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中“方”的正确解释是(   
A.方向
B.方法
C.正直
D.刚刚
(2)对“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理解正确的是(   
A.锺子期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B.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C.伯牙再也不为锺子期弹琴了。
D.锺子期再也不听伯牙弹琴了。
(3)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恰当的一句是(   
A.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
B.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C.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D.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4)《伯牙鼓琴》这个故事赞扬了(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B.恋人间始终如一、忠贞不渝的爱情。
C.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锺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力。
D.伯牙和锺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解释加点的汉字。
志:______           若:______
巍巍:______            汤汤: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______
(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
3.伯牙和子期是什么关系?
______
4.从“伯牙绝弦”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伯牙鼓琴》,完成问题。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把下列加点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填在对应的括号里
(1)伯牙琴,锺子期听之。(      )              A、弹                           B、击鼓
(2)方鼓琴而在太山。(      )                    A、心志,情志              B、记号
2.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句子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讲这样一个故事,想要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断,完成有关问题。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①____________。”,少选之间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②____________。”,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将课文补充完整。
2.用自己的话说说所填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
4.《伯牙绝弦》这个故事赞扬了(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
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超的音乐鉴赏能力。
C.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巍巍乎若太山(若:像)B.汤汤乎若流水(汤汤:热水)
C.破琴绝弦(绝:断绝)D.终身不复鼓秦(复:再,重新)
2.依次填入仿写句“善哉乎鼓琴,       乎若春雨”“善哉乎鼓琴,       乎若清泉”横线上的词语,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A.茫茫   袅袅B.潇潇   汩汩C.依依   高高D.滔滔   袅袅
3.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用“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鼓”的意思是(           ),“汤”的读音是(           )
2.请你找出一个侧面描写伯牙鼓琴之妙的句子:(                  )
3.“知音”的本义是通晓音律,现在一般用来指(                   )。本文衍生出的成语是(              ),比喻(                    )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一读,完成练习。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复”的意思是_____,这句话的意思是:__
2.这句话表达了伯牙____之情。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文言文阅读。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善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从短文画线的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伯牙当时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用成语概括),可见伯牙与子期真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节选)

方鼓琴而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少选之间而                 ,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语段用“//”分成了两层,两层的关系是(     
A.并列B.转折C.因果D.递进
3.“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请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

1.将短文补充完整,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人生苦短,知音难求,纯真友谊的基础是_______。钟子期死后,伯牙的心情(用一个成语概括)_______,他破琴绝弦,从此不再弹琴。后来,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_______”,用“_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由此我想到了描写朋友间真挚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