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乐园。

贫穷与富贵(节选)

女儿曾问我:我们家有钱吗?

我说:我们家没钱。

她又问:我们家很穷吗?

我说:我们家不穷。

6周岁的她似懂非懂。

前日,单位发起冬季捐寒衣活动。晚上,我整理着一些我们一时穿不着的寒衣。女儿问:这些衣服给谁?

我说:送给穷人。

她又问:为什么?

我说:他们没寒衣,过不了冬。”

她点点头,一副很明白的样子。一会儿,她拿来一件小棉袄、一条围巾、一顶帽子,说要捐出去。我正想鼓励她两句不料她一把拉下我的帽子说:爸爸,求您了,把这顶帽子也送给穷人吧!

我的心一震,被女儿那小小的心所感动。我一直以为自己富有同情心,而在这之前,我却从未想过要将自己正需要的送给别人……

第二天,我送她到校门口,看着她捧着那个小包裹一蹦一跳地走进校门,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

我高兴,她将比我更富有。

1.的意思是缺乏财物。我们家没钱,为什么还说我们家不穷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___”的句子主要是对女儿的描写,从这个句子中我们体会到女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高贵品质。
3.为什么我的眼睛渐渐湿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她将比我更富有”?(       
A.因为女儿比更有钱。
B.因为未来的一天女儿将比更富足。
C.因为女儿比更富有爱心。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优美的琴声

①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郊外,有一座掩映在绿树丛中的豪华别墅。每天傍晚时分,从别墅

的窗口会传出一阵优美的钢琴声,弹钢琴的是一个小姑娘,名叫璐丝,长得漂亮又可爱,曾在欧洲少年钢琴比赛中夺得冠军。

②这天傍晚,有个老乞丐来到别墅,璐丝的父亲见了,要把乞丐赶走。这时,璐丝突然来到老乞丐的面前,亲切地问道:“我能帮帮你吗?”老乞丐点了点头。璐丝又问:“你肚子很饿,是不是?”老乞丐又点了点头,璐牟马上说道:“你等着,我攒了一些零花钱,我把它拿给你。”这时,老乞丐终于开了口:“不用啦,孩子,你的心意我领了。其实我最喜欢吃的东西就是你,妁钢琴声,不知为什么,只要听一阵你弹的钢琴,我就觉得肚子饱了。”璐丝听了,愉快地说:“老爷爷,你等着。”说完璐丝就回到屋子里,不一会儿,一阵钢琴声从窗口飞出来。当璐丝再次出来时,老乞丐又说道:“孩子,你对我这么好,我该怎么感谢你呀?”璐丝笑笑说:“不用感谢,你喜欢我的琴声,’就是我的知音,我应该感谢你呀!”老乞丐又说道:“以前我曾给一个音乐家抄过乐谱,如果你愿意,从今天起我给你抄乐谱,好吗?”璐丝听了;高兴地说:“谢谢你!那太好了。”

③从此之后,老乞丐每天都要来给璐丝抄乐谱,但却从来没有吃过璐丝家的一顿饭,也

从来不要任何报酬。璐丝每天弹着老乞丐给她抄的乐谱,钢琴弹得越来越好。璐丝的父亲。刚开始对这个老乞丐很厌恶,但为了不使女儿扫兴,加上老乞丐抄乐谱的确很卖力,渐渐地也就喜欢上他了。

④一天,老乞丐对璐丝的父亲说:“你的孩子很有音乐天赋,该给她找一个好老师了。”璐丝的父亲说:“我本想请本市著名的钢琴家吉斯尔教授,他是世界上一流的钢琴家,可我登他的门时,他说什么也不愿意见我。”老乞丐听了,叹了一口气说:“这样吧,我给你写封信,拿着这封信再去找他,他也许会给我一个面子。”

⑤就这样,璐丝的父亲带着女儿又一次来到了著名钢琴大师吉斯尔教授的家门。这回他拿出了老乞丐的信,没想到仆人十分客气,领着璐丝的父亲来到吉斯尔的工作室。仆人指着那位正在弹钢琴的老人说:“他就是吉斯尔教授。”   

⑥璐丝站在那里,静静地听着那荚妙的琴声。天啊,这乐曲璐丝是那么的熟悉,这不就

是老乞丐抄的谱子吗?一曲终了,她走上前去,向老教授深深地鞠了一躬:“吉斯尔教授,您好!”老教授缓缓地转过身来,璐丝父女俩大吃一惊,眼前这个衣冠楚楚的老教授不是别人,正是那个给璐丝抄乐谱的老乞丐!   .

⑦吉斯尔教授朝他们父女微微一笑说:“没有想到,是不是?”为了解除这一尴尬局面,老教授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⑧原来,吉斯尔教授是个十分严谨的音乐家。不久前,他收到璐丝父亲的信,请他收他

的女儿跟艮他学钢琴。可是吉斯尔教授带学生有个原则:要学艺,必须先学做人。为了了解璐丝的思想品德怎么样,他就故意扮做老乞丐来试试她。让吉斯尔教授感到欣慰的是,小女孩璐丝不仅钢琴弹得好,而且人品也好。这正是作为一个未来的艺术家所必不可少的优秀品质。于是吉斯尔教授愉快地收下了璐丝做自己的学生。后来,璐丝终于成了世界上优秀的女钢琴家。
1.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自然具备,生来就有。(______
(2)喜悦而心安。(______
(3)形容穿戴整齐漂亮的样子。 (______
2.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1)璐丝:通过写璐丝______________,表现了她___________的性格。
(2)吉斯尔教授:通过写吉斯尔教授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他________的性格。
3.你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应具备哪些优秀品质?为什么?
4.看了文章的题目《优美的琴声》,你对本文产生了哪些疑问?请你用疑问句提出一个问题来。然后通读全文,根据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理解加以解答。
(1)问题:_________________ 
(2)解答:_________________
5.你还能给本文拟一个比较好的题目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还给谁
1971年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使我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时,头是低着的。
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在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了,仍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根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做一件珍宝似的递上来。
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是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热地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闲地走了。
那是我到A国后第一次收到礼物。
小草,保留了许多年。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办法知道,他的脸在记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办法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  ):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仍然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根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1)作者从几方面写出到A国后情绪低落?(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6~11自然段中,刻画了金发青年的语言、动作、神态,体现出他是怎样理解生活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哪句话应放在“(  )”中。(  )(3分)
A.一笔无法偿还的债
B.一笔没有债主的债
C.一笔可以归还的债
(4)第14自然段中的“一笔债”指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点的句子指的是哪些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揭示了怎样的生活哲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丈夫清早驾着小船出海,这时候还没有回来。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1)照样子,写词语。(4分)
一阵阵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干干净净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填空。(4分)
①“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说明渔夫一家过着____________的生活。
②桑娜把屋子收拾得“温暖而舒适”,“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反映了桑娜____________的品质。
(3)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是(   )(2分)
A.桑娜害怕丈夫打不到鱼,孩子们会挨饿。
B.海上起了风暴,桑娜为天气的变化而感到害怕。
C.桑娜为出海打鱼的丈夫可能有生命危险而提心吊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还给谁
1971年的夏天,我在A国上大学。
不知是抵达此地的第几个漫漫长日了,我从一个职业招聘的地方走回住处。那时候身上只剩下一点点生活费,居留是大问题,工作没有着落,前途的茫然使我将步子压得很慢,穿过校园时,头是低着的。
远远的草坪边躺着一个金发青年,好似十分注意地在凝望着我。他看着我,我也知道,没有抬头。他站起来了,仍在看我。他又蹲下去在草坪上拿了一样什么东西,于是这个人向我走过来。
步子跨得那么大,轻轻地吹着他的口哨——不成腔调又愉快的曲子。
我不认识走过来的人,没有停步。

一片影子挡住了我的去路。那个吹着口哨的青年,把右手举得高高的,手上捏着一根碧绿的青草,正向我微笑。
“来!给你!”他将小草当做一件珍宝似的递上来。
我接住了,讶然地望着他,然后忍不住笑了起来。
“对,微笑,就是这个样子。嗯,快乐些……”他轻轻地说。
说完他拍拍我的面颊,将我的头发很亲热地弄乱,眼神送过来一丝温柔的鼓励,又对我笑了笑。
然后,他双手插在口袋里,悠闲地走了。
那是我到A国后第一次收到礼物。
小草,保留了许多年。那个人,连名字都没有办法知道,他的脸在记忆中也模糊了,可是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办法忘记他。
很多年过去了,我常常觉得欠了这位陌生人一笔债,(  ):将快乐和信心传递给另外一些人。将这份感激的心,化作一声道谢,一句轻微的赞美,一个笑容,一种鼓励的眼神……送给似曾相识的面容,那些在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
我喜爱生命,十分热爱它,只要生活中一些小事使我愉快,活下去的信念就更加热切,虽然是平凡的日子,活着仍然是美妙的。这份能力,来自那根小草的延伸,将这份债,不停地还下去,就是生存的快乐了。
(1)作者从几方面写出到A国后情绪低落?(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6~11自然段中,刻画了金发青年的语言、动作、神态,体现出他是怎样理解生活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哪句话应放在“(  )”中。(  )(3分)
A.一笔无法偿还的债
B.一笔没有债主的债
C.一笔可以归还的债
(4)第14自然段中的“一笔债”指的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加点的句子指的是哪些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短文揭示了怎样的生活哲理?(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一条小面包
从前,有个地方闹饥荒。一位富有的面包师把城里最穷的二十个小孩召唤来,对他们说:“这个篮子里的面包你们一人一条。在上帝带来好光景以前,你们每天都可以来拿一条面包。”
这些饥饿的孩子们蜂拥而上,围住篮子你推我嚷,因为他们每人都想拿到最大的面包。最后,当他们拿到了面包,也没有向这位好心的面包师说声谢谢,就走了。
但是格琳琴,这位衣着贫寒的小姑娘,即没有同大家一起吵闹,也没有与其他人争抢。她只是谦让地站到一步以外,等那些坏行为的孩子离去以后,才拿起剩在篮子里最小的面包。她还亲吻了面包师的手以表示感谢,然后才回家去了.
第二天,那些孩子同先前一样没有教养,抢在前面。而羞怯、可怜的小格琳琴只得到一条比头一天还小一半的面包。当她回家以后,妈妈切开面包,许多崭新、发亮的银币掉了出来。
妈妈惊奇地叫道:“立即把钱送回去,一定是揉面的时候不小心揉进去的。赶快去,格琳琴,赶快去!”当小姑娘把妈妈的话告诉面包师的时候,他说:“不,不,我的孩子,这没有错。是我把银币放进小面包里的,我要奖励你。愿你永远保持现在这样一颗平安、感恩的心。回家去吧,告诉你妈妈这些钱是你的了。”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①闹饥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蜂拥而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小格琳琴对面包师充满了感激?请在文中用“______”画出来.
(3)为什么格琳琴得到了奖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想对文中其他的小孩说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苏珊的帽子
苏珊是个瘦小的小女孩,班上的同学都非常喜欢她。可是很不幸,她肚子里面长出了一个肿瘤。她住进了医院,医生给她做了三个月的化学治疗。出院后,她显得更瘦小了,神情也不如往常那样活泼了。更可怕的是,原先她那一头美丽的金发,现在差不多都快掉光了。虽然她那蓬勃的生命力和渴望生活的信念足以与癌症——死神一争高低,她的聪明和好学也能补上三个月拉下的课,然而,每天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到学校去上课,对于她这样的一个小女孩来说,无疑是非常残酷的事情。
在苏珊回学校里来上课前,苏珊班上的老师海伦热情而郑重的在班上宣布: “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带着自己最喜欢的帽子来到学校里,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三个月的苏珊第一次回到了她所熟悉的教室。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口,迟凝着,总是没有勇气跨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大家谁都不戴帽子,而她带了一顶帽子。
可是,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她跨进教室,发现班上每一个同学都带着帽子,和他们的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是那样普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妨碍她和伙伴们见面和交流了,一切都那样自在,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苏珊轻松的笑了,笑得那样美,那样甜。
日子就一天天过去了。现在,苏珊常常忘了自己还带着一顶帽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果断—(      ) 陌生—(      ) 愚蠢—(     )  冷漠—(      )
(2)苏珊出院后最大的痛苦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让同学们都戴自己最喜欢的帽子上学的用意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则短文,你的感受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卖鱼的女人(20分)
挤挤挨挨的顾客在遍贴白色瓷砖的浅水池中相中了一条鱼,手一指,卖鱼的女人就用戴着胶皮手套的手探入,悄悄接近,然后一把攥住那条鱼的颈腹部,狠狠地往水泥地面上砸去。任是多么活蹦乱跳的鱼,也略微摆动一两下尾鳍,就大张着嘴,躺着不动了——昏厥了。她就提拎着那条鱼,过秤、收钱,然后走到案台边,刮鳞、剖腹、剔骨,最后把那些分解好的条块,斩切成寸段。麻利极了,也熟练极了。
日益火爆的生意,累人,也喜人。她每天早出晚归,忙得不亦乐乎。
水池有三个。游动在里面的分别有鲤鱼、草鱼和鲢鱼。池中的鱼也就特别地精神抖擞,摆尾摇鳍,游过来游过去,激溅起朵朵水花。水池后面有两个案台。原先有一个是空着的,但后来她雇用了个黄皮寡瘦、老气横秋的帮手,站在那个旁边的案台后面,专门负责刮洗、宰切的事务。
连日来,在离她卖鱼处不远的一家杂货店旁边,总有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在那里做作业。那是她放了暑假的儿子,是她相依为命的调皮鬼,也是她生命中唯一的希望。
那天我去买鱼,见围了一大圈人在看热闹。有人高声叫嚷着。原来,一个买鱼人拿到自己的鱼后,说被调换成了死鱼,不要了。她的黄脸帮手却拖声拖调地说,明明就是自己选定的鱼,现在都宰杀洗切了,怎能说不要就不要?两人就争吵了起来。究竟被调包了没有?看热闹的人走上前,拨弄拨弄放在一个小盆中的鱼块,谁也无法辨别。即使复一下秤,因为已去除鳞鳃肚杂,也很难从重量上来进行判断。
黄脸帮手把鱼盆送到买鱼人面前,几乎凑到他的鼻尖,“您看,怎能不是您亲手挑选的?多鲜活!”“是呀!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怎么可能被调换?”围观的不是老顾客,就是不愿意被耽搁时间、想尽快买到鱼的人。
众口一词,连要退换的买鱼人都怀疑起自己的判断了。
她走过来了,用左手背擦擦额上的汗,伸出右手,先用拇指和食指搛起鱼尾看看,然后又拨拨鱼头,正面看看,反面看看,最后果断地对那顾客说,是被调换了。您另选一条吧。转过头,她狠狠地瞪了自己的帮工一眼。
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包括那位自以为在替女主人赚便宜理应得到她赞许的黄脸帮手。
她抿抿嘴唇,一字一顿地说,我的鱼,我全认识。这条,刚刚死了。是我捞出来放在池边准备自己吃的。
人们不由得仔细端详了一番这个女人,发现她脸庞白净、眉毛细长、眼睛亮、鼻梁直,卷曲的头发往后拢着,束了条花绢。虽然胸前系着一条黑厚的橡胶布围裙,却遮不住里面短衫的鲜丽和长裤的挺括,有着一种面对辛劳生活的美丽矜持。
那天,她儿子什么功课也没做,只是在作业本上画了一朵大红花,递给走过来查看的母亲。
卖鱼的女人笑了 。
——摘自《新民晚报》
(1)用“     ”画出描写卖鱼的女人勤劳能干的句子。(2分)
(2)为什么所有人都大吃一惊?(4分)
                                                                              
(3)从画“    ”的句子中你体会到黄脸帮手是个怎样的人?(4分)
                                                                              
(4)在文中的最后,有一小处对卖鱼女人的外貌描写,作用是什么?(4分)
                                                                              
(5)想一想,课文的最后,卖鱼的女人和她儿子会说些什么呢?(6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卖鱼的人(24分)
台湾 谢武彰
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由于人多,我们家每天都要买很多鱼。 
那个卖鱼的人,是从海边的渔村来的。每天清晨三、四点钟,他就挨家挨户的把鱼挂在屋檐下。到天亮时分,鱼也挂完了,再回过头来,一家一户地收钱。只要他开口说多少钱,大家都会毫不迟疑地把钱给他。
奇怪的是,祖父也从来没有把鱼提去称一称。日子久了,我觉得奇怪。有一天,我忍不住问祖父,祖父笑笑说:“我信任他。”
当时,我并不太明白祖父说这话的意思。
每天清晨,卖鱼的人还是把鱼挂在全村每户人家的屋檐下。
那么久的日子里,只有一次让我们疑惑。一天早上,我们正在找鱼。心想:今天他为什么没有把鱼送来?而这时候,卖鱼的人却回来要向祖父收钱了。
正当大家想不通的时候,小堂弟从屋后跑来,红着脸说:“屋子后面的柴堆下,大花猫正在吃鱼。”大家赶过去一看,正是。卖鱼的人说,这些鱼就是他送来的。
后来,卖鱼的人不再来了。祖父说,他去世了。
很多年之后,有一次,我买鱼回来。家人说斤两一定不够,一称,果然被偷了斤两。这时,我不禁回想起小时候见着的那个不知名的卖鱼的人。
(1)“毫不迟疑”“疑惑”各是什么意思?文中人们干什么毫不迟疑?又因什么而疑惑?
                                                                               
                                                                               
(2)祖父等人为什么信任这个卖鱼的?你认为卖鱼的人是个怎样的人?(4分)
                                                                              
(3)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6分)
                                                                               
(4)这篇课文对你有什么启发?你想对像多年之后的卖鱼人一样的人说些什么呢?(6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唯一的听众(节选)
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我又开始在家里练琴了。从我紧闭门窗的房间里,常常传出基本练习曲的乐声。我站得很直,两臂累得又酸又痛,汗水湿透了衬衣。以前我是坐在木椅上练琴的。同时,每天清晨,我要面对 一位耳聋的老人尽心尽力地演奏;而我唯一的听众总是早早地坐在木椅上等我。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我也常常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祥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1) 用“____”画出“我”刻苦练琴的句子。(2分)
(2)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这一句既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文中多次写到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她为什么平静地望着“我”?(2分)
                                           
                                           
(4)老人为什么说谎,我知道了如何做的?(3分)
                                           
                                           
(5)如果你遇上老人,你会替作者说点什么?(3分)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