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长春版(2003)| 六年级下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课文节选,完成练习。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zhú  zú)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píng  pín)障。
1.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发源——(      )   出现——(      )
3.把文中划线句子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课文完成填空。
诗中把黄河比作“摇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中还把黄河比作“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中   国
在外国人的心目中
你是茶叶你是瓷器
你是泰山你是长城
你是北京的太和殿
你是西安的兵马俑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
你是盘古你是女(wō  wā)
你是大禹你是黄帝
你是白居易的《长恨歌》
你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在历史的心目中
你是庄子你是孔丘
你是《易经》你是《通》(jiàn  qiàn)
你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你是天灾人祸你是歌舞升平
在未来的心目中
你是问号你是叹号
你是破折号你是省略号
你是半部楷书工整严谨
你是半部狂草虎跃龙腾
1.圈出带点字的正确的读音。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
(1)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        (      )
(2)像龙在飞腾,像虎在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  (      )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对中国的理解,作者从四个角度加以阐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说说你心目中的中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
艾 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诗人用写实和象征的手法,描绘了一组鲜明的诗歌意象,分别赋予“土地”“河流”“风”“黎明”不同的象征和暗示意味,请分别简析。
土地:________________     河流:________________
风:__________________     黎明: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用一只鸟儿生死眷恋土地作比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眼里常含泪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检阅台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她从巴颜喀拉山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注入浩瀚的大海。黄河全长约5464千米,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经济发达,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了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生长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称之为“中华”。现在“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渑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代文化遗址中,可以看见大约5000年前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居住的木结构房屋,储粮的窖穴,以及许多图案精美的彩色陶器。这些地下出土的资料集中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A)被人们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B)
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安、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C)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⑥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稀少(      )
懒惰(      )
2.将“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一句还原于“A”“B”“C”三处中的一处,最恰当的是________处。
3.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文章前的横线上。
4.请概括第④段、第⑤段的段落大意。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⑤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黄河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天才少年——比尔·盖茨
美国人比尔·盖茨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在20年里,魔术般地把900美元变成139个亿,让世人大吃一惊。有人说,盖茨和他的微软公司将会改变整个世界。
盖茨天生精力旺盛,非常好动。还是在婴儿时,他就喜欢让摇篮长时间不停地晃动,这好像很有趣。直到今天,他还是喜欢不停地摇晃,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他七八岁时,母亲担任社区服务工作,经常带着他到学校里去给学生讲解西雅图的历史,盖茨总是坐在前排极为专心地听讲,这时好动的习惯却一点儿也找不到了。
盖茨从小志向远大。上四年级时,他就对自己的好友说:“与其做一株绿洲中的小草,还不如做一棵秃丘上的橡树。
他和许多孩子一样,梦想成为人中豪杰。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一概认真完成,就是花很长时间,也要尽力争第一。一次,老师让每人写一篇故事,不超过20页,他却写了100页。盖茨善于思考,喜欢创新。他觉得人人都应有自己的创造发明。
盖茨生于名门世家,但父母却不过度奢华。在母亲的安排下,一家人的吃饭、出游,包括孩子们的穿衣都弄得井井有条。家庭这种严谨、精细的作风自然而然也影响了比尔·盖茨,使他养成节俭的习惯。
“时间”和“观念”是盖茨最注重的两个条件。在他的读书笔记中清楚地记下这样一句座右铭:“机会加时间等于金钱。”自从他在中学就读后,便迷上了计算机,从此盖茨与计算机结下了不解之缘。
1.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相应的成语。
(1)妇女、小孩全都知道。指众所周知。(        )
(2)形容条理分明,整齐不乱。(        )
(3)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
2.写出反义词。
奢华——(    )严谨——(    ) 精细——(    )
3.“这几乎成了美国妇孺皆知的盖茨特征”,联系上文,“盖茨特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的含义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比尔·盖茨具备了哪些因素才使他获得了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1.这段文字是近代著名学者____________(填写人名)所作。
2.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故今日之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    
其道大光: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四句中作者写到了哪些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修辞手法。
5.最后一句中的“少年中国”“中国少年”分别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夜游雁荡山

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的黑纱;那朦胧,又使人感到神秘。

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你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剑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人们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她仿佛要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睦;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这是一位蓄了长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

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

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的美。我去看金鸡峰。这座峰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又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

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许多人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他们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我本是因为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窥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犹未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比喻句的后面打“√”。
(1)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____
(2)这座峰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____
3.“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夜游雁荡山时看到的景色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