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1990s)|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赵一曼

在 1935 年 11 月,赵一曼率领的部队被日伪军包围,她要团长带队突围,自我担任掩护,

左手手腕中弹负伤。她在村里隐蔽养伤被敌人发现,奋起迎战时左大腿骨被子弹打穿,因流血过多昏迷而被捕。她被押到哈尔滨伪滨江省警务厅受刑后几度昏迷,仍坚贞不屈。

在她生命垂危时,日寇担心死去得不到口供,把她送进哈尔滨市立第一医院监视治疗。负责看守她的伪满警察董宪勋和医院女护士韩勇义,都为她的英勇所感动,又听她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决心参加抗联队伍。在二人帮忙下,她于 1936 年 6 月 28 日深夜逃出哈尔滨,朝抗日游击区的方向走。

伪骑警队在第三天凌晨追上了她们乘坐的马车,赵一曼再次被捕。敌人反复折磨了她一个月,她只是怒斥敌人:“你们能够让整个村庄变成瓦砾,能够把人剁成烂泥,但是你们消灭不了共产党员的信仰!”赵一曼负伤被捕押解到哈尔滨后,日寇和伪满的警察头目立即对她进行审讯。此时,她伤口不断流出的鲜血湿透了棉衣,依然滔滔不绝地痛斥日寇侵占中国东北的暴行。负责审讯的日本特务恼羞成怒,竟用竹签从她的指甲缝中钉进去,用鞭子狠戳赵一曼的伤口,使她几次昏死过去。

日寇将她送到医院,伤势刚好一点,日寇又在病床前审问,赵一曼依然坚不吐实,日寇拳打脚踢,她的伤口再度破裂,又昏迷过去。医护人员甚至包括看守的警察都对她产生了敬佩。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空。
坚定而有尊严,绝不向邪恶势力屈服。(                          )
像流水一般不间断,形容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
2.赵一曼被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赵一曼身上我们看到了革命者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与鉴赏。

狼牙山五壮士(节选)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 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 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       )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       )过手榴弹(       )在腰间,猛地(       )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 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 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2.用“△△△”标出文中的一个表示声音的词。
3.请在(       )内对画波浪线的句子作批注。
4.本段文字既整体写了战士们歼敌的情况,又对个人进行了描写,这种写作方法是(      ),其中详写了(        )(人物)英勇歼敌的情况。
5.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你认为合适的是(       
A.宁死不屈B.顶峰歼敌C.坚强不屈D.歼敌成功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链接资料】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无数的英雄儿女像毛岸英一样在战场上英勇牺牲,比如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坚守阵地、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烈火焚身而岿然不动、壮烈牺牲的邱少云。他们这群“最可爱的人”几乎都葬在了朝鲜的土地上。

1.“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中的“踌躇”的意思是( )。
A.犹豫B.停留,徘徊不前C.得意的样子
2.第一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通过对毛主席的_________________描写,写出了毛主席的内心变化:先是以父亲的身份希望________,然后以国家主席的身份决定________
3.由“被泪水打湿的枕巾”一句你联想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链接资料”,下面对“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忠骨”指忠烈之士的遗骸,在选文中指毛岸英烈士的遗体。
B.“马革裹尸”就是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C.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革命者为国牺牲,却因为战争而得不到厚葬。
D.这不仅是对毛岸英牺牲后长眠于朝鲜这一情况的概括,也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国捐躯的英雄儿女的真实写照。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五位壮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山路上又留下了许多具敌人的尸体。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粉身碎骨。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纷纷滚落深谷。

1.请给选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
2.选段既关注了人物群体,也写了人物个体。找出选段中描写“五壮士”人物群体的句子,画上横线。
3.选段描写了壮士们的 __________,表现了战士们 _____的精神。
4.请用语段中这种点面结合的写法,描写一个活动场景。 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材料一:五位战士胜利地完成了掩护任务,准备转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通往主力转移的方向,走这条路可以很快追上连队,可是敌人紧跟在身后;另一条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那儿三面都是xián   xuán)崖绝壁。走哪条路呢?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祺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材料二:接着,升国旗。毛主席亲自按动连通电动旗杆的电钮,新中国的国旗——五星红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徐徐上升。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zhān   shàn)仰这鲜红的国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请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场面描写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请任选一个,谈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一个场面,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外阅读。

草地夜行(节选)

听了他的话,我快走几步,紧紧地跟着他,但是不一会儿,我又(luò )下了一大段。

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祈求 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

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陷。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顶,一下子把我甩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 méi)顶了。

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多么(坚强 坚定)的同志!为了我这样的小鬼,为了革命,他被这可恶的草地夺去了生命!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音节和词语。
2.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A.内容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的断断续续
3.读文中加点的句子,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1)“他焦急地看看天”是因为:
_____________
(2)“又看看我”是因为:
_____________
4.“我的心疼得像刀绞一样,眼泪不住地往下流。”这一句应该用(  )的语气来朗读。
A.轻快高亢B.低沉缓慢
5.短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小英雄雨来(节选)

①前情提要:鬼子和特务来扫荡,什么也没抓到。他们假装离开了芦花村,实际上躲在村西北的河堤旁边隐蔽着。雨来和几个朋友决定要侦察一下,再把消息报告给民兵爆炸组。侦察过程中,雨来不慎中计,被特务给抓住了……

②特务把雨来带到村西北河边上。两百多个敌人在堤岸旁边坐着。

③鬼子吃惊地瞧着雨来头上的八路军帽和腰间扎着的牵牛花藤蔓。一个紫黑脸膛宽鼻子的特务把雨来的军帽使劲往下一拉,遮住两眼。那些鬼子兵,露出大黄板牙,哈哈大笑。

④(①)雨来用手猛力地把帽子往上一推,戴得端端正正,一声不响地挺直着身子。他缠在腰间的花朵和绿叶,也一动不动地翘着。

⑤满脸大胡子的鬼子指挥官,嗖的一声抽出指挥刀,放在雨来的脖子上,用中国话说:“小孩带路!死拉的没有!”

⑥(②)雨来没有回答,心里暗暗打主意:怎么办呢?把敌人带到哪里去呢?带他们进地雷阵,这倒是个好机会,不过不能叫他们看出破绽来。

⑦雨来被推搡着在前面走,两百多个鬼子和特务在后面跟着。

⑧雨来站住脚,脸上装出恼怒的神情,说:“这么推搡,还不把我推到地雷上?”

⑨特务向雨来说:“好,好,不推搡啦。乖乖地给皇军带路!”

⑩到了村东的大路上,连鬓胡子指挥官,耗子一样的圆眼睛,滴溜溜转动着,瞧瞧那些土块下面的红绿纸条,又瞧瞧雨来。紫黑脸膛宽鼻子的特务,急忙上前问雨来:“这些都是地雷吗?我就不信!”

⑪雨来回答说:“不信?对啦,没有地雷。你去踩一踩吧!”

⑫紫黑脸膛宽鼻子特务,伸出大巴掌,给了雨来一个脖儿拐,咒骂着:“小兔崽子,我知道你没安好心!”

⑬(③)雨来一会儿把敌人领到田地里,一会儿又领到大路上,弯弯转转,在这片假地雷阵里走。突然,他故意扯开嗓子喊叫一声:“小心地雷呀!”一个鬼子兵,正好踩到松软的地上,以为踏着地雷了,惊叫一声,趴倒在地。这一叫,整个鬼子大队都忽啦忽啦闪到一边,叽里咕噜趴下来,吱哇乱叫。趴了一会儿,不见雷响,他们才松口气站起来。

⑭雨来带着敌人继续往前走。广阔的田野上,没有收割的豆子地,火焰似的高粱穗,雪白的棉花球,耸入云天的白杨树,都仿佛瞪着眼睛,等着看鬼子怎样踏到地雷上。

⑮现在,雨来正领着鬼子大队在河岸上走。雨来四下里看看,心想,已经把鬼子领到地雷阵中来啦,我得想个办法脱身啦。雨来一边走一边打主意。鬼子队伍的前面和背后的河堤上、大路上,漫地里都是地雷。

⑯离第一个地雷只有几尺远了。雨来回头对鬼子指挥官说:“前面,地雷的没有啦!”雨来一边走,一边回头说话,故意迈空了脚步,身子一歪,“唉呀”叫了一声,像一团小旋风似的滚进河里去了。

⑰大连鬓胡子鬼子指挥官,瞪着小眼睛,见带路的小孩被河水冲走,心里说:“幸亏出了地雷阵!”

⑱可是,一个地雷山崩地裂似的爆炸了。河堤上升腾起来的浓烟,卷着沙土和炸碎的鬼子衣片,直冲上天空。民兵的枪也响了起来,子弹带着“日————”的啸声,飞进鬼子混乱的队伍里。

⑲“轰!轰!轰!”……一个个地雷,像连珠炮似的响起来。愤怒的土地把撕碎的敌人抛上天空,扔进滚滚的烟尘中……

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句子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从句①雨来的动作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爱国的小英雄形象。
B.句②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了雨来的临危不惧和机智聪明。
C.句③写雨来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还关心他人,体现了雨来的善良。
2.照样子给正文三个部分列出小标题
例:不慎中计,落入敌手(前情提要小标题)一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中画“——”的两个句子,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情感,并照样子改写下面的句子。
紫黑脸膛宽鼻子特务紧紧地跟着雨来,想要找到游击队的根据地。
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景物描写,表达了每一个中国人对入侵日寇的憎恨。
B.通过环境描写,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和秀美,让人心生赞美。
C.这是在刻画鬼子的心理活动,鬼子已经被假地雷吓坏了,看什么都有眼睛。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雨来刚到堂屋,见十几把雪亮的刺刀从前门进来,他   】腿就往后院跑。bèi   bēi】后咔啦一声枪栓响,有人大声叫道:“站住!”雨来没理他,脚下像踩着风,一直zhāo   cháo后院跑去。只听见子tán   dàn】向他头上嗖嗖地飞来。可是后院没有门,把雨来急出一身冷汗。靠墙有一棵桃树,雨来抱着就往上爬。鬼子已经追到树底下,伸手抓住雨来的脚,往下一拉,雨来就摔在地上。鬼子把他两只胳膊向背后一拧,捆绑起来,推推搡搡回到屋里。

1.《小英雄雨来》的作者是(       
A.矛盾B.老舍C.鲁迅D.管桦
2.给文段中加点的字不正确的读音,在【】里找出来打上“×”。
3.文中词语“嗖嗖”是(      )词,照样子写两个这样的词语。
(      )(      )
4.画线的句子是对雨来的______描写,形象地表现雨来的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一)小英雄雨来(节选)

①扁孔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抓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雨来疼得直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两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掀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刻变成白一块,青一块,染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起,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框就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②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呈,鼻子流老血。一滴一滴的血消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③“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④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二)抗日小英雄王朴(节选)

①鬼子龇牙咧嘴地问王朴: “你就是野场村的儿童团团长王朴吧?”王朴理都不理他。“你一定知道八路军的东西藏在哪里,说出来就放你回家。”鬼子故作好心地哄骗道。“不知道!发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王朴面不改色地回答。

②鬼子猛地抽出了东洋指挥刀,把刀架在王朴的脖子上,威逼他说出八路军兵工厂的枪支和弹药藏在哪里。王朴面对日本鬼子强盗的刺刀,想起了自己的宝言“头可断,血可流,秘密不可泄!”于是王朴把牙一咬,勇敢地推开鬼子的刺刀,带领在场的二十多名儿童团员高呼:“我们不能背叛祖国,我们至死不当汉奸!”

1.下列哪幅图适合作为选文(一)的插图(       
A.   B.   
C.   D.   
2.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可以感受人物的品质,关于选文(一)和(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文(一)中,把扁鼻子军官的手比作鹰的爪子,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憎恨。
B.“打个趔趄,后退几步”,表示当时的雨来心里非常害怕,是有所退缩的。
C.鬼子“咬着牙”和雨来“咬着牙”的动作,让:我们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物形象。
D.“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是雨来和王朴坚持不泄密的理由。
3.阅读以上两篇选文,按要求完成填空。
(1)请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填写思维导图。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联读两篇选文,你发现在内容、写法、人物形象等方面有什么共同点?请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读书沙龙一】

①扁鼻子军官的目光立刻变得凶恶可怕,他向前弓着身子,伸出两只大手。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     捏)着雨来的两只耳朵两边拉。雨来疼得直(裂 咧)嘴。鬼子又抽出一只手来,在雨来的脸上打了两巴掌,又把他脸上的肉揪起一块,咬着牙拧。雨来的脸立时变成白一块,青一块,紫一块。鬼子又向他胸脯上打了一拳。雨来打个趔趄,后退几步,后脑勺正碰在柜板上,但立刻又被抓过来,肚子撞在炕沿上。

②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

③“我们是中国人,

④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⑤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⑥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1.在文中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用“√”画出来。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趔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主要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__。读完短文,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来形容鬼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来形容小雨来。
4.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达了雨来对祖国的高度热爱,甘愿为祖国做贡献的爱国情怀。
B.这是雨来能够掩护革命者,同日寇作斗争的思想基础。
C.这只是课本上的一句话,没有任何特殊含义。
5.你还知道哪位英雄人物吗?请简要介绍他的相关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