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苏教版(2001)|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与下面这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的选项是(   )(多项选择)
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跟我学:所给的句子是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只要在下面的选项中找出表示肯定意思的句子就可以了。
A.游客们惊叹不已,都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B.游客们惊叹不已,没有一个人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C.游客们惊叹不已,没有一个人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
D.游客们惊叹不已,谁能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呢?
2.读一读,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题文)词语欢乐谷。
1.仿照例子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例:乌云(密布)   大雪(         )
大雨(      )     大雾 (         )
狂风(        )    阳光(         )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想象南郭先生吹竽的样子。
每当演奏时,他就(    )着腮帮,(   )着竽眼儿,(       )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
3.读到“这四条龙张牙舞爪,形象逼真”时,我想到了               等形容画作生动逼真的四字词语。
类型:语言表达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自相(    )(    )   (   )(    )充数
(    )(     )点睛  张(    )结 (    )
(    )闪(     )鸣   张(    )舞(     )
惊叹(    )(     )    (    )(   )逼真
1.画“     ”的成语常用来比喻              
2.画“     ”的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      ,你想对他说:
                                         。 ”
3.任选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我们说话时,声音洪亮了才能让别人听qīng chǔ(         )。
2.ruì lì(     )的器物,能凿透qiáng bì(        )。
3.弟弟刚开始学画画,但是他画的máo(     )和dùn(      )不但外形非常bī zhēn(         ),而且富有shén yùn(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较易0.85
收藏
纠错
详情
给词语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戳(chuō   cuō)      穿腮(sāi   sī)帮
僧(sēng   céng)人   吓唬(hú     hǔ)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理解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也混了进来。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南郭先生只好逃走了。
1.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________。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齐宣王和齐湣王都喜欢听吹竽,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南郭先生为什么要逃走?(    )
A.他不想为齐湣王吹竽。
B.他喜欢合奏而不喜欢独奏。
C.齐湣王要听独奏,他不会吹竽混不下去了。
4.这则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你能不能为逃走后的南郭先生指明一条道路,让他通过努力变成一个有出息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创编故事,挑战自我。
题目自拟,如:《南郭先生“失业”记》、《下岗后的南郭先生》等。提示:
(1)讲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事情完整。
(2)刻画人物细致、具体。
类型:书面表达
难度系数:困难0.1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他坐着马车往北走。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他回答说:“ 到楚国去。”朋友很奇 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他说:“没关系,我带的盘缠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谁都知道,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强,盘缠带得越多,他离楚国也就越远了。

1.这个人始终不肯改变方向,是因为他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A.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听别人的劝告。
B.无论做什么事,首先要选择正确的方向和路线,方向对,才能充分发挥有利的条件。
C.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清楚以后再去做。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这四条龙                    ,便奇怪的是           。游客看了,觉得          ,很是           ,就请张僧繇            
2、霎时间,只见                       ,被点上眼睛的龙              。游客们               ,无不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意思写词语。
1、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______)
2、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面充数。(______)
3、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______)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