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理解

春 酒(节选)

春酒以外,我家还有一项特别节目,就是喝会酒。凡是村子里有人急需钱用,要起个会,凑齐十二个人,正(zhēng  zhèng)月里,会首总要请那十一位喝春酒表示酬谢,地点一定借我家的大花厅。酒席是从城里叫来的“十二碟”,是最最讲究的酒席了。因此,我每年正月里,喝完左邻右舍的春酒,就眼巴巴地盼着大花厅里那桌十二碟的大酒席了。

母亲是从不上会的,但总是很乐意把花厅给大家请客,可以添点新春喜气。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挂在花厅正中,让大家吃酒时划拳吆喝,格外地兴高采烈。我呢,一定有份坐在会首旁边,得吃得喝。这时,母亲就会捧一瓶她自己泡的八宝酒给大家尝尝助兴。

席散时,会首给每个人分一条印花手帕。母亲和我也各有一条,我就等于得了两条,开心得要命。大家喝了甜美的八宝酒,都问母亲里面泡的是什么宝贝。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jiá  xiá)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其实母亲是滴酒不沾唇的。

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的。人家问她每种材料要放多少,她总是笑眯眯地说:“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没有一定分量的。”但她还是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可见她做什么事,都有个尺度在心中的。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

1.用“/”画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酬谢——(_________)  讲究——(_________)  别致——(__________) 尺度——(__________)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   )描写。
A.语言B.心理C.神态D.动作
4.短文讲述了两件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母亲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5.“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母亲手工制作鞋子、衣服时十分认真,一分一寸都十分留神。
B.手工制作鞋子衣服,一分一寸都要合适才行。
C.就像鞋子差一分,衣服差一寸都不合适一样,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个尺度,要注意把握分寸。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填上正确的象声词。
小羊________   泉水________   小溪________   炮声________
鸟鸣________   鼓声________   磨刀________   雷声________
书声________   雨声________   风声________   小狗________
青蛙________   小牛________   小鸭________   小鸡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字,并修改。
零七岁八(  ) 万象梗新(  ) 张灯结采(  ) 轰堂大笑(  )  能歌善午(  )
别无索求(  ) 风拥而至(  ) 扑天盖地(  )  肃然起静(  )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形近字组词。
饺(________)          燃(________)       轿(________)
绞(________)         然(________)       桥(________)
缸(________)         脏(________)       侯(________)
确(________)               赃(________)        候(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面对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氛围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
B.《十六年前的回忆》是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1943年写的,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
C.毛泽东写的《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议论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每个人都要为他人着想。
D.《金色的鱼钩》歌颂了老班长忠诚于党,忠诚于革命,含己为人的精神。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 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春节眨眼就要到了啊。除夕前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店铺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1.解释词语。
万象更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意思的递进D.表示插说
3.选文中的一个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人们也紧张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孩子们准备过年要做的事都有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语段阅读

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画线句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选段中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种灯,重点写_______,不仅写了______,还写了__________。
3.该片段略写吃元宵,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北京的春节(节选)

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读选文可知道“春节的又一个高潮”指的是______节。这一天有___________的习俗。
2.选文中提到“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根据你的课外阅读积累,想一想灯上画的不可能是什么故事,请选一选吧!      
A.三顾茅庐B.葫芦僧判案C.武松打虎
D.宝玉摔玉E.吴用智取生辰纲
3.读一读画“   ”的句子,说一说你的理解和体会,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了____种灯,重点写了_______。文中略写吃元宵,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元(宵 霄)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zhènɡ zhēnɡ)月十五,处处张灯结(采 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 pū)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

1.用“√”从文中选出正确的汉字和音节。
2.用“  ”画出选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3.文中画浪纹线的句子(  )一个比喻句。
A.是B.不是
4.给选文取一个小标题: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1、摘录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文是按_________顺序来写的,其中_________这几天写得详细。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