  yíng)一道奇丽的小诗。

1.用“√”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2.我会划去文段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3.文中有2个表示“绿”的意思的词语,分别是______,和_________ 。
4.(2)中哪些句子是直接写草原景色的?用“____”画出。哪些句子写了作者的感受?用“﹏﹏”画出。在写景中融入感受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