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鲁教版(五四学制)| 五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航天员杨利伟在着陆场即将登机返回北京的时候,用三句话概括了他21小时的太空旅行:②“飞船飞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骄傲。”简单的三句话,对无数参与航天工程建设的人们作出了崇高的评价——③没有他们的辛勤努力,就不会有这飞行正常、使人感觉良好的飞船,就不会有这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

1.本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画线的第①句是一个________句,在全段中起着________的作用。
3.画线的第②句话虽然简短,但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的________________心情,以及扬眉吐气的民族自豪感。
4.读画线的第③句话,你认为“神舟五号”能顺利升天,归功于什么呢?( )(多选)
A. 炎黄子孙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
B. 航天员非凡的工作能力和优秀的综合素质。
C. 中国航天工作人员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瞬时,一个宏伟壮丽、动人心魄的情境出现了:只见载(  )着卫星的巨型火箭,发出巨大的轰鸣,喷着璀璨的烈焰,如山呼,似(  )海啸,像惊雷,拔地而起,直冲(  )云天。

这飞行的火箭,并非寻常的火箭,它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火箭。

这飞驰的卫星,也并非一般的卫星,它是一颗凝聚我国几代科学家智慧和心血的地球同步试验通讯卫星。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2.画“____”的句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着重从__________方面写火箭发射的情景。
3.“寻常”是__________的意思,这“并非寻常的火箭”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并非一般的卫星”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焐手

冬天到了,很冷。我们去一位朋友家小聚。

我们围坐在那只壁炉旁,一边烤火,一边聊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小时候的事情,有人说那时候天比现在要冷,常常为了取暖,就把手放到母亲的怀里,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格外温暖。聊到这儿,那位朋友突然说:“我给你们讲一个关于焐手的故事吧。”

有一个少年,家里很穷。有一年春天要开学的时候,家里怎么也筹不齐开学的费用。他就捡垃圾卖,但那个年代又有多少垃圾可捡呢?眼看着开学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他心急如焚。那天,他卖完了捡来的一点儿垃圾,坐公共汽车回家。

中途,上来一位妇女,站到了他的前面。车继续朝前开。突然,他惊讶地发现那位中年妇女的上衣口袋露出了钱包的一角,可能是她刚才买票之后匆忙之间没有放好。那一刻,他的脸上莫名其妙地变得绯红,呼吸也急促起来,一个念头出现在他的脑海里。然后,鬼使神差一般,他的手颤抖着伸了出去。

这是他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做贼。他非常紧张。就在他的手伸进那位妇女的口袋,碰到钱包的时候,钱包的主人发现了异常,她回过头来,看到了他。他的大脑顿时一片空白,等待着她的呵斥与责骂。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那位妇女看了看他后,脸上却涌上了只有母亲才会有的温和的微笑,轻声地对他说:“孩子,你想焐手,是吗?”少年____________。

少年下车后大哭了一场,为自己的行为,更为中年妇女的那句话,那是他一生中听到的最温暖的话。少年后来渐渐长大,到青年,到中年,但他始终无法忘记,是这样一句话,教会他怎样好好做人。

“你们知道那少年是谁吗?”最后,朋友说,“就是我。”在炉火的映照下,我看见,那位朋友的眼里充满了泪水。

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意思相对应的词语。
①超出了事先对事情、结果等的估计。             (____________)
②迷信的人对于某些凑巧的事,认为是鬼神暗中指使,比喻发生了原先没有想到的事情。                                                (____________)
③事情很奇怪,没有能够说明它的奥妙或道理。     (____________)
2.概括朋友讲的“焐手”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用一两句话写一写少年此时的心理活动,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4.读读短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想一想那位朋友为什么眼里充满了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跨越百年的美丽》片段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他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是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和思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            ,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            ,变成一条条         ,她变成了科学史上               

1.“卓”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
2.按课文内容填空。
3.“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指的是_____________
4.“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发现。”中“伟大自然发现”指的是_________,而玛丽•居里发现人生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
5.居里夫人在科学事业上贡献了一生,她美丽健康的容貌隐退,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你觉得这样值得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