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本文选自的《吕氏春秋》,又称___________,是先秦___________家的代表著作。
2.解释下列加点字。
方鼓琴而在太山(          )            伯牙破琴(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___________________
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根据文章内容,子期之所以能成为伯牙的“知音”,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___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___________。

1.请在文中空白处按原文填空。
2.“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中“志”的意思是(       
A.志气,意志B.心志,情志C.记,记号D.志向,志愿
3.翻译句子。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________________
4.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四字词语。
伯牙见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志,他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便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wéi   wèi)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用“√”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读文中标“ ”的部分,填空。
(1)借助注释可知,“鼓”就是“弹”,“鼓琴”就是“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可知“之”代指“伯牙的______________”。
(3)连起来,“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意思就是:伯牙__________,锺子期___________
3.用“﹏﹏﹏”标出锺子期听到伯牙琴声时的感受。
4.伯牙善鼓琴,还会表现出什么动人的场景,锺子期又会怎么说呢?发挥你的想象力,根据课文仿写句子。
(1)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___。”
(2)志在_________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______。”
5.由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你还能写两句与友情相关的名句或诗句吗?
(1)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小古文。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丰富的情感在字里行间。“//”前写伯牙遇知音之喜,“//”后写伯牙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伯牙和锺子期之间______________情谊。
2.《伯牙鼓琴》是我们熟悉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的来历。
3.《伯牙鼓琴》中,伯牙演奏的琴曲是(       
A.《高山流水》B.《阳光三叠》C.《十面埋伏》D.《霸王卸甲》
4.品味艺术的魅力。读“巍巍乎若太山”,透过文字,展开想象:
(1)你脑中出现的音乐应是(      )
A.音色舒缓低沉                 B.音色苍劲有力,激扬澎湃                 C.音色明朗活泼
(2)此刻,你脑中出现的画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本文选自《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志:______     少选:______
3.用“/”标出两处停顿。
善 哉 乎 鼓 琴,巍 巍 乎 若 太 山。
4.用自己的话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_____,用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6.你觉得伯牙的琴声还像什么?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吧。
方鼓琴而志在______,锺子期曰:“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回顾。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文中“_________”一词写出了山_________的样子;“_________”一词写出了水_________的样子。
2.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锺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能力。
C.伯牙和锺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4.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志:_______________                 (2)太山:_______________
(3)善哉:_______________             (4)少选: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划线的句子,我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古文故事《伯牙鼓琴》,完成要求。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太山,锺子期曰:“善(       )乎鼓琴,(       )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       )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       )琴绝(       ),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词。
2.读懂上面的古文,说说文中下列字词的意思。
志:______       太山:_______        少选:_______        汤汤:______
3.“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句古文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伯牙鼓琴》这个传说“美”在哪里?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____,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汤问》,有改动

(注释)①卒:同“猝”,突然。②操:琴曲。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伯牙破琴弦:____(2)善哉,巍巍乎太山____
2.翻译句子。
(1)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
(2)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____
3.先把第一自然段按原文补充完整,再发挥想象完成下面的仿写
而后又志在____,
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____。”
4.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的原因是“____。”(用原文语句作答)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文言文。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伯牙是传说中的善鼓琴的人,锤子期是善听音乐的人。与此典故相关的成语是:______,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_____
2.在答题卡上抄写出文中描写锤子期听伯牙鼓琴后产生联想的句子。
3.选择词语填入仿写句“善哉乎鼓琴,______乎若春雨”“善哉乎鼓琴,______乎若清泉”的横线上。(填序号)
A.茫茫              B.袅袅              C.潇潇              D.汨汩
4.深层探究:请你想象一下锤子期听伯牙鼓琴时入迷的样子,并试着写一写这个人入迷的情景。(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