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2001)| 三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奇怪的大石头(节选)
李晓明刘凤东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查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摇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近进)一步的考(查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振震)惊了全世界。

1.画去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2.“研究成果”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之所以有这样的“研究成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像李四光这样的科学家还有 ,我要简单地介绍一下他(她)。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奇怪的大石头》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们 门)考(察 查)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搞 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查 察),他(发明 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冰川活动的遗(纪 迹)。他的这一研究(果实 成果),(振 震)惊了全世界。

1.选出文段括号中不正确的字词。
(们门)________       (察查)________
(搞弄) ________          (查察)________
(发明发现)________    (纪迹)________
(果实成果)________    (振震)________
2.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改成“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文段中最后一句话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奇怪的大石头》

“听说天上常常会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_______。它应该把草地砸了一个_______。可它为什么______?”

1.写近义词
常常—________    也许—________    非常—________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________。它应该把草地砸了一个________。可它为什么________?”
3.老师推测大石头是从哪里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李四光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

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遥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突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遗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中加点的“终于”一词体现了(   )
A.结论是李四光经过很长时间,花了很多力气研究出来的,是来之不易的。
B.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
C.李四光执着探索,不轻易放弃。
3.李四光震惊全世界的成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4.李四光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
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后面的习题。
水下公园最叫人喜欢的,是千姿百态的珊蝴丛。它们的像雪中红梅,有的像孔雀开屏,有的像许多鹿角,有的像一窝蜂巢。红的、白的、黄的、绿的,漂亮极了,五颜六色的鱼在珊瑚丛中窜来窜去,有的还会发出奇异的光,照亮了神话般的“海底龙宫”
(1)这一段有()句话,第()句号珊瑚,第( )写鱼。
(2)珊瑚的形状像(  ),像(   ),像(   ),像(  ),真可以说是(      )。
(3)珊瑚的颜色有(   )等(   )种,非常(   )
(4)选词填空,在(  )里选一个合适的词,填在句子中的横线上。
(特产丰富  景色奇异  五颜六色)
水下公园真是个                的世界。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故事屋里听故事。
“小博士”
黄炜是北京翠微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他知道的东西可多了同学们都叫他小博士
“小博士”有个习惯:对什么事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比如,他看到闹钟一上弦就走,就想找出它的奥秘。于是,他把家里的闹钟悄悄地拆开,观察内部结构;他又看到半导体收音机能发出声响,就把它打开,仔细研究。现在,家里的收音机坏了,他还能修理哩!
黄炜喜欢阅读自然科学读物。他常常把学到的知识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听:从宇宙、地球,讲到古猿进化到人;从人们最初用手指计数,讲到现在的大型计算机;从古人梦想的空中驾云,讲到宇宙飞船,外星人,飞碟和星际旅行……他还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从天空中的风云变幻,到地上的蚂蚁筑窝……正是因为黄炜有勤学好问的精神和细心观察的好习惯,使他成为了同学们当中的“小博士”。
1.把第一自然段的标点补上。
2.根据短文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绘( )绘( ) 风云( )( ) ( )学( )问
3.黄炜为什么能成为同学们当中的“小博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谈谈你阅读后的感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我会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齐白石活了九十五岁。他越到老年画得越好,不但不萎弱,反而更加生气勃勃,无论颜色、用笔,都更加大胆自由。
齐白石常常用写意的大笔挥洒花卉树木,却又用很工整细致的笔法来画很小的蜻蜓、草虫。对别人来说,这两种画法很难放在一起,但是在他的画中,两者却融合得非常好,一点儿也不尴尬。
看了齐白石的画,我们一定会觉得世界真是非常美好,连一些最微小的草虫也那么可爱,生活过得那么快乐。透过齐白石笔下的可爱世界,我们也感受到了生命欣欣向荣的喜悦。
齐白石一直到老年都能保有童年的天真,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小孩子最能发现世界的美丽,所以中国人总是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也就是说,真正成为伟大的人,常常能够有孩子的天真之心。就因为这样,他也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美丽、世界的可爱。齐白石不断把美丽的东西画了出来,我们看了他的画,同样感受到生命的喜悦。
齐白石距离我们的时代并不远,他所留下来的画,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是否也觉得人生美丽呢?我们是否也应该像他一样快乐地画画呢?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生机勃勃——(       )
2.用下列关联词写话。
连„„也„„:
不但„„反而„„
3.理解“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的意思。
4.你知道齐白石最擅长画的是什么吗?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4
收藏
纠错
详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