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王维的这首诗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有评者认为,这首诗中的“朝雨”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为什么这样说?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位于洛阳市城南十三公里,这里是香山和龙门山两山对(峙 侍),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加上隋炀帝它的对面建了皇宫,从此,这儿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龙门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自古以来,龙门山色被列入洛阳八大景之冠。北魏孝文帝于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同时拉开了营建龙门石窟的序幕。龙门石窟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和北宋等朝,(雕 碉)凿断断续续达400年之久。据统计,东西两山现存窟龛2345个、佛塔70余座。龙门全山造像11万余尊。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长宽各30余米。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在位时期,于公元675年建成。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园 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 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煌 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实在是一件精美绝(轮 伦)的艺术杰作。据佛经说,卢舍那意即光明遍照。这尊佛像,丰颐秀目,嘴角微翘,呈微笑状,头部稍低,略作俯视态,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妇女,令人敬而不惧。有人评论说,在塑造这尊佛像时,把高尚的情操、丰富的感情、开阔的胸怀和典雅的外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她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
1.在括号里正确字的下面打√。A.适合,适当; |
B.应该,应当; |
C.当然,无怪。 |
埃及金字塔
在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角锥形建筑物。它们(巍然 危然)屹立,傲对碧空。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以其工程之浩大,结构之精细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如今,世界七大奇迹中的其它六奇都已毁损,唯有代表着古代文明灿烂(成就 成功)的金字塔,依然耸立在大地之上。因此,阿拉伯人有俗语说:“人们怕时间,时间却怕金字塔。”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坟墓。大约在公元前27世纪,埃及古王国由法老(管治 统治)。法老死后,他们的尸体都(埋葬 葬送)在巨大的石头坟墓里。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的,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儿像汉字的“金”字,所以称为金字塔。
1.埃及金字塔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螳螂举着(zhe zháo)两把大刀,站在路边的草地上,好像是等候谁。
白兔提着篮子经过,对螳螂说:“我要去割草,借我一把刀好吗?”
螳螂说:“割草要用镰刀,我的刀不能用。”白兔走了。
绵羊来了,他长(zhǎng cháng)了满身厚厚的毛,对螳螂说:“我要剪去身上的毛,借我一把刀好吗?”
螳螂摇头说:“剪毛要用剪刀,我的刀不能用。”绵羊走了。
花猫也来凑热闹□对螳螂说□借一把刀给我好不好□让我把胡子刮掉□
螳螂急了,说:“刮胡子用剃刀。你一刮掉胡子,就捉不到老鼠了。”花猫笑了笑,说:“知道,知道,看来你的刀不中(zhōng zhòng)用,丢掉算了。”花猫走了。
后来,飞来一只绿头苍蝇。螳螂的动作快,举起两把大刀,“咔嚓”一下,把苍蝇砍死了。
螳螂的两把大刀多好呀!
1.根据短文内容,给短文起个名字,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解释下面词语和诗句的意思。春 雨
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请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采 薇(节选)
昔我往矣, 。
今我来思, 。
行道迟迟, 。
我心伤悲, 。
1.将诗句补充完整。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 |
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
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 |
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是语助词。 |
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 |
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 |
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
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 |
B.《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 |
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 |
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①压酒②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③。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注释)①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②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③觞:酒杯。
1.对题目中的“留别”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留在酒店话别 | B.别后留住金陵 |
C.临行前写诗留赠友人 | D.终究不舍决意留下不再离开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这首词所写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A.秋雁能飞翔空中,士兵却只能守在陆地 |
B.秋雁能离开边塞南飞,士兵却不能归乡 |
A.思乡 | B.哀婉 | C.忧心 | D.爱国 |
A.边塞的艰苦 | B.不平遭遇 | C.羌笛的曲声 | D.壮志难酬,归期无望 |
送元二使安西 别董大
渭城朝雨渑轻尘, 千里黄云白日曛,
客舍青青柳色新。 北风吹雁雪纷纷。
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
西出阳关无故人。 天下谁人不识君?
1.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A.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难舍难分、牵挂担忧的感情。 |
B.《别董大》情感豪迈、乐观;《送元二使安西》则情感凄凉、哀婉。 |
C.两首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 |
D.两首诗都是送别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