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语文A版| 一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外阅读。

最后一片树叶

秋风紧了。树上只剩下最后一片树叶。

一只鸟儿飞来了,停在枝头。他听到树叶正在叹息,就问:“你发什么愁?告诉我,我是一只快乐的鸟儿。”

树叶说:“你很快乐,我可不快乐,我快要死了。”

鸟儿笑了□说□你应该快乐才对呀□你知道那些已经落在地上的树叶在哪里吗□

树叶说:“不是掉在地上烂掉了吗?”

“但是烂掉的叶子都变成了肥料,藏进了树妈妈的身子里。”鸟儿望着树叶说,“他们在那里等着,等到春天一来,就会再长出来,变成一片片又新又绿的叶子。”

“是吗?”树叶听得出了神。

鸟儿笑着说:“是的,他们只不过是藏起来,躲过冬天罢了!”

啊,一场多么有趣的捉迷藏游戏呀!树叶听了,变得像鸟儿一样快乐了。

这时,一阵秋风吹来,那最后的一片树叶轻轻地飞下来,看上去就像在跳舞。

1.这个故事发生在_________季,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对话。
2.请给短文第4自然段的“□”处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树叶在叹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读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一写这片叶子在飞下来时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总想在人前显示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300个人在一起合奏给他听。

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大王啊,我是个有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听得高兴,不加考查,很痛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竽队中。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300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一样拿优厚的薪水和丰厚的赏赐,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人家摆头他也摆头,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可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mǐn)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300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于是齐湣王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300个人好好练习,做好准备,他将让这300人轮流来吹竽给他欣赏。乐师们知道命令后都积极练习,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李逃走了。

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必定逃不过实践的检验。我们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才能经受住一切考验。

1.根据文意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滥竽充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弥天大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文中画“——”的句子,填空。
①“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意思就是“___________”。请从下文找出描写南郭先生“吹竽”的语句,用“——”画出来。
②画“——”的句子是南郭先生为了___________而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③南郭先生敢吹嘘是因为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宣王怎样才能避免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混进吹竽队伍中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觉得生活中有南郭先生这样的人吗?做他这样的人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机智的甘罗

甘罗到学堂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件烦恼的事,老师对学生们说:“每天放学时,每个人都必须把学堂门口的钟敲响,不然不许走。”可是甘罗个子矮,够不到钟。

第二天,甘罗带了一条绳子和一个橘子去了学堂。下午放学时间刚到,学堂门口就传来一声敲钟声,老师连忙来问是谁敲的钟,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甘罗。”甘罗用绳子绑着橘子往钟上一扔,就化解了老师的为难,而且还第一个放学离校,可见甘罗的聪明机智。

1.说说“异口同声”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甘罗遇到的烦恼事是(  )
A.同学们都嘲笑他个子矮
B.老师让每个人必须把钟敲响才能离开学校,而甘罗个子矮,无法敲钟
3.甘罗是如何解决自己的烦恼的?用“  ”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甘罗是一个______的孩子(填文中的词语)。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快乐阅读。

亮出你自己

每到黄昏,住在河岸边的动物们都会来河岸遛弯。

戴着眼镜的山羊不紧不慢地走着,一边还思考着什么;花猫和鸭子边走边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大象背着手,脚步重重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小兔子最快乐,跳上跳下……整个河岸,热烈、快乐而又充满着诗情画意。

生活在河里的小螃蟹这会儿就趴在河边上,一动不动地看着河岸上的一切。

“嗨!小家伙!在看什么呢?”一只乌龟跟小螃蟹打招呼。

“看河岸上遛弯的人!他们真有趣!”小螃蟹说,眼里流露出羡慕。

“喜欢是吗?走!我们这就去加入遛弯的队伍!”乌龟说。

“可是我……我走路是横着爬的,别人会不会笑话我。”小螃蟹说出了他的担忧。

“哈哈……”乌龟笑了,“怎么会呢?你横着走,那是你的独特之处。你看,小兔走路(AABB式)        ,鸭子走路(AABB式)        ,花猫走路(ABB式)          ,我走路(ABB式)         ……各有特色哦!别担心,亮出你自己!”

小螃蟹终于鼓起勇气爬上了河岸。

“你好!小螃蟹!”大家都热情地与小螃蟹打招呼,没有一个人在乎他是竖着走还是横着爬!

河岸上留下一长串小螃蟹带着泥浆的脚印,就像一个个小音符,很美!很美!

1.动物们走路有怎样的特点?请你根据提示在短文中的横线上补充完整。
2.小螃蟹一开始为什么不敢去河岸上散步,后来事实证明他的想法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短文最后一段理解正确的是(        
A.把小螃蟹的脚印比成了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走路很好看。
B.把小螃蟹的脚印比成了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心情很愉快。
C.把小螃蟹比成小音符,突出了小螃蟹心情很愉快。
4.读了这个故事,请你写出对短文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小河与大海

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他得意扬扬地流向大海,想和大海比一比谁大。

小河一边得意地想着,一边走着,别提多高兴了。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

胸,兴奋地翻着浪花,唱着欢乐的歌。

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注洋,往远处看,天连着海,海连着天,小河用尽全身力

气,抬起脚跟,怎么也看不到对岸。他懊丧地自言自语:“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

海比我大得多。”

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

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

小河听了,更佩服大海了。

1.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2.概括第一自然段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河佩服大海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张衡的故事

儿时的张衡天资聪明,特别喜欢思考问题。

有一次,他和母亲一起到田野中挖野菜。出去的时候,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他不经意间看见自己的影子是那么长。他想,我要是长得像影子那样高大多好哇。不知不觉到了中午,母亲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他跟在母亲后面,一蹦一跳地走着。“咦!影子哪里去了呢?”他惊奇地叫道。低头一看,影子缩成了一团,踩在脚底下。张衡赶忙问母亲这是怎么回事,母亲说这是由于中午到了,太阳升得最高,影子就会变短缩成一团,到了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影子还会变长的。

1.读短文,完成填空。
(      )的张衡                  (      )地叫道
2.短文讲述的是张衡小时候到_________挖野菜时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3.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张衡看到自己的影子_________ ;中午,他看到自己的影子_________ 。妈妈告诉他这是什么原因呢?用“ ”画下来。
4.读了短文,你觉得张衡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选一选,可多选)
A.善于观察B.勇敢C.乐于思考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聪明的徐文长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法子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小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木桥。
伯父被徐文长的举动惊呆了,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量词。       
一(       )竹桥     一(       )水桶
一(       )绳子             一(       )礼物
2.徐文长是怎样解决伯父的难题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3.你觉得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像把尺子,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上有锋利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有___句话。
2.短文写了猫的(      )(      )(      )(      )
3.用“__”划出描写猫的耳朵的句子。
4.这篇文章主要写:(选择正确的“√”)
①猫的耳朵很灵活。(    )
②猫是捉老鼠的能手。(    )
③猫的脚趾上有锋利的爪子。(    )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做一做。

爱动脑筋的孩子

华佗是我国古代的名医。

华佗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每天帮助母亲打柴、放牛、养蚕。

有一天,华佗和几个小朋友一起摘桑叶,一位老爷爷路过,问他们:“谁能摘下树顶上的叶子?”小朋友们抬头一看:树那么高,树顶上的枝条那么细,根本上不去呀!

华佗想了想,找来一根绳子,在绳子一头拴了一块石头,把石头抛过枝条,枝条就被压弯了。他又用双手使劲拽绳子,枝条更低了。这样,他就摘到树顶上的叶子了。

老爷爷笑了___说___这孩子爱动脑筋___好___我就收你做徒弟吧___原来___老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蔡医生___

1.给文中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
老爷爷笑了________________这孩子爱动脑筋________________我就收你做徒弟吧________原来________老爷爷就是当地有名的蔡医生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几个带“扌”的字,模仿一下它们的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短文内容回答问题。[方法提示:认真读文章,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回答。]
①华佗是什么时候的人?他是干什么的?________ 
②华佗是怎样解决老爷爷提出的问题的?________ 
③为什么老爷爷只收华佗做徒弟,而不收其他的孩子?________
4.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小时候的故事呢?读了这些故事,你想过长大后要干什么吗?为了实现你的理想现在该如何做呢?写一写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有人说:“(  )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可是立刻有人反驳:“有了大秤也不成,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  )起这杆大秤呢?”又有人说:“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1.写出文段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刻 —— (      )   反驳 —— (      )
3.所选文段中,人们一共提出了(  )称大象的方法。
A.一种B.两种C.三种
4.曹操听了人们提出的办法后为什么直摇头呢?你有什么好办法称象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