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S版(2003)|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________的维克托


  班上转来一个新同学,他的名字叫维克托。
  维克托和同学熟悉以后,就经常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一些奇遇,例如他怎样一个人扑灭一场大火,又怎样从河里救起一个快要淹死的孩子。大家都信以为真。
  有一次,班上的同学排演一出话剧,不料,在演出前,扮演主角的同学突然病了,大家都发起愁来。“我很熟悉这个角色,就让我来演吧。”突然,维克托自告奋勇地说。同学们立刻转忧为喜,都从心里感激他。
  到演出那一天,维克托却没有来。同学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找遍校园的各个角落,仍不见他的踪影。
  第二天早上,同学们走进教室,看见维克托正悠然自得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大家立刻围了上去。
 “你那天为什么不来演戏?”
 “忘了。”他若无其事地回答。
 “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忘记?”大家都提高嗓门责备他。
  同学们气愤极了,大家约定在两个月之内,谁都不理睬维克托。
  这两个月的时间,对爱说大话的维克托来说确实很难熬。但是他终于懂得说大话是最坏的事,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
1.把这篇文章的题目补充完整。
2.请从文中找出反问句,并把它改写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同学们立刻转忧为喜……
是因为________
是因为________
4.在同学们不理睬维克托的两个月里,维克托心里会怎样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找出最能表达中心思想的语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机智的萧伯纳
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十分机智。
他的名著《机器与人》第一次上演时,场内鸦雀无声,大家都被生动的剧情吸引住了。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要求同萧伯纳见面。
正当萧伯纳从座位上站起来,准备向观众致意时,突然楼座上有个人对他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收回去,停演吧!”
观众大吃一惊,以为萧伯纳一定会为这个人的有意挑衅而发怒。谁知道萧伯纳不但不生气,反而转过身来,对着楼座鞠了一躬,笑着说:“我的朋友,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说到这里,他指了指剧场中的观众说,“但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的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它不演吗?”
萧伯纳这番话赢得了观众一阵热烈的掌声。
1.在短文中找出和下面意思一样的词语。
①一点儿声音都没有。________
②形容一个人非常有才华。________
③事机闹事,企图引起冲突。________
2.在下面句子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①英国著名的戏剧家萧伯纳,________才华横溢, ________十分机智。
②萧伯纳________不生气, ________转过身来朝着楼座鞠了一躬。
3.有人说萧伯纳的剧本糟透了,原因是:(  )
A.剧本确实不好。                     B.他故意挑衅。                     C.他很不喜欢这个剧本。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天地

讲信用

爸爸妈妈走了。宋庆龄独自回到书房,一边做功课,一边等小珍。9点,10点,11点,整个上午过去了,小珍也没有来。

门开了,宋庆龄急忙迎过去,原来是爸爸妈妈回来了。宋庆龄拉着爸爸的手问:“玩得好吗?”

“好极了!”爸爸紧接着问道,“你的朋友来了吗?”

“没有来,不知小珍有什么事啦。”宋庆龄回答。

爸爸(  )惜地说:“唉!小珍没有来,李伯伯家你也没去成。当初就不该等她。”

宋庆龄摇了摇头,(  )不后悔地说:“小珍没有来,我也要等。您不是告诉我们说,做人,要讲信用嘛!”

爸爸妈妈连连点头称赞:“对!你做得对!做人就是要讲信用。”

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爸爸为什么事而感到惋惜?
3.“宋庆龄独自回到书房,一边做功课,一边等小珍”中的关联词语“一边……一边……”说明宋庆龄是一个爱   ,又信守    的孩子。这是一个表示(  )关系的关联词语。 
A.递进B.选择C.并列
4.画出表示宋庆龄在家等小珍的句子。
5.爸爸妈妈为什么对宋庆龄连连点头称赞?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拓展阅读。
不要伤害圣诞老人
1961年12月20日,美国密歇根州马林城的一个小镇到处________,处处充盈着节日的气氛。教室里,8岁的三年级小学生米歇尔,平常听课特别认真,此时却显得________,脑海中想的却是圣诞老人会送什么礼物给他。
在前两天的新闻中,一则苏联将在阿拉斯加州投放一枚新研制的核弹的消息,让米歇尔寝食难安。他整整两天没有睡好吃好。父母以为他身体不舒服,要领他去医院检查,但米歇尔却摇摇头说:“爸爸妈妈,我没事,我担心苏联要是在阿拉斯加州投炸弹,那圣诞老人是不是就会受伤?”父母对儿子的想法感到可笑,劝他不必胡思乱想。
但这种担忧却一直困扰着米歇尔。第三天的早晨,米歇尔竞冒出了个大胆的想法,给肯尼迪总统写了封信:“总统大人,请阻止苏联人炸掉北极,因为那样会杀死圣诞老人!”
当时美苏之间的形势很是严峻,苏联当时在古巴部署了远程导弹,直指美国心脏。很多议员都和肯尼迪一样,建议攻打古巴放弃阿拉斯加州,因为阿拉斯加州离本土不仅远,而且常年积雪覆盖,根本就是一块废地。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对苏联态度一直强硬的肯尼迪总统,却突然改变了主意,放弃了攻打古巴。
肯尼迪总统这一思想和政策上的巨变让很多支持者不解,并成为一个谜团。直到2007年12月25日,肯尼迪总统的女儿卡罗琳为她最新出版的畅销书《一家人的圣诞节》做宣传的时候,才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因为卡罗琳在书中提到了四十多年前米歇尔写给父亲的那封信。
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有8个孩子,每年圣诞节送给孩子的圣诞礼物,肯尼迪总是精挑细选。孩子们在圣诞夜,总能准时收到“圣诞老人”的礼物,这带给孩子们一年的惊喜与快乐。肯尼迪当时收到米歇尔的信后很受触动,并瞬间转变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并在次日回信给这个小孩子。
肯尼迪在信中如此说道:“孩子,你不必担心圣诞老人,我昨天同他通话,他说他身体很好,会在圣诞节时来巡视大地!”
1.联系上文,在第一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四字词语。
2.读画“________”的句子,想一想,当时父母有可能对儿子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肯尼迪总统放弃攻打古巴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