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进去-教育应平等而普惠
西师大版(2003)| 六年级上册
版本
部编版
人教版(2001)
苏教版(2016)
苏教版(2001)
北师大版(2016)
北师大版(2001)
语文S版(2016)
语文S版(2003)
西师大版(2016)
西师大版(2003)
北京版(2016)
北京版(2004)
教科版(五四学制)(2016)
教科版(五四学制)(2003)
冀教版(2002)
鲁教版(五四学制)
沪教版(2015)
沪教版(2007)
长春版(2016)
长春版(2003)
鄂教版(2016)
鄂教版(2003)
冀教版(2016)
教科版(2003)
教科版(2016)
人教版(1990s)
湘教版(2003)
湘教版(2016)
语文A版
浙教版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
教材
阅读漫游。
玫瑰树根
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据说还有别的:身材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有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只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卑贱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 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工人的变形的胳臂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的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的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做声,思忖道,等着瞧吧。
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所说的延伸部分。
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                      
1.给下列画线字注音。
                                
2.第2自然段有两个比喻句,它们的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
(1) 本体               喻体           
(2) 本体               喻体             
3.第3自然段,细流遇到玫瑰树根,他的态度如何?
4.结合选文回答:第7自然段“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是怎么回事?
5.用“丨|  ”给本文划分层次。
6.填入第11自然段横线上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呀!这怎么可能呢?……
B.天呀!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C.天呀!难道是我错了?……
D.看来,树根是个诚实的人呀!……
7.补上的最后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把这团枯干的草,用一个大玻璃碗盛着,注满了清水,放在那儿。从那一天开始,我跟我的两个宝贝儿子,就每天去探看沙漠玫瑰怎么样了。第一天去看它,没有动静,还是一把枯草浸在水里头,第二天去看的时候发现,它有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已经从里往外稍稍舒展了,而且有一点绿的感觉,第三天再去看虽然边缘还是干枯的,但那点绿的感觉已经实实在在是一种绿的颜色——松枝的绿色,散发出潮湿青苔的气味。它慢慢的舒展着自己,让我们看出了它真有玫瑰形的图案。每一天,它核心的绿意就往外扩展一寸,我们每天给它加清水,到了有一天,那个绿已经渐渐延伸到它所有的枝丫,层层舒展开来。

第八天,当我们去看沙漠玫瑰的时候,刚好一位邻居也在,他就跟着我们一起到厨房里去看。这一天,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完整的、丰满的、复活了的沙漠玫瑰!一朵尽情开放的浓绿的沙漠玫瑰。我和儿子惊喜得大叫起来,邻居在旁边很奇怪地说:“这不过是一把杂草,你们干嘛呀?”

1.在文中用横线勾画出描写沙漠玫瑰变化的句子。
2.从“我”观察沙漠玫瑰的变化中,你学到了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盛开的沙漠玫瑰,“我们”的态度是(____), 邻居的态度是(______
A.惊喜的大叫 
B.无动于衷
4.你怎样看待“我们”和邻居的不同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阅读大舞台。

为了黑孩子的一条胳膊

今年早春二月的一个夜晚,一辆救护车在非洲冈比亚的道路上疾驰着。雪亮的车灯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救护车在一家医院门口停下来,一名七岁的黑孩子被抬了下来。他当天下午从十多米高的树上掉下地,左上臂的伤口流血不止。

医院手术室灯火通明,中国驻冈比亚医疗队骨外科主治医生关活茂刚做完一个手术,受伤的黑孩子就被推了进来。关医生发现,黑孩子左上臂下端骨头断裂,大部分肌肉断离,神经严重挫伤。在当地,像这样的病例,以往的处理都是截肢。这里的医疗条件极差,缺乏应有的医疗设备。从黑孩子摔伤到现在已达八个多小时,孩子现已昏迷。要保住这条胳膊是很困难的。“截”还是“保”?关医生思索着:截肢是很容易的,但从此这孩子就成残疾人了。我们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困难再大也要抢救孩子的这条胳膊。

于是,他果断地决定:“立即抢救!”时间就是生命。关医生站在手术台前,紧张地工作着。他以最快的速度清洗伤口,整复固定了骨头,立即将断离的血管找到,熟练地缝合血管……时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当血管接完,放开两端血管夹时,一双双眼睛盯住孩子受伤的左臂,“血流通畅了!”欢呼声同时从人们的嘴里发出。黑孩子的胳膊保住了。

手术完成已是第二天清晨,关医生顾不上休息,又考虑下一步治疗方案了。

 冈比亚医务人员对中国医生敢于承担风险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赞叹不已。

病孩的父母紧紧地握住医生的手,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1.解词:
一丝不苟:_______________
2.写反义词:
熟练——(________)
3.写出第二节、第三节的节意。
第二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答问题。
①黑孩子怎么受伤的?为黑孩子动手术的人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说保住这个黑孩子受伤的胳膊是很困难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读文章最后一句话,想一想回答:此时此刻病孩的父母是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类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系数:较难0.4
收藏
纠错
详情
1