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北师大版(2001)|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寓言故事阅读。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曰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1.给下面的生字注音。
曝(   )喙(   )曰(   )
2.试着解释下面字的意思。
曝——(   )亦谓—— (   )   曰——(   )
相舍——(    )  之——(  ) 禽——(   )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1)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
                                                            
(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5.你还积累了哪些成语可以反映和这个故事一样的道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成长的桥(节选)
我记事很晚,所有关于童年的记忆,差不多都在父母与别人的闲谈中得知。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
上学第一天回家在巷口碰上母亲,她问:“老师今天讲了啥?”我想了半天才挤出三个字:“脚板印。”母亲又问同我一起回来的某某,她说:“老师要我们脚踏实地,好好学习。”大家一阵笑,我也跟着笑。一次不小心摔破了家中珍贵的花瓶,我把碎片扫到地板中央,再搬个小凳老实地坐在旁边。母亲回来生气地责骂时,我委屈地说:“老师讲要表扬诚实的孩子,您却批评我!”母亲忍不住扑哧笑了。
也许是因为智商有限再加上读书不用心,我虽然花了时间做了副努力的样子,但成绩并不理想。别人家的父母见了面总是夸自己的孩子如何了得,我父母只能一边讪笑一边借机脱身,回来了他们彼此安慰说,孩子老实,心眼又好,读书也自觉,就别逼她了。那时真想把课本煮了熬汤喝,除此之外我想不到法子读好书。
懵懵懂懂长到九岁,我的思想第一次发生了重大转变。
那年春天,花开得特别艳,尤其我家向阳的窗台下(那里有个半米宽的窄台)的花朵更是美不胜收。我喜而忘形,一手扳窗,一手摘花,却忽略了扳着的窗子是没有插销的。一分钟后那扇要命的窗子开了,把我像球一样从二楼抛下去做了自由落体运动;仙人掌又火上浇油,落地的我变成昏迷不醒的“刺猬”了。后来听说:是好心的行人送我进了医院;私下认为我笨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竟在柜台内晕倒了,苏醒过来跌跌撞撞地推开同事就往医院跑;而父亲一脸煞白,骑单车撞到了电线杆,爬起来车子不要,直往前冲……那天医生差点下病危通知书,警告说病人必须一直保持意识清醒。于是父母不停地呼唤着我,昏昏沉沉往下坠落的我,被父母一声声柔和而又有力、平缓而又焦虑,掺杂着心疼与希冀的呼唤拉回了这鸟语花香的世界。
那年期末,我破天荒考了个全年级第一。邻居说这一摔没留个后遗症已是万幸,想不到还摔开了窍,变聪明了。我知道是为了什么。是48小时的昏迷中母亲带泪的呼唤,父亲紧握我手的力量,是一睁开眼他们憔悴面容上的极大喜悦,与眼眶里滑落的中年人的泪水,让我一刹那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对父母是那样重要。心中渐渐清晰的爱滋生成牢不可破的愿望——我要为父母好好读书。拿到成绩通知单时父母的惊喜和欣慰,让我开心了好久。后来读书居然成了习惯,一读读到了研究生。
我至今仍不知道我的智商属高属低,这对人的一生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从懵懂到明事,其实只有一桥之隔。这座桥,就是父母温厚的爱。就像黑云经过太阳的亲吻也会变成绚丽的彩霞,再笨的小孩,有父母的爱来呵护,也会成长为顶天立地的栋梁。
1.“成长的桥”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旨。(不超过3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段中母亲生气地责骂时,“我”振振有词地回答,让母亲忍不住笑了,你觉得母亲笑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开头说“在很多人眼里,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笨小孩”。但经历了一次变故后,竟考了全年级第一,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一下“我”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写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感人至深。请写出文中令你感受最深的句子,并简要说明一下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宠物兔撒野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
1859年,一个叫托马斯•奥斯汀的英国人来澳洲定居,随身带来了24只野兔,放养在庄园里,供他打猎取乐。后来,宠物兔子(  )逃亡到了野外,它们在野外自由生活,繁衍生息。100年以后,奥斯汀绝对没有想到,这24只野兔的上亿“子孙”给整个澳大利亚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野兔(  ),这里简直是它们的天堂:有茂盛的牧草,有甘甜的水,有温暖的阳光,却没有鹰等天敌。它们与牛羊争牧草,啃树干,常常把数万平方千米的植物啃吃精光,严重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导致其他野生动物面临饥饿,甚至灭绝的危险。
专家计算,这些野兔每年至少造成1亿美元的经济损失。澳大利亚人开始想尽办法(  )兔子的扩散和繁殖——筑围墙、打猎、捕捉、放毒、引进天敌狐狸等。但是,兔子的繁殖力极为惊人,一只母兔一年甚至可生下几百只幼兔。因此,至今澳大利亚的兔子仍是祸害。
1.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里。 
陆续继续发明发现控制操纵
2.短文题目中“撒野”的意思应该理解为(  )。
A.(对人)粗野、放肆;任意妄为,不讲情理
B.兔子过度、自由繁殖
3.短文第4自然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4.用“ ”画出描写兔子对澳大利亚造成破坏的句子。
5.澳大利亚人采取了哪些方法来对付兔子呢?
                                                              。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悟?请用简洁、深刻的话语概括出来。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晚上,父亲把叙利奥叫到身边,更严(历 厉)地对他说:“叙利奥□你知道我为了养活一家人□怎样地(辛 幸)苦工作□你不知道吗□我为了你们□是拿命在拼呢□你(竟 竞)什么都不想,也不管你父母弟妹怎样!”

 “啊,不是这样!您不要这样说,爸爸!”叙利奥含着眼泪(垦 恳)求说。他真想把经过的一切说个明白,可是话到嘴边又咽(yè yàn)了下去,心里反复说:“哎呀,不能说,还是一直瞒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是非学好不可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帮助父亲养活一家人,稍微减轻父亲的疲劳。对,这样做对!”

1.辨别字音、字形。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2.在□处填上标点符号。
3.用“   ”画出表示叙利奥心理活动的句子。
4.从这些心理活动的描写中,你体会到叙利奥是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后生可畏
在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道哪里来的气,在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挨了训,虽然很委屈,但张一张嘴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目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您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说:“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测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爸爸,您可别小看我们小孩子。三国时的曹操有个小儿子叫曹冲。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曹操想知道它的重量,所有下属都想不出可行的称象办法。而只有五六岁、乳臭未干的曹冲想出了巧妙的称象之法。”
谁知这一番话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用横线画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成语。
2.选择最正确的解释打“√”。
(1)“畏”是敬畏,不可低估、轻视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①年幼的曹冲聪明绝顶,曹操那么多的下属都比不上他。(  )
②“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
③“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心服口服。(  )
(2)这篇文章说明:
①大人们的“家长制”作风是要不得的。(  )
②大人说话时小孩应该插嘴。(  )
③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
3.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举第一个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最后一段中爸爸为什么“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文章最打动你或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