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人教版(1990s)| 五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          )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我们想到蟋婢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选文按照从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请根据文段选择蟋蟀住宅的外部特点。
A.干燥               B.隐蔽             C.向阳               D.有排水功能
“朝着阳光”体现了住宅的___________
“倾斜的隧道”体现了住宅 ____________
“立刻就会干”体现了住宅的_____________
“总有一丛草半掩着”体现了住宅的_____________
3.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是什么?用“ ”画出来。
4.请结合选文回答,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外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       )有骤雨,这里(       )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再用这个关联词语造句。
                  
2.用“       ”画出文中把蟋蟀当成人来写的句子。并仿写一个把动物当成人来写的句子。
                 
3.“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蟋蟀不碰门口这一丛嫩草的原因是(       
A.这一丛嫩草味道不好。
B.这一丛嫩草长势旺盛,蟋蟀舍不得吃。
C.这一丛嫩草掩盖着蟋蟀的门,使住宅很隐蔽,不易被发现。
4.读了这一部分,你觉得蟋蟀的住宅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根据音节写同音字组词。
táo     (     )   (     )   (     )   (     )   
zhèn   (     )   (     )   (     )   (     )
类型:填空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课内阅读。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①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②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③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1.选段中第①个“它”指(     ),第②个“它”指(     ),第③个“它”指(     )
A.后腿上的两排锯            B.蟋蟀
2.找出第一段中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动作的词:( )( )( )( )( )
3.“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  )
A.蟋蟀不辞劳苦挖它的住宅,非常勤劳。
B.“我”是个非常热爱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但却不喜欢蟋蟀。
C.“我”一点儿也不喜欢蟋蟀,看它看得不耐烦。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 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 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 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蟋蟀出来吃草,它不吃洞口那丛草的原因是(  )
A.那丛草好看B.那丛草遮阳C.那丛草可以遮蔽洞的出口
2.片段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请你按要求完成练习。
A.干燥 B.隐蔽 C.向阳 D.有排水功能 E.有门 F.有平台
(1)“朝着阳光”体现了住宅的( )
(2)“收拾得很平坦”体现了住宅( )
(3)“立刻就会干”体现了住宅的( )
(4)“总有一丛草半掩着”体现了住宅( )
(5)“青草丛中隐藏”体现了住宅的( )
(6)“一条倾斜的隧道”体现了住宅( )
3.“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蟋蟀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却修建出了结构复杂、内部平整的住宅。对蟋蟀来说,这确实是一个让人为之惊叹的伟大工程。
B.蟋蟀用柔弱的工具挖掘出的洞穴很简朴,作者之所以把它称作“伟大的工程”,是运用 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对蟋蟀表示了赞赏。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肩头睡着了,银灰色的眼睑盖住了眸子,小红脚刚好被胸脯上长长的绒毛盖住。我轻轻一抬肩,它没醒,睡得好熟!还咂咂嘴,难道在做梦?

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在选文里,哪些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文中点明主旨的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
3.“信赖”指什么?创造的“美好的境界”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_______岳飞很有礼貌,_______老人很耐心地给他指路。(    )
A.一边……一边……
B.只要……就……
C.即使……也……
D.因为……所以……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用“_____”画出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①因为蟋蟀建造房子的工具很(柔软   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②他的生活很(简朴   简单),除了一些日常的必需品,他什么都不舍得买。
类型:信息匹配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是谁来呼风唤雨?当然是人类。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③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④风儿清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A.设问   比喻   排比   拟人B.设问   排比   比喻   拟人
C.反问   比喻   排比   拟人D.反问   比喻   拟人   排比
类型:选择题
难度系数:一般0.65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

垂柳

在北方广大地区,感受春意最早的乔木是垂柳。你看,在那冰雪初消的时候,不正是暗暗泛青的柳芽把春意首先带到了人间吗?你再看看,大多数树木久睡刚醒,而垂柳已将粒粒柳芽抽成万条柳丝,给人们送来了春天的气息。所以,诗人写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春风杨柳万千条”。

柳树(               )是最早的报春使者,(               )是经济价值较高的树木。

柳树枝干坚韧,耐水湿,不怕风吹浪打,所以是一种十分理想的防浪护岩树种。

柳树木质轻柔、色泽褐红、纹理顺直,是农具、家具和农家小型建筑的优良木材。

柳树还有其他用途。它到了化学家手中,能炼出火药;在医学家手中,可做接骨夹板材料。

柳树枝(               )纤细,(               )很有韧性。在农村人手中,它又会成为柳篮、柳箱、簸箕等日用品。就是柳芽、柳絮、柳叶的用途,也很广泛。如柳絮可作枕芯,也可作鞋垫。

柳树性喜潮湿,适应力强。我国南方,(               )是塘边河岸,(               )是丘陵山地,一经扦插,它都能扎根生长。在一般情况下,十年左右,它就能长成高达几十米,胸径二三十厘米的浓荫大树。所以,人们说“无心插柳柳成阴”。如有意栽培,那它生长更快,对人的报答也就更多。

1.请把下列关联词语分别填入文中合适的括号里。
虽然……但是……             无论……还……             不但……而且……
2.有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请把这个过渡段用“     ”画出来。
3.本文主要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方面介绍垂柳的。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A.数学说明B.打比方C.举典型例子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