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湘教版(2003)| 四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来。
物(yùn rùn)   官城(jīn jǐn)
入(qián tì)          润如(sū sōu)
(kān kàn)          (chù chǔ)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阅读。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全诗紧扣一个(      )字抒情写意,首联中一个(      )字把“好雨”拟人化了。
2.颔联中“潜”和“细”写出了春雨(      )的特点。
3.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运用拟人手法去描绘春雨形象,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富有灵性,给人们深刻的印象。
B.“喜”字是全诗的诗眼。先从听觉上描绘,后从视觉上刻画,在写景中饱含着诗人的赞颂之情。
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父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
D.全诗透过描绘和联想,表达了诗人乐民之乐,喜民之喜,与广大劳动者息息相关的思想感情。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抄写下面的句子,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整洁。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类型:书写
难度系数:容易0.9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 ___________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在横线上填写作者姓名。
2.解释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________               潜:______________
3.首联中,作者为什么说“好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从_______觉角度描写了一幅________图,以__________反衬___________,显得黑云密布,雨意正浓。
5.首联中的“知”与尾联中的“重”有何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诗的诗眼是(       
A.好B.春C.喜D.知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直接描写下雨的季节并赞美这场及时雨的诗句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从视觉上进一步描绘夜雨景色的诗句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含有“潜移默化间对事物产生影响”意思的诗句是(     
A.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C.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D.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4.“锦官城”是指现在的城市(     
A.锦城。B.官城。C.成都。D.德阳。
5.下面对全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句句是“雨”,处处是“喜”。
B.诗人抓住这场雨的特征细致地刻画了春雨的夜景。
C.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D.诗中颈联五六句只写了夜的黑,与“雨”“喜”毫无关联,实乃败笔。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春夜喜雨》题目中的题眼是______(一个字)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填序号)
A.诗人亲自耕作,种菜养花,因而喜爱春雨。
B.“知时节”赋予了春雨人的生命和情感。
C.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喜爱春雨之情。
D.“花重”中“重”读“chóng”。
3.在表现春雨细腻轻盈特点的诗句下画横线。
4.朗读这首诗适宜用______语气朗读。
A.激昂B.高亢C.赞美D.陶醉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理解。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
(1)欲:____________     (2)借问:____________
3.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_佳节,这一天有_________________等习俗。“路上行人欲断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清明:              .纷纷:              .
欲断魂:                借问             .
3.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______”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______、凄凉的,再加上春雨________,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________。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_________、明快。
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默写古诗《清明》。
清明
(_____)杜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古诗文赏析。

清明

作者:(  )代(    )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写的是(_______)这个传统节日,写了(____)的节日情景。
类型:诗词曲鉴赏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